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险的人为什么不能靠喝海水维持生命?

如题所述

因为海水进入人体后,不仅不能向身体组织供水,相反还要夺取人体内的水分,随尿一起排出体外,这就是说,喝了海水后身体内的水分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人体(包括所有动物)内一种叫"半可透薄膜"的东西在作怪。这种薄膜有着特殊的性质:它允许水分子通过,却不允许溶解在水中的溶质(例如盐)分子通过。
为什么海水不能喝呢?是有毒吗?不是。海水中除含盐以外,还含有氯化镁、硫酸钠等物质,这些物质使海水变得又苦又涩,很难喝。人们吃了氯化镁以后会拉肚子,但这并不是海水不能喝的真正原因。

也许有人会问:我们天天炒菜放盐,菜汤也是咸的,为啥喝不死呢?

问题关键就在这里,海水含盐量平均高达3.5%,也就是说100千克海水中约有3.5千克盐。这个浓度比人们喝的菜汤要高出数倍。

盐分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人体维持酸碱平衡和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身体里有足够的盐,才能保持住体内足够水分。因而,每天吸收一定盐分,确实是人体必需的。

问题是,苦涩的海水中,它的盐分浓度高出人体4倍。人大量喝了海水以后,虽一时解渴,但好景不长,不久就因大量排尿,使体内水分大量丧失而导致生命危险。因为人们饮水后,很大部分水要经过肾脏变成汗和尿液排出体外。但人体肾脏排泄盐的功能非常有限,一般排泄盐的浓度不能超过2%,遇到高浓度时,就必须加上淡水稀释以后才能变成尿排出体外。这就是当人们吃了咸的东西后,会感到口渴而总想喝水的原因。

海水盐分浓度是3.5%,也就是说,喝00毫升的海水,必须额外补充75毫升淡水,才能把盐分浓度冲淡到2%,这时肾脏要排出75毫升水。对于漂泊在海上的人来说,到哪里去找这75毫升淡水呢?没有了淡水,便只好从体内细胞中吸收水分,这样用不了多久,人就脱水了。海水喝得越多,体内脱水越多,如此恶性循环,当失水达到体重11%~20%时,人就会抽筋、耳聋、眼睛模糊、精神紊乱,最后导致死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1-06
人需要的是淡水,要是海水能长期喝的话,那么今天就不会提倡人们节约用水的,海洋站地球的7分,要是能用的话早就用了。人们所能利用的水资源仅仅是淡水而已。
第2个回答  2009-01-05
这个不是绝对的,每次少量喝海水还是可以的,只是不要一口气喝很多海水解渴!因为那样会造成机体电解质紊乱,最终导致肝肾等多器官衰竭。
海上遇险后可以想办法捉鱼生吃,这种办法可以补充少量淡水。
第3个回答  2009-01-05
咸死了.
本来是需要淡水维持体液盐浓度平衡的,喝进去咸水雪上加霜.
第4个回答  2009-01-06
海水是咸的,喝下去会失掉更多的水分,所以会更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