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种类及例句

如题所述

病句的基本类型及例句:
一.成分残缺例句: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句中“使”的主语应为活动,句首介词通过使得缺失主语。修正后的句子:通过这次活动,我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这次活动,使我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二.重负赘余例句:在上课时,李佳想起舍友讲的笑话后忍俊不禁地笑了。句中的忍俊不禁意为忍不住地笑了。其后在加上笑了。明显出现重复现象。理应去掉“地笑了。”修正后的句子:在上课时,李佳想起舍友给他讲的笑话后忍俊不禁。三.前后矛盾例句:他们争先恐后地陆续回到了教室。句中争先恐后与陆续明显矛盾。理应去掉其一。修正后的句子:他们争先恐后地回到了教室。他们陆续回到了教室。四.词序颠倒哥哥不仅学习好,而且他妹妹学习也很好。这是一种关联词颠倒句子。前句的“不仅”应该与后句的“而且”对应,应该置于哥哥之前。修正后的句子:不仅哥哥学习好,而且他妹妹学习也很好。五.搭配不当例句:傍晚,吃过晚饭后,我又吃了苹果和酸奶。句中“酸奶”是饮品,与其搭配的应该是喝。修正后的句子:傍晚,吃过饭后我又吃了苹果和喝了酸奶。六.用词不当例句:小佳在会议上各抒己见。句中的各抒己见是大家都发表自己的意见,针对的是人群,如大家,小佳只是一个个体,无法各抒己见,应将小佳改为大家。修正后的句子:大家在会议上各抒己见。七.概念不清例句:指南针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国的四大发明有: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只是其中之一。因此应在发明后面加上之一。修正后的句子:指南针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八.指代不明例句:老师说等晚上来的人来了之后,再一起过去。句中“晚上来的人”指代不明。到底是“晚上上来的人”还是迟来的人呢,表达不明确。修正后的句子:老师说等晚来的人来了之后,再一起过去。九.不符合逻辑例句: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故不再次发生,我们应该加以重视。句中“防止”与“不”,双重否定表肯定。意为为了这样的事故再次发生。因此应该去掉“不”。修正后的句子: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故再次发生。十.关联词误用例句:不管天气多恶劣,她却依旧按时去上班。句中关联词“不管”应与“都”搭配。修正后的句子:不管天气多恶劣,她都依旧按时去上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7
常见病句类型及例句及修改
病句,就是有毛病的句子。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前者叫语法错误,后者叫逻辑错误。
1病句类型及例句有哪些
1.成分残缺
①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得到”的主语是什么?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
②十月十四日,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创刊了。(“抱着”的主语显然是蒙后的“我们”,但后句的主语是“黑板报”,不是“我们”,应把后句改为“我们也办起了黑板报”。)
③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到深刻的教育。(“使”的主语应是“学习”,由于有“通过”这个介词,使主语丧失了。)
思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抓紧”什么?“时间”一词不能省。)
⑤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走上”要求有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机械化”、“集体化”都是动词,句子应是“走上......的道路”。)
2.语序不当
①为了表彰先进,我们了解了许多李老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动人事迹。(为了表彰先进,我们了解了李老师许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动人事迹。)
②这期研究班是全国职业教育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经委会联合于今年5月底举办。(联合于今年5月底举办”改为“于今年5月底联合举办)
③在昨天的半决赛中,古巴队和秘鲁队以3:1和2:1分别战胜韩国队和捷克队。(在昨天的半决赛中,古巴队和秘鲁队分别以3:1和2:1战胜韩国队和捷克队)
④、新建的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新建的班委会建立并健全了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
⑤我们必须认真克服随时发现日常生活的缺点。(我们必须随时发现认真克服日常生活的缺点)
3.搭配不当
①他在劳动时虽然没有感到疲倦,反而越干越有劲。“虽然”改为“不但”“不仅”。
②我们应该接受大家的意见,改正工作中的错误和缺点。改正”与“缺点”不搭配,应说“克服缺点,改正错误。”
③在会上,他积极地听取人家对他的批评。“积极”应改为“虚心
④四年来,他刻苦钻研,已经成熟地掌握了这门技术。“成熟”应改为“熟练”。
⑤我们多次抢险救灾,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保护”与“安全”不搭配,应去掉“的安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17
1、成分残缺

【举例】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6500万元.谓语”拥有“什么,残缺.应补上宾语“的大型企业”.

2、语序不当

【举例】通过检查,大家讨论、发现、解决了课外活动中的一些问题.”应先是“发现”后“讨论”再“解决”.

3、搭配不当

【举例】加快高考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加快”可以配“速度”,但不能配“规模”,这是动宾搭配不当.

4、表意不明

【举例】我站在窗前向操场一看,这里有很多同学在打球”.“这里”指代不明,应改为“那里”.

5、不合逻辑

【举例】由于今天是公园里游园活动的最后一天,因此游人寥寥无几”.此句强拉因果,游人少的原因不能推出是因游园的最后一天所致.

6、语意重复

【举例】一下课,学校顿时立刻热闹起来了.一下子和顿时重复

7、句式杂糅

【举例】清晨,公园里到处是早锻炼的人们,有打太极拳的,有做健美操的,十分热闹.八点钟过后,公园里才比较安静下来.”最后一句句式杂糅,应是公园里才安静下来,或公园里才比较安静.

8、前后矛盾

【举例】天空很晴朗,估计快要下雨了.

9、否定不当

【举例】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人不否认素质教育使整个校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该句去掉”否认“前”的“不”字.

10、成分赘余

【举例】人民日报社论见诸于各大报刊.”“诸”是“之于”的意思.删去“诸”或“于”即可.
第3个回答  2020-11-17
1、成分残缺

【举例】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6500万元.谓语”拥有“什么,残缺.应补上宾语“的大型企业”.

2、语序不当

【举例】通过检查,大家讨论、发现、解决了课外活动中的一些问题.”应先是“发现”后“讨论”再“解决”.

3、搭配不当

【举例】加快高考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加快”可以配“速度”,但不能配“规模”,这是动宾搭配不当.

4、表意不明

【举例】我站在窗前向操场一看,这里有很多同学在打球”.“这里”指代不明,应改为“那里”.

5、不合逻辑

【举例】由于今天是公园里游园活动的最后一天,因此游人寥寥无几”.此句强拉因果,游人少的原因不能推出是因游园的最后一天所致.

6、语意重复

【举例】一下课,学校顿时立刻热闹起来了.一下子和顿时重复

7、句式杂糅

【举例】清晨,公园里到处是早锻炼的人们,有打太极拳的,有做健美操的,十分热闹.八点钟过后,公园里才比较安静下来.”最后一句句式杂糅,应是公园里才安静下来,或公园里才比较安静.

8、前后矛盾

【举例】天空很晴朗,估计快要下雨了.

9、否定不当

【举例】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人不否认素质教育使整个校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该句去掉”否认“前”的“不”字.

10、成分赘余

【举例】人民日报社论见诸于各大报刊.”“诸”是“之于”的意思.删去“诸”或“于”即可.
第4个回答  2020-11-17
(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2、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
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的"的")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7、主客颠倒:
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8、分句位置不当:
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
例:纪念三领先节的到来。("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4、主宾搭配不当:
例如: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农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应将"国家"改为"行为)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