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在公车上的不文明行为?

如题所述

人们在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上,经常能见到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吃东西、大声讲话、放音乐,甚至还有脱鞋、便溺等行为。这些不文明的行为破坏了公共交通场所的环境,影响了乘客的的心情。 人们对身边的这些不文明行为是深恶痛绝的,但是出于不想惹事的心理,又敢怒不敢言。但当遇到一些乘客心情不好,或者脾气比较暴躁时,公共交通上的不文明行为往往会引来批判,而这种冲突经常会升级,传播到网上后,又会引发更多群众的围观,产生更大的互相批评攻讦的舆论事件。

公共交通场所经常发生不文明的行为。究其根源其实还是因为我国相当一部分人道德素质还不高,缺少公共场合尊重他人的意识。公共交通工具作为一个狭小封闭的公共场所,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很容易对他人造成影响。一些人在顾着自己快乐时,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行为会给其他人带来的影响,有些人知道自己对公共场所其他人造成不良影响,却不在乎。

政府也没有采取措施对这些不文明行为进行约束,导致人们只能靠社会公德去批判这些行为。加上人们习惯性的容忍,不文明行为产生破窗效应,使得不文明行为变得越来越平常。

如何治理这些公共交通工具上的不文明行为,除了靠一些愤怒的乘客采取暴力批判,还有没有更好的方式?

政府首先应该注重通过宣传教育,来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可以通过在交通工具上播放批判不文明行为的宣传片,倡导良好风尚的文明标语,对公民公共场所的行为习惯进行引导。除此,还需要设立针对不文明行为的规章条例,对影响公共秩序,侵犯他人权益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惩戒。使得人们对待素质极端低下的不文明乘客,不再只能靠软弱无力的社会公德,和以暴制暴。

只有一边鼓励引导良好的道德风尚,一边通过设立惩治不文明行为的规章,对待公共场所的不文明行为像治理公共场所吸烟一样,才能营造一个更文明和谐的公共交通乘车环境。
这种现象也很正常,不分男女老少,都有各种道德修养之人,但是都不能以点代面,说成是社会"普遍现象",年老有个别"为老不尊“者,年轻人也有个别"无爱心者",但是,我们在日常乘车时,还是更多地看到老年人很理解年轻人的辛苦,拒绝年轻人的好意让座,好多老年人还会给年令更大的长者、孕妇、带幼儿的让座;而绝大多数的年轻人在乘车时,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主动让座,车厢内充满正能量,这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大趋势,而极少不良用心人员利用媒体挑动老年人和年轻人的对立,丑化几千年的中华道德文明,是不会得逞的。。
我个人认为,不能把所有不让座的行为归为不道德,不通情礼,毫无同情心等词,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大,工作幸苦,也累,上车有个座好好休息一下,有错吗?我个人同情那些腿脚不便的残疾人,怀孕的孕妇,而老年人也有不同的情况,走路都不稳的老人应该礼让一点,其实,互相体谅一下,用不着互相指责。
给老年人,残疾人,孕妇让座。这是一种文明风尚,值得颂扬和提昌。

有残疾人,孕妇上车,年轻人在正常情况下,给他、她们让个座位也应该。必定我们中华民族是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好的传统,文明的美德不仅值得传承,更应发扬光大。公共场所芸芸众生,相互礼让,相互尊重是人类的美德。谦让、礼待也显示着人们的素质和教养问题,当今连小学生都懂得文明礼让。

在尊老的问题上出现许多不理想之举,让人们有此烦味了。老年人上车该让,我个人认为对于那些耄耋之年的老人,体弱多病的老人让个座也是可以的。这里面存在一些老年人为老不尊,倚老卖老的人让不让都无所谓。因为并没有法律和文件规定见到老年人必须让座,不是对年轻人特定的权利和义务。而有的老年人,别人给他让座,他一坐便是,对让座之人置之不理,没一点感谢之意。像这样素质的人让不让又如何!因为这样的人不值得尊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24

地铁上让我最反感的行为就是坐没坐相站没站相。可能这句话一说出来。就会有人说了,你也不是我的某某某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

1.可能一排是5个座位,或者六个座位。可能每个人的体重都不一样,有个人可能胖他的占地方就会比较大但是这种没有任何问题,这种事情也不能说什么,但是有的人就是一个人坐两个人的地方,把腿匹着坐,要是人少也无所谓了,那已经有人站着了,为什么还要这样不给人让座这毕竟是公共场合。

2.地铁是一直行动的,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借力扶着哪,有的人就会直接靠在门上或者靠在栏杆上,这样是你觉得特别舒服,但是完全没有顾虑到别人感受。

地铁毕竟也是公共场合创建美好家园需要大家。不要做令人反感的事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