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又咸又苦不能喝!海洋生物能直接饮用海水,不受生命威胁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0


对于地球上的生物来说, 水是货真价实的“生命之源” 。就拿人类自己来说,我们身体中 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水 ,每天也需要通过进食和直接饮用的方式获取大量水分,否则就会对身体造成 伤害

人体可以承受大约一周不进食,但是只要 三天不饮水就会死亡 。因此,对于人类的生活和定居来说, 充足的水分是极为必要的 ,所以 古文明的发源地大多和大江大河有关 ,就是因为这里可以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不光可以满足人们的饮用,还能够给予人类足够的食物——因为 种植农作物同样需要大量的水


如果要从 历史 的角度说起,那么地球上的生命离不开水完全可以理解——因为 地球生命就是从水中诞生的 。地球之所以成为一颗有生命的星球,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有水存在,并且 覆盖了全球大约百分之七十的地表 ,给生命的诞生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可以说,生命的诞生过程中, 水、大气和阳光缺一不可 。时至今日,海洋也依然是生命的乐园,无数生命在这里自由自在地存活、繁衍,也给陆地上的人类提供了充足的财富和资源。那么, 你究竟对海洋这座“生命的宝库”有多少了解呢?


海洋的主体自然是海水,对于靠近这里的人类来说,海水的主要特征自然是 。人体需要的水分主要是淡水, 过咸的海水对于人们来说不是救命的“良药”,而是可能杀死我们的的“毒药” 。那么,为什么海水不像是我们熟悉的各种江水、河水一样清冽,而充满了盐分?

这其实和我们地壳的成分有关系。 地壳中存在着大量的钠,钠会和各种各样的物质发生反应 ,形成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等盐类,并 在海水长期浸泡中最终溶解,变成海水中的咸味来源


除了海水浸泡的部分以外, 各种入海的河流也会带来土壤中的盐分 。那么,为什么海水没有越来越咸?这是因为海水在不断增加的同时也会 不断蒸发 ,最终又 化作没有盐分的雨水降落到海中 ,完成 大自然的水循环 。所以,海水的盐度可以在千万年以来都保持一个平衡,这正是海洋的神奇之处之一。

在陆地上, 同样有一些水域和海洋类似保持着咸度 ,它们的形成原理和海洋也差不多,只不过属于 “微缩版” 。这也是为什么海水虽然难以直接利用,但却是大自然的 重要水资源“仓库” 的原因。


对于人类来说,海洋和荒漠有一定相似之处,那就是人类都会处在一个极度缺水的情况中。尽管无穷无尽的海水看起来“唾手可得”,但实际上却是 又咸又苦 ,只会 越喝越渴,最终夺去人的生命,绝对不能喝

所以当船只出海的时候,不光需要携带大量的淡水,还需要制作收集雨水和露水的装置,那都是维持生命重要工具。人毕竟是陆地上的生物,海洋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世界,出现这些困难可以理解; 那么海洋里的生物应该怎么获取水分?难道它们可以直接饮用海水而不受到生命威胁吗?


其实,海洋生物和我们一样也需要大量的水分,而且也 不具备直接吸收海水中大量盐分的能力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海洋生物也需要淡水来维持生命。但是,海里的各种生物可不像是人类那样拥有各种各样的技术, 它们应该如何获得淡水呢?

其实,这些生物可能没有人类那样的智慧来通过工具获得淡水,但是它们却有属于自己的“绝活”。下面就来介绍一些海洋里的生物, 它们在海中获得水分的方法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让人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首先我们来说说海洋中的 海鱼 ,这是 海中最多的生物之一 ,也是广受人们欢迎的食物。海鱼虽然长期生活在咸水中,但是它们本身却并没有变咸,这是怎么回事呢?实际上,这是因为海鱼的身体中有一种细胞,叫做 “泌氯细胞” ,也就是一种“淡化装置”,可以 通过鱼鳃对海水进行淡化

那么,海鱼用这种方法就能够获得足够的淡水了吗?实际上, 如果海鱼的各种黏膜过于长时间浸泡在海水中,同样也会对海鱼的身体造成损害 。因此,它们有另一种方法,那就是 “半渗透膜” 。这是一种 只能够通过水分子的黏膜 ,在呼吸的时候就可以 吸收淡水,并且将盐分挡在体外


海鱼大多数都是 “硬骨鱼” ,这就是它们获取淡水的主要方式。但是海洋里还有一种 “软骨鱼” ,它们的 呼吸系统和硬骨鱼并不相同,皮肤结构也有一定差别 ,因此并不能够完全“照搬”硬骨鱼的呼吸方式。

比如我们熟悉的、海洋中的著名掠食者 鲨鱼 就属于软骨鱼中的一种,它们面对咸度十足的海水有自己的另一套方法。鲨鱼在身体里储藏了许多 尿素 ,这样它们体内的渗透压就 高于海水 了,可以直接 用鳃膜来吸收水分并且阻挡盐分 。所以,人们在食用鲨鱼肉的时候需要先排出其体内的尿素,否则将会充斥着一股怪味。


除了硬骨鱼和软骨鱼之外,海洋中还有一些生物并不属于鱼类,它们和人类一样属于 哺乳动物 ,比如各种鲸鱼、海狮、海豹等等。这些动物也需要获取水分,它们应该怎么从海水中得到身体需要的淡水?

实际上,这些动物选择一点也不摄取海水, 仅仅只从食物中来得到水分 ,也就是直接从各类海鱼中吸收水分。和陆地上的各种哺乳动物不同,这些海洋哺乳动物 几乎不流汗也不会因为各种原因失水 ,因此 即使是食物里的那一点水分也足以维持生命存活


除了上文中说到的常见生物之外,海洋里还有一些我们平常不会注意的生物,但也 拥有特殊的生存方式 。比如海中还有一些 爬行动物 海蛇、海龟 等等,它们的生存之道和其他的海生物有着很大区别, 摄取水分的方式自然也并不相同

比如说 海蛇 ,它们是一种 可以长期忍受“干渴” 的生物,长期在海水中生活,只为等待一种天气的来临—— 暴雨 。雨水基本上都属于淡水,在海上迎来暴雨的时候,会在海面上形成一层 淡水层 海蛇就会趁这个时候去海面上喝水,补充大量水分


除了海蛇以外, 海龟 也是一种大部分时候都生活在海中的动物,它们几乎 只有在产卵的时候才会出现在海滩上 。这时候观察海龟,我们会发现它的 眼角在“流泪”

但这并不是因为海龟“伤心哭泣”,而是因为海龟在生活中会饮下大量海水,而它们的 眼睛后面有专门排除多余盐分的腺体,也就是盐腺 ,盐分会通过浓盐水的方式来排出,从而让海龟 保持体内的盐分平衡 ,不得不说也是一种十分聪明的做法,是 属于海洋生物的独特智慧


即使是明白了这些海生物是怎么“喝水”,我们也 没有办法真正去改造自己的生理结构 ,毕竟我们还是生活在陆地上的生物, 从空气中获取氧气更加重要 。但是,其他生物的生活方式也会给我们带来有益影响,能够对我们的科学技术带来启发。

比如说,当前的人类 社会 面临着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因为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但人类需要的水却越来越多 。因此, 海水的淡化也是我们解决水资源难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尤其是对于那些位于沿海的城市来说,海水是唾手可得的便利资源。


于是,人们在观察、研究了海鱼的半渗透膜之后,用相似的原理制造了 海水淡化装置 ,目前已经在多地投入使用。这种装置的主要运转原理就是在 直流电场 作用的辅助下, 利用离子交换膜的特殊透过性让水和水中的各种的其他离子分离 ,从而达到净化海水的效果。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用来处理海水, 各种废水、污水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进行处理 ,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通过这样净化的水, 不仅能够饮用,也可以用于工业、农业 ,被视为未来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达尔文 在进化论中提出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观点,尽管我们现在已经知道这并不是适合所有生物的演化历程,但对于 海生物的生理结构 来说还是相当适用。人类的种种优势,其实也是我们 在演化中逐渐适应环境 的结果。

比如说,人类最初生活在森林、草原中, 直立行走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加广阔的视野 ,最终得到 巨大的生存优势 ,同时还可以让我们 用前肢制造、使用工具 ,帮助我们做到更多的事情。



虽然我们如今已经获得了强大的生存优势,但是并 不代表其他的生物没有继续进化 。对于我们生活的自然界,人类还有许许多多不了解的地方,而 在我们困惑的时间中,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对于我们来说,地球家园是如此神奇而多彩,需要人类在今后继续进行研究, 为人类提供更多生存优势 ,建立更加辉煌灿烂的文明,未来能够 走出地球 ,去往更多的地方获得一系列成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