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1:抗生素=消炎药
多数人误以为抗生素可以治疗一切炎症。实际上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炎症,这些药物进入人体内后将会压抑和杀灭人体内有益的菌群,引起菌群失调,造成抵抗力下降。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局部软组织的损伤性的炎症,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病毒引起的炎症,自身免疫引起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外科段绍斌
误区2:平时没有事吃点抗生素可预防感染
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并且有严格的适应症,如做结肠和直肠手术前可以使用等。相反在没有感染性疾病的情况下,动不动就使用抗生素来预防根本就不存在的感染,会引起细菌耐药和体内菌群紊乱反而会招致感染。
误区3:广谱抗生素优于窄谱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的原则是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在没有明确病原微生物时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果明确了致病的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谱抗生素。否则容易增强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误区4: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贵的抗生素比便宜的好
其实每种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优势劣势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坚持个体化给药。例如,红霉素是老牌抗生素,价格很便宜,它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具有相当好的疗效,而价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类的抗生素和三代头孢菌素对付这些病就不如红霉素。而且,有的老药药效比较稳定,价格便宜,不良反应较明确。
另一方面,新的抗生素的诞生往往是因为老的抗生素发生了耐药,如果老的抗生素有疗效,应当使用老的抗生素。
误区5:使用抗生素的种类越多,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
现在一般来说不提倡联合使用抗生素。因为联合用药可以增加一些不合理的用药因素,这样不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降低疗效,而且容易产生一些毒副作用、或者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所以合并用药的种类越多,由此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就越高。一般来说,为避免耐药和毒副作用的产生,能用一种抗生素解决的问题绝不应使用两种。
误区6:感冒就用抗生素
很多感冒都属于病毒性感冒。严格意义上讲,对病毒性感冒并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而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大家可能都有过这种经历,感冒以后习惯性在药店买一些感冒药,同时加一点抗生素来使用。实际上抗生素在这个时候是没有用处的,是浪费也是滥用。
误区7:发烧就用抗生素
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发热,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多为病毒引起,抗生素无效。
此外,就算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也有多种不同的类型,不能盲目地就使用头孢菌素等抗生素。比如结核引起的发热,如果盲目使用抗生素而耽误了正规抗痨治疗会贻误病情。最好还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误区8:身体不适就吃抗生素
经常在药店碰到这样的人,比如感到腹部不适,有隐痛,稍有腹胀,那么他就认为是腹部有炎症,要买抗生素吃。这样的人不在少数。药店也乐于出售抗生素,因为要有收入。所以政府要严格对抗生素管理,一定要凭医生的处方才可以购买
误区9:轻微的感染也吃抗生素
轻微的感染只要身体健康,抵抗力正常,均能自行痊愈,无需使用抗生素。如皮肤表面的小的疖肿。一般情况下,感染无法局限有扩散趋势并产生了全身症状,或是全身感染,或是严重的感染预计局限的可能性较小,或是免疫力缺陷抵抗力差的人才需要使用抗生素。还有一些的特殊的感染如结核也需使用抗生素。总之使用抗生素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和怎样使用
误区10:频繁更换抗生素
抗生素的疗效有一个周期问题,如果使用某种抗生素的疗效暂时不好,首先应当考虑用药时间不足。此外,给药途径不当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也可影响抗生素的疗效。如果与这些因素有关,只要加以调整,疗效就会提高。
频繁更换药物,会造成用药混乱,从而伤害身体。况且,频繁换药很容易使细菌产生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
误区11:一旦有效就停药
连续使用抗生素不宜超过一周。但如果用药时间不足的话,有可能根本见不到效果;即便见了效,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够必须的周期。如果有了一点效果就停药的话,不但治不好病,即便已经好转的病情也可能因为残余细菌作怪而反弹。
同样地,一旦见效就停药,症状复发再次用药,如此反反复复,相当于增加了药物对细菌的自然选择时间,也会使细菌对这种药物产生抗药性。
但是不管怎么说,监管部门、医院和医生对抗生素滥用的现象应负较大的责任,毕竟老百姓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需要医院、医务人员去解释和引导,另外严格的监管必不可少,让所有人只靠自觉去遵守某一制度,无异于天方夜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