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今天的京剧不受绝大多数年轻人喜欢?

如题所述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喜欢京剧?

1. 我觉得第一感觉就是听不懂,京剧中的特殊语音不能做到所有人都能入耳既懂。所以说单单只是好看,不能引起人们对京剧的兴趣。

2. 另外就是不懂故事,既然从头到尾都看不懂故事,又如何能让别人坚持看完呢?表演方式也是充满了那个时代的特色,就像一百年后的人们看这个时代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

3. 年轻人主张个性的张扬,喜欢鲜明激越的事物。而京剧有着很强的艺术性,也就是行当是很难改变的。这一点也算是老年人和年轻人最大的隔阂吧。

图为京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14

为什么今天的京剧不受绝大多数年轻人的喜欢呢?这其中有几点原因。

首先,就是断代问题。

那么什么是断代?断代有一个比较宽泛的范畴理解和解释,我们这里通常是指:一种事业中断或后继无人,或者一项文明成果没有继承人能够很完整很好的继承下来。

为什么说是断代问题呢?一件事物的正常发展,是由开始的起源到中间的发展;再到最后的衰落这么一个大致过程。那么这些过程,都是一个非常缓慢的、绵长的、持续的、由开始到鼎盛再到衰落这么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也就是说开始阶段也是慢慢形成,中间阶段也会形成很长;持续很长时间;辉煌很长的时间。那么到衰落的时候也是由于各种原因逐渐地,逐渐地,慢慢的衰落,而不是一下子就突兀的停止了。这个任何一种艺术形式,从古到今,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基本都是这样。



而京剧的衰落,却有点不一样,那是由于四九年以后人为的;强制的把京剧进行改造,从而改变了它得以延续的路数,使它的道路几乎戛然而止,有人说,那当时不让唱传统戏,还有样板戏啊,那八出样板戏是一种新鲜事物,和传统京剧不是一种形式,它是打着京剧的牌子完全弄出的另一种东西,这个话题以后有机会再详细说。

为了改造传统戏,开始的时候,建立了一个叫做戏改局的机构。后来由于政治运动的愈演愈烈,对传统戏的打击也就越来越大,从开始的部分能演,到最后的全部不让演。当时认为很多的传统戏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和社会主义新观念不符,所以呢,就都被禁了。

那么大家都知道,京剧呢,主要的还不在内容而是技艺。就是说艺人的高超技艺才是国戏的立戏之本!那些老艺人,他们也多是通过从小刻苦的训练,长年累月的积累,最后形成高超的个人的风格和高超的演出技巧。



那么由于人为的强制禁止,使一些戏曲老艺人改行或者是剧目被永久取消演出。纵然你有天大本事也没有用武之地,京剧大师程砚秋也是因为他的杰作《锁麟囊》禁演,而突发脑溢血而过早离世。文革的时候,也只有八个样板戏风行,当时的新生代几乎对传统戏一无所知。

那么京剧呢,也就出现了断代问题。很多的优秀剧目没有传承下来。很多的老戏也失传了。当时出生的人,到今天也都五十岁左右了,他们那时候起,就已经对老戏没兴趣了,因为没见过,那么比他们晚一些的,或者他们的儿女,怎么会有兴趣去看老戏?其实就是年轻人对京剧没有了解,因为他们今天即使能看到京剧,看到的也都不是京剧最优秀,最顶级的那些艺人他们最辉煌的时期的那种状态,而现在的艺人技艺不行,所以很难吸引年轻人观看喜爱。

大家知道,花部乱弹,也就是包括皮黄戏。都是技术越高越受人们欢迎。那么,后来的戏校,也没有那么严苛的制度出优秀人才。所以呢,戏不好看,观众也越来越少,要这样不止年轻人不喜欢,老年人同样也不会喜欢,因为不值钱,这是其中原因之一。



第二个原因呢,就是当今传媒和娱乐形式越来越多造成的。

大家知道,计算机信息化革命以前几千年,都没有近代工业革命以后,特别是信息化革命以后,娱乐形式大爆炸。过去的人,那个时候人们就是以看戏为主要的娱乐形式。潜移默化,使不管是年轻人还是年老人,都会耳濡目染逐渐的喜欢戏曲。那么,现在呢,由于各种娱乐形式的大爆发,有歌曲。有电影,有游戏、有夜店、有体育赛事等等等等,很多的娱乐形式,再加上戏曲的传承断代问题造成戏又不好看,所以年轻人不喜欢戏,也是非常正常和自然的事情。

第2个回答  2020-08-14

年轻人主张个性的张扬,喜爱鲜明激越的事物,或者可以慰藉疲劳的软绵绵的歌声。 而京剧是一种比较严肃(我指艺术性)的剧种,一个流行歌手可以几个月就换一个歌路,而一个京剧演员一旦选了行当基本上一辈子都无法改变了。有些些年轻人说,一听到锣鼓点子就嫌吵,一听到青衣开始唱了就昏昏欲睡。且不说欣赏层次的问题,就审美趣味来讲,年轻人偏爱的是更加私人化的"低斟浅唱",而非京剧这样"中气十足"的或者"书卷气十足"的。这里顺带说一点,中老年人为什么听见摇滚乐就摇头?电子模拟的噪音比锣鼓点子可吵多了,而摇滚乐在全世界却都有大量的疯狂爱好者。首先它是一种宣泄情感的音乐,是一种"生理音乐";其次,摇滚乐的形式比京剧自由得多,更容易满足年轻人审美趣味。

第3个回答  2020-08-14
京剧,或者说包括所有传统戏曲;传统文化,都面临着巨大的受众脱离的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有几个,有人说,是由于什么现代娱乐文化的丰富多彩,人们选择多样性造成的,也有这个原因,但绝对不是主要的原因。任何事物形成到一种局面,都是有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如果没有因,是不会出现果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多元化的文化对国人的冲击是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它也不是主要的原因,包括京剧,没人看是有原因的,可不代表京剧或者说真正的传统艺术没人喜欢。那么,戏曲的日渐衰落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觉得有这么几点:

其一,历史原因 。任何艺术,它都有从盛到衰的这么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会由很多的因素促成。那么,如果在一个比较平和的环境下,比如西方的没有战乱的那个环境中,这个过程会是和缓的,平均的,缓慢的,合理的。那么在中国这个情况就不同了,本来事物是成、住、坏这么个过程,这里住的过程会非常的长,但是,那些年,传统戏曲由于断代的原因,这个过程被提前拉到了最后的一步,促使京剧完全到了青黄不接濒临完结的地步。

其二,是艺人本身的原因。谭元寿有一次感慨的说:(大意)“都说过去的科班如何的恶劣严苛,如何的不近人情,可那种方式是真出好角儿,人是有惰性的,太舒适的环境,是造就不出人才的,现在的戏校不就是例子吗?现在到是不打了,可是,人才也真难培养出来,若现在还有富连成那样的科班,我头一个把正岩送过去”。过去科班对学员比较狠,要求高,练功辛苦是一方面,还有科班对基本功有非常严格的训练要求,也是其中的一项,一个云手要拉好几年,一个学员光是基本功就得让你每日不间断的苦练,就和武术的站桩站马步一样,虽然枯燥,但是上了台,一抬腿;一投足绝对边式好看,因为那是长年累月下苦功积累出来的,而现在的演员,往往出现的问题,很多都是基本功没有解决好。我们今天看过去的文献,过去京剧的每位有成就的老艺人,都是从小下了大苦而升华出来的,借用电影《霸王别姬》里小赖子的话,他看到台上的名角儿那个光彩和剧场内山崩地裂的喊好声,大哭着说:“这得埃多少打才能出来呀!”,张国荣扮演的程蝶衣就对他的徒弟小四说:“等你流上三船五车的汗,就明白了!”


电影《霸王别姬》

一分辛苦一分得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绝对的道理,从古至今不会变的,为什么今天的艺人上了台不好看,你的功夫不到位,你怎么能好看,你的演出质量不高,人家看完了没有什么感觉,也没有想第二次进剧场的欲望,你的技艺不能拿人,引不起观众的兴趣,你怎么能盈利,怎么能良性发展?玩意儿这东西是骗不了人的,就如同中国足球队,你说他们的心思都不放在踢球上,不好好的苦练,不去动脑筋思考技术,明儿上了场,你说他想尽办法也不会进球的。同样一个道理,刚才说了,艺人的艺术,你功夫下到什么程度,他在台上就会体现出什么样的效果。天天说年轻人不喜欢看戏,你那戏快演成杂耍了,你胡弄谁呢?别说年轻人,就是喜欢戏的戏迷,也不看你那败家玩意儿!该较劲的地方,你愣给演拉稀了,浪费时间,浪费感情,你说谁能喜欢你那东西,还一次次的去看?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其三,传媒的误导起到了很不好的作用。过去民国时期,艺人演出的技艺精湛是一方面,媒体的传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当时《顺天时报》评选的“四大名旦”,都是媒体参与艺人的演艺事业,这些都很好的推动了京剧的良性发展,而今天的媒体,大力宣传的是西方的艺术,现代主义的艺术,其他门类的艺术,对传统文化或者民族的艺术,戏曲,能压缩就压缩,他们的理由是,既然没人看还是别浪费那些时间宣传了,不但如此,很多所谓的文化人对戏曲基本一知半解,就想当然的写一些莫名其妙的文章以赚眼球,比如什么《全宇宙只有一个程砚秋》嚯,够大的,这种标题党实际文风非常的不好。还有一些所谓的文化人把一些过去的名词误传误导,比如“男旦”这个词,最后居然搞戏曲的也糊涂了,也跟着“男旦长男旦”短的叫(关于男旦这个话题,我另一篇文章里有详述,这里不多说)。这些对戏曲的振兴都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所以,造成了今天戏曲不景气的局面,也有媒体的一部分功劳。
第4个回答  2020-08-14
我觉得有两点原因
其一,历史原因 。任何艺术,它都有从盛到衰的这么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会由很多的因素促成。那么,如果在一个比较平和的环境下,比如西方的没有战乱的那个环境中,这个过程会是和缓的,平均的,缓慢的,合理的。那么在中国这个情况就不同了,本来事物是成、住、坏这么个过程,这里住的过程会非常的长,但是,那些年,传统戏曲由于断代的原因,这个过程被提前拉到了最后的一步,促使京剧完全到了青黄不接濒临完结的地步。
其二,是艺人本身的原因。谭元寿有一次感慨的说:(大意)“都说过去的科班如何的恶劣严苛,如何的不近人情,可那种方式是真出好角儿,人是有惰性的,太舒适的环境,是造就不出人才的,现在的戏校不就是例子吗?现在到是不打了,可是,人才也真难培养出来,若现在还有富连成那样的科班,我头一个把正岩送过去”。过去科班对学员比较狠,要求高,练功辛苦是一方面,还有科班对基本功有非常严格的训练要求,也是其中的一项,一个云手要拉好几年,一个学员光是基本功就得让你每日不间断的苦练,就和武术的站桩站马步一样,虽然枯燥,但是上了台,一抬腿;一投足绝对边式好看,因为那是长年累月下苦功积累出来的,而现在的演员,往往出现的问题,很多都是基本功没有解决好。我们今天看过去的文献,过去京剧的每位有成就的老艺人,都是从小下了大苦而升华出来的,借用电影《霸王别姬》里小赖子的话,他看到台上的名角儿那个光彩和剧场内山崩地裂的喊好声,大哭着说:“这得埃多少打才能出来呀!”,张国荣扮演的程蝶衣就对他的徒弟小四说:“等你流上三船五车的汗,就明白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