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桃和旧符的意思分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1、“新桃”的意思是新的春联,“旧符”的意思是指旧的春联,两者指的都是春联。因为春联起源于桃符,后来在一些诗句中就用桃符来代替春联。

2、”新桃“和”旧符“两个词语都出自于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元日》,全诗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全诗意思是:“旧的一年伴随着爆竹声声过去了,人们喝着过节用的屠苏酒。家家户户享受着阳光带来的温暖,感受着春天的来临,都把旧的桃符换成了新的桃符迎接新年。”

3、挂“桃符”是中国民俗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以来人们都相信桃木有压邪驱鬼的作用,古代人在辞旧迎新之际,就在长方形桃木板上分别写有“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挂在大门两旁的,或者在纸上画二神的图像,悬挂、嵌缀或者张贴在门上,其用意是在祈福灭祸,这就是最早的桃符。在五代的时候,人们就在这种桃符上写春联,再后来就直接把写好的春联贴到这种桃木符上,既能除邪保平安又能增加节日的氛围。

拓展内容: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不过宋代不同史料对此说法不一,也有说是辛寅逊或孟昶的儿子孟喆所撰。 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和“春联”。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贴春联已成风俗,红色的对联贴在大门上,房子顿时生辉。正如诗云:“喜气临门红色妍,家家户户贴春联;旧年辞别迎新岁,时序车轮总向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百度百科词条 春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9

新桃:新桃木。

旧符:旧桃木。

1.桃符是古代用画有门神或写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挂在大门旁,用以驱鬼辟邪,每年农历元旦的时候更换一次,就叫做桃符。

2.在古代,对联的前身是两块桃木做成的木牌,挂在门口用于驱邪的。这种木牌就是符。每年春节用新牌子换掉旧牌子,就是“新桃换旧符”,和现在的换对联一样。

3.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

4.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

拓展资料:

桃符是历史悠久的中国民俗文化。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像,悬挂、嵌缀或者张贴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

据说桃木有压邪驱鬼的作用,这就是最早的桃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4

新桃和旧符的意思指的都是古代的桃符。即新桃指的是新的桃符,旧符指的是就得桃符。

桃符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然后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用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一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之前题降鬼大神的名字。可以说是现在春联的前身了。

拓展资料:

据历史资料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的除夕题在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一副春联。 直到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的习俗已经十分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年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即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各位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在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 ,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5

新桃的意思是新的桃符;旧符的意思是旧的桃符。“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总把新桃换旧符。意思是:都是用新桃符替换了旧桃符。

桃符:指画有神荼、郁垒两个神像或写有这两个神像名字的桃木板,正月初一清晨挂在门上,以求“避邪”。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

诗词原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全文翻译: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拓展资料:

《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此诗作于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

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这首诗虽然用的是白描手法,极力渲染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同时又通过元日更新的习俗来寄托自己的思想,表现得含而不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7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新桃和旧符都是春联的意思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注释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