专家预言年内会有7级以上地震吗

如题所述

专家一般不会做出预言的
地震预报之难其实来源于人们对地震缺乏了解。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滕吉文称,地震预报存在三大困难:
一是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迄今最深的钻井是前苏联科拉半岛的超深钻井,达12公里,和地球平均半径6370公里相比还是“皮毛”,还是解决不了直接对震源进行观测的问题。
学界对地震的描述还停留在李四光给下的定性表述“当地下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爆发”,但是并没有量的表述。也就是说,并不知道能量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引发地震。地震的临界点是聚集多少能量,短时间内根本解决不了,也没有理论支撑,地震科学家们把这种现状形象地比喻为还处于对地球了解的婴儿时期。而在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陈学忠看来,地震发生机理到底是怎样的,我们无法钻入地底下一查究竟,正如上天易入地难。
二是大地震的非频发性。迄今对大地震之前的前兆现象的研究仍然处于对各个震例进行总结研究阶段,缺乏建立地震发生的理论所必需的切实可靠的经验规律。
三是地震物理过程的复杂性。地震过程是高度非线性的、极为复杂的物理过程。地震前兆出现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可能与地震震源区地质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地震过程的高度非线性、复杂性密切相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06
7级以上地震为什么有1个月内发生1——2次的规律
7级以上地震为什么1个月内发生1——2次,这始终是个谜,科学家们也没有作出解释。地震每年发生8级 1次 (1900年至今平均数) ;7级 17次,一个月1~2次(1990年至今平均数)。地震为什么这么有规律呢?
球膨裂说认为。46亿年前,太阳因内部核聚变而发生爆炸,飞出许多熔融的火球,形成太阳系,地球就是其中之一。 40亿年前,由于地球气温逐渐下降,岩石圈形成。由于岩石圈封闭了地球,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释放出的热量散发不出来,造成岩石圈内部的温度增高、压力逐渐增大,使地球发生膨裂。火山和地震是地球膨裂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地震释放的地球内部的压力比火山少得多。因为是地球内部压力逐渐增大形成火山和地震,所以火山喷发必然使地球内部的压力降低,从而减少大地震的发生。
地震为什么这么有规律呢?我们可以先做一个模拟实验,用电水壶烧水。当水烧开后,蒸汽把壶盖掀起,蒸汽喷出,水壶内的压力降低,壶盖又盖上。过一会儿,壶内的压力增加,壶盖又被掀起,反反复复。我们发现壶盖盖上,到掀起的时间是相同的。这和地球发生膨裂,造成岩石圈膨裂,形成地震,地球的内部压力降低,岩浆冷却凝固封住膨裂口。过一段,由于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不断衰变释放热量,地球内部的温度不断增加,内部的压力不断加大,地球又发生膨裂,形成地震。因此地球发生两次地震之间的时间是基本相同的。这也就是说地球发生地震,内部压力释放之后,地球的内部压力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
7级以上地震会给人民的生命和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然而预报地震却是个世界难题。地震预报有长期预报、中期预报和短期预报,然而关键是临震预报。因为人们不可能长期在外面避震,特别是冬天,也不可能大范围长期停工停产避震,这样会给经济造成极大损失。要想准确作好临震预报关键是要找到确定性的地震前兆。确定性的地震前兆就是有地震必有此前兆,有此前兆必有地震。地震给人类造成了极大的灾难,然而预报地震的关键是要找到所有地震共有的,宏观的、无干扰的确定性的地震前兆。虽然这次5.12汶川大地震给我国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但也给我们发现所有地震共有的,宏观的、无干扰的确定性的地震前兆——指南针乱转创造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我根据所有地震共有的,宏观的、无干扰的确定性的地震前兆——指南针乱转发明了指南针地震预报仪。我发明的指南针地震预报仪能提前5小时预报6级以上地震,而且能预报震中。辽宁省共12个地震台已每台一个指南针地震预报仪,全省已形成指南针地震预报仪预测网,只要发生3级以上地震,指南针地震预报仪就会提前5小时——13分钟报警。
作者:赖柏林
第2个回答  2015-06-02
你感觉专家的话应该有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