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未来智能交通将呈现哪些大的发展趋势

如题所述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智能交通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过去三年中,2011年依靠“十二五”智
能交通行业政策纷纷出台的利好影响,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增长增大由接近20%猛增到30%以上;2012年受国家宏观经济环境不佳
和各地方政府换届的影响,市场规模增速回落到20%以内;2013年在国家债务审计,地方债务问题备受关注的情况下,虽有国家各级政府换届后领导层渐入佳
境的利好,但市场增速并未达到市场预期,保持了20%的增长水平,全年市场规模达到192亿元。

智能交通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
已得到广泛应用。其在美国的应用率达到80%以上,2010年市场规模达到5000亿美元。日本1998-2015年的市场规模累计将达5250亿美元,
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为750亿美元、车载设备为3500亿美元、服务等领域为2000亿美元。欧洲智能交通在2010年产生了
1000亿欧元左右的经济效益。

相比于国外智能化和动态化的交通系统,中国智能交通服务手段和内容单一、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不高、地区分割和行业分割普遍,整体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而近年
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交通出行量大幅上升,使得巨大的行车需要与有限的交通基础设施之间的冲突进一
步加剧,必将催生出庞大的智能交通产品市场。仅以车载导行系统为例,目前,中国车载导航系统的安装率仅为2%,远低于日本60%、韩国40%、欧美25%
的水平。保守估计,若中国达到30%的安装率,车载导航系统的潜在市场规模就可达1500亿元。

未来我国智能交通将呈现6大发展趋势:

    动态感知和实时监测的信息获取。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对交通基础设施、交通流及环境等状态感知将更加动态和实时,这是支撑智能交通发展的基础。

    无处不在和随需而动的信息服务。

智能交通提供的信息服务将遍及交通运输领域的各个角落,并能根据出行者需要以及时间、费用、舒适、低碳等不同的价值取向,随时随地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信息服务。

    主动预警和快速响应的安全保障。

通过车路协同、船岸通信等方式,实现对危险情况的主动预警和事件的快速响应,为交通参与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交通环境。

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运输体系。

通过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智能交通系统,推动运输通道、枢纽、运输方式等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运输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和零换乘。

    绿色环保和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智能交通作为重要技术手段,将为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提供支撑。

    创新驱动和市场引导的发展模式。

未来智能交通将基础设施、运载工具、出行者、服务提供者等各交通运输参与方通过信息网络与价值链连接起来,交通信息将按市场引导、价值驱动的原则在各利益相关方之间自由流动,并将产生新的应用服务模式,推动智能交通产业化的形成和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1-13
1、动态感知和实时监测的信息获取。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对交通基础设施、交通流及环境等状态感知将更加动态和实时,这是支撑智能交通发展的基础。

2、无处不在和随需而动的信息服务。

智能交通提供的信息服务将遍及交通运输领域的各个角落,并能根据出行者需要以及时间、费用、舒适、低碳等不同的价值取向,随时随地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信息服务。

3、主动预警和快速响应的安全保障。

通过车路协同、船岸通信等方式,实现对危险情况的主动预警和事件的快速响应,为交通参与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交通环境。

4、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运输体系。

通过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智能交通系统,推动运输通道、枢纽、运输方式等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运输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和零换乘。

5、绿色环保和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智能交通作为重要技术手段,将为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提供支撑。

6、创新驱动和市场引导的发展模式。

未来智能交通将基础设施、运载工具、出行者、服务提供者等各交通运输参与方通过信息网络与价值链连接起来,交通信息将按市场引导、价值驱动的原则在各利益相关方之间自由流动,并将产生新的应用服务模式,推动智能交通产业化的形成和发展。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未来5年内,我国智能交通系统行业的投入将接近3800亿元,战略规划将直接驱动市场对视频、安防、监控、收费等设备的需求,未来的智能交通将会迈入“大数据”时代,虽然智能交通系统在中国的发展尚不完善,未来还有众多领域有待于开发,市场前景广阔,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都将继续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