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和次氯酸.和醋酸哪个更强

如题所述

酸的强弱取决于电离常数的大小。

碳酸一级电离常数约为4.3X10^-7

次氯酸为2.9X10^-8

醋酸为1.8X10^-5

所以酸性强弱顺序为醋酸大于碳酸大于次氯酸。

酸碱电离理论

瑞典科学家阿伦尼乌斯(Arrhenius)总结大量事实,于1887年提出了关于酸碱的本质观点——酸碱电离理论(Arrhenius酸碱理论)。在酸碱电离理论中,酸碱的定义是:凡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物质叫酸;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物质叫碱,酸碱反应的本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的反应。局限性:在没有水存在时,也能发生酸碱反应,例如氯化氢气体和氨气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但这些物质都未电离,电离理论不能讨论这类反应。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使酸碱概念脱离溶剂(包括水和其他非水溶剂)而独立存在。同时,酸碱概念不能脱离化学反应而孤立存在,酸和碱是相互依存的,而且都具有相对性。

酸碱电离理论

富兰克林(Franklin)于1905年提出酸碱溶剂理论,其内容是:凡是在溶剂中产生该溶剂的特征阳离子的溶质叫酸,产生该溶剂的特征阴离子的溶质叫碱。局限性只能用于自偶电离溶剂体系;不能说明形如CaO + SO3= CaSO4的不在溶剂中进行的反应;不能说明在苯、氯仿、醚等不电离溶剂体系中的酸碱反应。

酸碱质子理论

布朗斯特(J.N.Bronsted)和劳里(Lowry)于1923年提出了酸碱质子理论(Bronsted酸碱理论),对应的酸碱定义是:”凡是能够给出质子的物质都是酸;凡是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由此看出,酸碱的范围不再局限于电中性的分子或离子化合物,带电的离子也可称为“酸”或“碱”。若某物质既能给出质子,也能接受质子,那么它既是酸,又是碱,通常被称为”酸碱两性物质“。为了区别出酸碱质子理论,有时会将该理论中的”酸“称作”质子酸“,该理论中的”碱“称为”质子碱“。

酸碱电子理论

1923年美国化学家吉尔伯特·牛顿·路易斯(Gilbert Newton Lewis)指出 ,没有任何理由认为酸必须限定在含氢的化合物上,他的这种认识来源于氧化反应不一定非有氧参加。路易斯是共价键理论的创建者,他用结构的观点,提出了酸碱电子理论(Lewis酸碱理论):酸是电子的接受体,碱是电子的给予体。酸碱反应是酸从碱接受一对电子,形成配位键,得到一个酸碱加合物的过程,该理论体系下的酸碱反应被称为酸碱加合反应 。无法准确描述酸碱的强弱程度,难以判断酸碱反应的方向与限度。

软硬酸碱理论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拉尔夫·皮尔逊(Ralph G. Pearson)于1963年提出软硬酸碱理论(HSAB):体积小,正电荷数高,可极化性低的中心原子称作硬酸,体积大,正电荷数低,可极化性高的中心原子称作软酸。将电负性高,极化性低难被氧化的配位原子称为硬碱,反之为软碱;]除此之外的酸碱为交界酸碱。适用范围不能包括整个Lewis酸碱体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4-11
酸的强弱取决于电离常数的大小。
碳酸一级电离常数约为4.3X10^-7
次氯酸为2.9X10^-8
醋酸为1.8X10^-5
所以酸性强弱顺序为醋酸大于碳酸大于次氯酸。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12-08
碳酸和次氯酸和醋酸它们的酸性强弱:HAc>H2CO3>HClO
化学原理:
CaCO3+2HAc=Ca(Ac)2+CO2(^)+H2O
NaClO+HAc=HClO+NaAc
Ca(ClO)2+CO2+H2O=CaCO3+2HClO
第3个回答  2015-04-11
次氯酸
第4个回答  2015-04-11
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