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说人物的典型性

如题所述

如果你只是写你的所见所闻所感,就只是个生活的记录者。你写的东西可能动人,也可能发人深思,但终究还是初级,谈不上独具匠心,触及不到经典的皮毛。

那么如何才能在经典之上重塑新的经典,如何能够抓住有限的素材塑造人物的典型性,就成为摆在小说创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小说创作的人物不具备典型性,就没有书写的价值了?当然不是。如果小说所展现的事件比较常见,但创作角度和表现方式够独特、深刻,也不失为一篇好小说。所谓共性比较时,表现技术高明者胜出。

张爱玲就是极好的例子,她塑造过很多不具有典型性的人物,都是寻常的人,寻常的事,但经她手写出来就是不寻常,这源于她的深刻和透彻,最主要的是她的表现形式独具一格,能够征服读者。比如《白玫瑰与红玫瑰》,其实表现的事很寻常,并不特殊。一个男人感情上的心路历程,和几个女人之间的情爱故事,对于爱和性的感受等等。但她提炼出了那个众所周知的名句,“每个男子都有过这样两个女人,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这样的感受可能大家都有,独她说出来那么深刻。通篇呈现出来的都是迷离和透彻交织在一起,你能清晰的看到自己在感情上的成长,那些痛和遗憾,错过和回忆,现实的残酷……如此就深深戳中了人的共性,所以被排成话剧反复演出,俨然具有了某种人所共知的典型性。

她塑造最为成功的人物,比如《色戒》里的易先生和王佳芝,一个是汉奸头目,一个是进步青年,身份多么具有冲突性。再看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王佳芝接近甚至牺牲自己去刺杀汉奸易先生,人物的典型性可见一斑,而两人之间似有若无的爱情更是张爱玲作品里惯有的特征,再加上事件的典型性,成就了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虽然争议声从未停止,但是却成就了李安、汤唯和梁朝伟,也满足了广大的张爱玲迷。人物的典型性越突出,呈现出来的艺术效果越强烈。

通过对流传至今的名家名品的研读可知,经典人物都具备典型性。何为典型性?说得直白点就是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作为特殊时期的特殊人物存在,有着符号一般的不可替代性。比如“祥林嫂”,你能从她身上看到非常强的典型性,以至于每个人身上都具有她表现出来的某些特性,或多或少。

首先她是个无知者,但具有很强的盲目的抗争性。这主要体现在:一是抗拒改嫁实施了逃跑计划,后被抓回去,抓对应着逃跑;二是被绑着塞进花轿,拜堂时以死抗拒。为什么说是盲目的抗争性呢?因为无知,所以逃跑计划只能借助熟人,而熟人是个活跃于乡间的中人,具有一定知名度也好找。这就注定了她一定会被抓回去的宿命,张牙舞爪或拼命反抗几乎都是徒劳。这多么像我们普通人的命运,谁没有抗争过?谁又抗争成功了?还不都是沦落至俗世的深渊里了。不论是否承认,我们差不多都是”祥林嫂”的分身,

其次她是普通的劳动妇女,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这种代表性强到什么程度?几乎我们每个人的奶奶或者母亲,或者其他身边的女人,就是劳动妇女。国情如此,往前推上几十年,城市里都是工人和知识分子,中国的大地上大比例的全都是劳动妇女。这样一个定位,非常好塑造,素材很多很多,选取一些典型性就比较容易。

这个典型性就是寡妇改嫁,寡妇已然是个典型了,改嫁更是叠加了典型性。又叠加了儿子被狼叼走的典型事件,因为那个年代这是农村常见的事件,有很多关于狼吃人的故事,给她加上既可信又突出了典型性,各种原因导致了典型性发挥到极致,开始出现了最可怕的典型性——以“重复过去”的方式来悼念过去,惩罚自己。这样的典型性在每个人身上都出现过并且正在出现着,无一例外。

各种典型性叠加后,塑造出来的“祥林嫂”非常鲜活,就是活生生的站在那里的。这就是经典,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但都非常突出。

再说说路遥塑造的巧珍,这个人物非常理想化,又漂亮又善良,还善解人意,除了不识字以外堪称完美。漂亮姑娘农村有很多,但是没有这么典型。但是巧珍身上集中了男人梦寐以求的所有好的方面,是非常理想的初恋对象。这跟李春波的《小芳》一样,就是纯美纯爱的典型形象。为了让她更立体,更具有典型性,除了极好的方面以外还必须再加给她一个缺陷——文盲,这样人物身上的典型性更突出了。这在当时也很普遍,如今奶奶辈的女人里文盲还是比较常见。而文盲和知识分子的爱情就是非常具有典型性的了,当时有工农结合的例子,但是更多的则是悲剧。这样写是非常典型的,非常适合《人生》这个宏大的主题。

再说高加林,他身上不仅有路遥自己的影子,更有千千万万农村知识青年的影子,集中了各种典型性,对理想的追求,对跳出农门的渴望,施展个人才华的迫切……当时的制度又不允许人口自由流动,因而才会出现那样的悲剧人生。高考失利是《人生》最重要的切入点,典型性很强,很容易引起情感共鸣。高考是通往理想的唯一的道路,失利就意味着这条路被堵死了,理想只能搁浅。当时的农村还是大锅饭,并没有现在这样施展个人抱负的天地,因而这种典型性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

著名作家贾平凹曾经在一个面向青年学生的演讲上说过这样一段话: 你在写一个人的故事的时候,这个人的命运发展与社会发展在某一点交叉了,个人的命运和时代的命运有契合交集了,那么虽然你写的是个人的故事,但是也是社会发展的时代的故事,那它就是伟大的故事。我们可以再深化一下,这里面应该包括了故事的代表性,尤其是人物的典型性,非如此不成经典。

我只是按照阅读、观察、思考创作这条线往纵深里走,很自然的就走到了这里。反思总结一下我的几篇创作,心里多少还是有数的。《还愿》作为自己创作的毫无借鉴的短篇小说,鲁迅先生的语言风格自然呈现,普通的事情特别的表达方式,因而让人耳目一新。缺点也很突出,就是题目和主题有点脱节,扣题不实,也有读者提出了。我很看重那些反对的声音,那里藏着我可以提升的机会。

《消暑》作为大张旗鼓借鉴《祝福》的创作,显然是失败的。本意要塑造一个类似现代版“祥林嫂”的符号式典型人物,但素材选取不够典型性,达不到立意要求,出来了“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效果,然而不失为一个很好的体验。这要感谢高明的读者慧眼如炬,一针见血的戳中了“骨架大内容少”的痛点,更是经历了完稿后又改名的迷茫。确实是非常具有成长转折点的作品,可以作为个人创作生涯一个里程碑式的存在。

最后再来说说《落凤》这个作品,收获了一边倒的好评,我自己也比较满意的一个作品。扣题立意和思想性都按照预期实现了,基本没有什么硬伤。这是张爱玲式的琐碎表达方式,万箭齐发但都有所指终归于一处,每个人物和每句话都有其深刻用意。缺点就是读起来有点乏味,这是无奈的,张爱玲的某些小说,如果不是真爱她,读起来也一样乏味。

以上所塑造的人物因其不具有强烈的典型性,素材也过于平常,提炼不够,因而达不到真正能够鲜活的标准,立不起来,读过也就忘了。

那么如何构筑小说人物的典型性呢?我认为要做到三点。一是对于自己所处的时代密切关注,高度关注,尤其是那些网络上出现的典型性人物和事件。这是积累素材,也包括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提炼出他们的文学价值。二是多读经典作品,从中感受典型性的意义和重要性。能够流传至今的多为经典,也经过了时间检验,最好的结果即为最好的方向。三是淬炼思想,提升自己对于世界的认知水平,与时俱进自不必多言,还要有意识的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迷失自我。

在如今这个时代,一切都变得容易,一切都变得艰难。容易的事把它做到别人所不能至的极致;艰难的事把它做到别人望尘莫及的自己的极致。方向从来都是边走边看清的,才明白过来可能马上又会糊涂,但唯有你的心从不会骗你,至少你有感觉,那就是对的方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