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七讲:“中庸”是这个世间的人最舒适的生活状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9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译文: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

上一讲我提到,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孔子说:“中庸是最高的境界,人们很少能够长期实行它。”就像我们回顾一天当中所做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有好多的事情。都不在中庸上,偶尔有那么一两件。做到中庸还不是自己有意为之的,还是偶然间刚好是恰到好处,甚至是一个美丽的误会,我们才做到中庸。

比如吃饭,早上太匆忙了,我就选择不吃或者是少吃,到了晚上朋友一聚会就胡吃海塞,让肠胃很难去消化适应。连这些生活中小事是不是都在告诉我们,不经意间我们就离“中庸”很远很远。工作当中也是这样的,一件事情,我早上做了计划我就很想快点去把它给做完,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就往往会忘记我做这件事情本来的原因是什么,可能做着做着就变成了炫技或者为了领导的某句表扬,也可能只是一味地为了赶时间,只是为了把这件事情做完,这样都不在“中庸”上。

为什么人很多的时候都达不到中庸呢?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占据了主流,一个是“智者”,一个是“愚者”。“智者”他会觉得大多数的东西太浅白了,一点含金量都没有,一点都不能体现出自己的高明,有的人做事情太自我,这个地方我多么牛,我在这个地方表现的多么好,忘记了自己的初心,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聪明人拜访客户口若悬河,最终却签不下单。很多技术很牛的人去从事某项技术性的工作,但是最终做出来的东西却没有打动别人的心,虽然看起来繁华似锦,但是却无法与人共鸣。其实这些都是“智者”所为,都是我们所说的“聪明人”。这些都没有办法形成最终的结果,这就是“知者过之”

另一个就是“愚者”。“愚者”他不像我们刚刚所说的“聪明人”,他不是觉得“中庸”太浅薄,他是压根没有想过“中庸”。在他生活当中的所有的事情,都被世间百态裹挟着往前走,没有去思考过自己人生的位置和标准。比如大家都说挣钱这个事情好,他就跟着去做,做成什么程度,不知道。只要别人鼓吹什么是最好的,他就去做什么。身边的帮朋友如果都鼓吹一定要有钱有权啊,那他就觉得有钱有权是最好的。身边的朋友如果跟他鼓吹一定要考证,要有很多的证书,才能显得自己很牛。那他就去拼命地考取各种证书来证明自己很牛。

“愚者”根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中庸”的一条道是可以走的。没必要把自己生活过成别人眼中的样子,所以这就是“不左就右而愚者”日子过得很糊涂,也意识不到人应该行“中庸之道”,所以啊,这就是“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就是“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另外一个说法。看起来有水平的人,有文化的人,有学问的人,就是太聪明了。以至于很多的时候,喜欢追求一些看起来更深涩难懂的东西。就像我们身边有好多所谓的学国学的人,就是一定要在跟人说话的时候拽几句文言。不管别人是哪个层次,他都听得懂。他一定要去拽一拽。还有的人,跟人说话的时候,他一定要去拽几句英文,表现自己是有海外留学或者是外企从业经历的。我想大家身边应该也有这样的人,这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贤者”,就是过了头,一定要去追求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的,显得他有很高深的本事。

“不屑者”就是我前面所说的“愚者”,根本就理解不了“中庸”的含义,一个看不上,一个理解不了,所以实际上要么过头了,要么不急了。都无法真正的行一个“中庸之道”。

“中庸”是这个世间的人最舒适的生活状态。

就像我们工作一样的,有的人非常的热爱工作,但是他的热爱工作已经到了除了工作忘记了自己的身体,忘记了自己的家人,忘记了自己生命本身的意义,表面上好像很遵从工作,但实际上是本末倒置。有的人又太贪恋生活的安逸,以至于终日都沉浸在我这个房子怎么装修一下?我下一顿饭去吃什么?我那天看到的那件衣服,那个珠宝是什么什么样子的?今天我要给我的宝贝女儿去买一条什么公主裙?天天都是这些琐事,让我们忘记了人生需要励志奋斗,不只为了生活而生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