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糁汤的做法是什么?

如题所述

做法:

1、大麦仁250克洗净,用清水浸泡回软;净老母鸡10只清洗干净,焯水。

2、取一大锅,放入清水 25千克,大火烧开,放入鸡和大麦仁,大火烧开,改小火熬煮3-4小时,将鸡捞出,将鸡肉撕成小细条。

3、盐、葱米各750克,姜米1500克,五香粉、 黑胡椒粉各150克,酱油1千克提前调拌均匀;面粉5千克加入清水调成稀糊。

4、先将调好的调料倒入煮麦仁的锅内,大火烧开,改小火,将调好的面粉糊倒入 锅内,用小火慢慢熬制(防止糊底),汤再次烧开后即可开非常小的火保温。

5、取鸡丝少许放入碗内,倒入熬好、烧热的汤料,淋入少许芝麻油调味。客人可以根 据自己的喜好,放入少许香菜末或醋调味即可。

1、糁汤,中国地方特色传统风味小吃。糁汤获得山东省十大金牌旅游小吃、中国首届金牌旅游小吃、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荣誉。

《说苑·杂言》中就有“七日不食,黎羹不糁”的记载。《礼记·内则》称:“糁,取牛、羊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这里所说的“糁”,颇类今糁。

2、起源

糁汤,又名“肉粥”,一种传统名吃,一说起源于临沂,现为当地百姓的平常早餐。它的历史悠久,《说苑·杂言》中就有“七日不食,藜羹不糁”的记载,春秋时代的名著《墨子非儒下》载:“孔子穷于陈蔡,藜羹不糁”。《礼记·内则》称:“糁,取牛、羊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这里所说的“糁”,颇类今糁。清康熙年间《沂州志·秩》所列16种品中有“糁食”。

清康熙年间《沂州志·秩》所列16种品中有“糁食”。“糁”在文字上讲是用肉作成的汤羹,相传糁是古代西域人的早餐饮料,唐进传入内地,而临沂糁则是由元大都(今北京)传来的,相传其是古代西域回族的一种早餐食品,最初由元朝大都一对回民夫妇来临沂经营,当时叫“肉糊”,后来仿制者越来越多,明朝时期定为“糁”,后来,当地人将这种肉粥直呼为糁了。解放前,临沂城有8家糁铺,以黄家、刘家、吴家的鸡肉糁和陈玉山牛肉糁最负盛名。1946年,陈毅同志驻临沂时,曾是黄家糁铺的常客。当前,临沂市区的著名糁铺已有数十家,中小型糁铺更是遍地开花,而且上海、青岛等地也开设了临沂糁馆。上海国际饭店和济南南郊宾馆分别聘请了临沂的制糁技师,使糁登上了大雅之堂。从此糁也被众人所知晓,流传至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26
以前经常会在街头的小店子里喝到糁汤--一种香辣可口的临沂特色粥品。鲜香浓郁,热辣不腻,每每喝完总是大汗淋漓直呼过瘾。
也曾动过自己DIY的念头,可是搜到方子之后,不禁汗了一下……貌似很麻烦的说~~
那天做早饭时在甜沫里随手加了点调料,没想到竟颇有糁汤神韵。
改良了一下下后,感觉味道竟真的有些直逼糁汤的热辣鲜香而去了。
呵呵~~~最重要的是做法超级简单吖~~
材料:
麦米,鸡蛋,超市里买来的甜沫或是呼啦汤粉料,浓缩鸡汤底料(或鸡精),胡椒粉,花椒粉,姜粉
做法:
1.麦米放入水中浸泡一夜,使其易于软烂。
2.锅内放入清水,浓缩鸡汤底料,滚开后放入麦米熬煮。也可以使用液体鸡汤,味道会更加浓郁。
3.待到麦米软而不烂时,将甜沫汤料加入姜粉,花椒粉,胡椒粉,少许盐(注:汤料里已有盐分),兑入凉水搅匀,倒入锅中煮沸即可。
4.将碗内打入一枚鸡蛋,搅匀,冲入煮滚的汤。
这时,一份浓香诱人的鸡蛋糁汤便完成了,配上油条,烧饼,小笼包等,的确是一味很不错的早点呢。
另附上临沂糁汤的由来及做法吧:
“糁”在字典上有两个读音,一个是“Sǎn”,意思是米饭粒儿,另一个是“Shēn”,意思是谷类磨成的碎粒,但在临沂方言中却读做“Sà”,实际上就是一种用肉汤熬制的米粥。最早形成影响的是鸡肉糁,现在已经发展到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制作猪肉糁,牛肉糁,羊肉糁等等,种类繁多,因其香辣可口、肥而不腻、祛风除寒、开食健胃为当地人所钟爱,早晨喝糁是临沂的传统食俗,糁也因此而成为闻名全省的地方小吃。
相传糁是古代西域人的早餐饮料,唐朝传入内地。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喝了此汤大加赞赏,问当地人这叫“啥”?皇帝金口玉言,当地人也叫它“啥”汤。糁汤尤其以临沂、济宁、徐州、济南、枣庄等地为佳。
超级麻烦の做法:
现在临沂做糁更加讲究,对火候、时间、搅拌、工具等都有严格的要求。一般是头一天选料,夜里制汤,次日早晨才成糁。原料主要以肉、麦米、葱、姜、五香粉、盐、面粉等为主,有的加进砂仁、公丁香、陈皮、肉桂、紫豆(去皮)、八角茴香、小茴香、玉果、广桂、白芷、良姜、花椒等中草药,以增加温脾健胃功能。有的糁铺用料多达40多种。做糁用的锅也不同于一般的锅,它比一般的锅要大几倍,和普通锅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它有颈,所谓的颈就是在锅的上面用不锈钢圈出一个高50厘米的“脖子”,据说这是为了防止跑香味。做糁的过程严格按程序进行,以做鸡肉糁为例:(1)、选净肥老母鸡10只(约18千克),大麦仁2千克,水70千克,葱、姜、细药料包、酱油、盐、胡椒粉、味精、面粉等各适量。(2)、将甑锅加水,放入老母鸡旺火烧沸,撇去浮沫。(3)、下入大麦仁、料包、葱、姜小火煮2小时,鸡熟捞出晾凉;鸡肉撕成丝放碗中。(4)、鸡骨架放入锅中同麦仁等小火煮2-3小时,捞出鸡汤中的骨架、葱姜、药包,下入酱油、盐、葱姜水,以稀面水勾成薄羹,盛入放有鸡丝的碗中,浇入醋、香油即成(约200碗)。牛肉糁的主要配料及比例与鸡肉糁基本相同,为了去膻,要增加一些香料。制作时用木柴烧开后改用文火熬4-8小时左右(根据肉的老嫩程度决定),制出的牛肉糁汤精而味浓。制作羊肉糁时,头天晚上把水烧开,将洗干净的羊肉入锅(水开后将羊肉入锅熬制出的汤清),煮2小时左右,捞出熟羊肉,下入麦米,开锅后将炉火封闭,第二天凌晨将炉火捅开,开锅后下入葱姜,又开锅后,将盐、酱油、胡椒粉、五香粉搅匀一并入锅,再开锅,将面糊下入煮熟。饮用或出售时,将味精下入锅中搅烂,碗中放熟羊肉片,浇上糁汤,点上香油和醋,方可食用。
其实,做糁的学问主要在汤上,许多糁铺都是世代相传,汤料都是百年老汤,可谓老汤里面加新汤“汤汤不息”。另外,煮汤用的锅盖和柴火都有讲究。做糁用的锅盖必须要用柏树木做;烧汤的柴火也要用果树木,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原汁原味的临沂糁来。
据说喝糁有四大讲究,即热、辣、香、肥。一碗热糁配以油条、烧饼、烤牌等食用是美好的早餐享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