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评弹去哪里听最好?求推荐。

如题所述

苏州评弹去光裕书场听最好。

苏州是个风雅之地。当地的戏种——评弹,被冠以“说书”的美名。称唱戏的演员“说书先生”,表演的地方叫“书场”,看表演的观众就是“听书人”。书意浓浓的名字,带来的也是书卷气甚浓的动人吟唱。

与昆曲浮沉起落的境遇大相径庭,200岁的评弹是经久不衰的奇葩,这多半是缘于它的亲民性。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的它,用苏州方言演唱,语境为大众所熟悉;演员自弹自唱,形式也是生动喜人,它成了旧时苏州百姓的倾心消遣。

过去茶馆和书场仿佛一对双胞胎,是茶馆总带着书场。上午开茶馆,下午开书场,好不热闹。如今,评弹虽然没有流行歌曲那般的受大众宠爱,可在苏州,还是有众多的听书迷,也保留了一些别具特色的书场。去那里坐坐,如同亲临真实的市井,体察着感性的百姓生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8

苏州评弹去苏州昆曲院听最好。

苏州昆曲院,每周五,六都有演出。周日下午,昆曲博物馆有演出,都是专业演员,观前街光裕书场,平江路大儒巷书场每天下午都有长篇评弹,光裕晚上也有演出,也都是评弹团的专业演员。

评弹是一门古老、优美的传统说唱艺术,提起苏州评弹,我脑海会立即浮现出一幅幅画面:穿过一条通向古城的石板街的小巷,来到一个曲径通幽的古典园林,品上一壶碧螺春茶,对面端坐一位身穿旗袍的江南清丽女子,怀抱琵琶浅唱低吟,张口是轻曼、灵秀的吴侬软语。

评弹起源于明末清初的苏州,又称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是一门古老而优美的说唱艺术,也是苏州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观众们把听评弹叫做“听书”,称演员是“说书人”。苏州评话是用苏州方言讲故事的口头语言艺术,通常一人登台开讲,内容多是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人物是叱咤风云的侠义豪杰。



第2个回答  2019-08-08

苏州评弹推荐去苏州评弹博物馆。

苏州评弹博物馆位于热闹的平江路中安静的张家巷里。共分三进院落,门厅展区总体介绍评弹概况及参观路线;二进大厅以清代形式设立书场,定期表演评弹书目;三进大厅介绍评弹发展史、各代著名评弹艺人和文史资料等。

昆曲、评弹,皆发源苏州,兴盛于苏州,一个是世界级“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一个是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的苏州声音。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跟弹词的总称,其中的评话采用吴语徒口讲说表演的传统曲艺说书戏剧形式,起源於宋代的说话伎艺。

弹词刚以说、噱、弹、唱为主要艺术手段。弹词时主要以三弦跟琵琶进行伴奏,可以是自弹自唱,也可以相互伴奏和烘托,弹词讲求“理、味、趣、细、技”。苏州秤弹曾经被一位国学大师赞美称其中“中国最美的声音”,唱腔悦耳,唱词文雅是评弹的艺术特征之一。

第3个回答  2019-08-08

苏州平江路上就有许多邻里的评弹社,在那里听的苏州评弹就非常正宗非常好听。

要说评弹,源自400多年前的苏州小调。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也逐渐衍生出了许多的流派。在苏州有这么一个讲究,每一种流派的唱腔特色都能找到一类茶相呼应,譬如蒋调浑厚,就如滇红的浓郁,丽掉的清丽又似碧螺春的回味无穷。于是老苏州人常去的地儿必定会因地因而挑不同的茶饮。

在评弹社里,你能听到中国的上下五千年,古时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都能用特有的小调唱出来。从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到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再到剪不断理还乱的家长里短。一偏小寓便是别人一生的浓缩。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与苏州弹词的合称,其实是两门曲艺,以北方曲艺作比,评话类似评书,弹词接近京韵大鼓(两者其实差别远大于相似,但相较北方其他较大的曲种,京韵大韵还算最接近),虽然都是演绎故事的曲艺,但前者只说不唱,后者有说有唱,差别还是极明显的。

第4个回答  2019-08-08

可以去苏州评弹博物馆听。

苏州的评弹号称是最美的声音,也已经渗透到苏州日常生活里,平江路、山塘街、石路,甚至小公园都有,各乡镇也有自己的书场,常年有演出,经常有名家。还有一地,不仅可以听评弹而且也可以深入的了解评弹历史。位于热闹的平江路中安静的张家巷里——苏州评弹博物馆。

苏州评弹博物馆共分三进院落,门厅展区总体介绍评弹概况及参观路线;二进大厅以清代形式设立书场,定期表演评弹书目;三进大厅介绍评弹发展史、各代著名评弹艺人和文史资料等。

苏州评弹大致可分三大流派 ,即陈(遇乾)调、马(如飞)调、俞(秀山)调。经百余年的发展,又不断出现继承这三位名家风格,且又有创造发展自成一家的新流派。如"陈调"的继承人刘天韵、杨振雄;"俞调"的继承者夏荷生、朱慧珍,他们均自成一家。

其中“马调”对后世影响最大,多有继承并自成一派者,如薛(筱卿)调、沈(俭安)调、“琴调”(朱雪琴在“薛调”基础上的发展)。周(玉泉)调是在“马调”基础上的发展,而蒋(月泉)调又出自“周调”,如此发展繁衍形成了苏州评弹流派唱腔千姿百态的兴旺景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