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初三毕业班家长

如题所述

要多多鼓励,不要唠叨批评

  有的家长整天在孩子耳边唠叨:初三直接关系着中考的成败,一定要好好复习,认真听讲,跟着老师进度走等。有的家长看到孩子没按自己的要求学,动不动就批评甚至威胁等。实际上家长这样做不但收效甚微,而且无形中还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更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不唠叨、批评不等于放任自流,撒手不管,家长要多鼓励,多从正面引导,多想方法和讲究策略,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引导孩子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如孩子放学后,没做作业在玩游戏,这时家长不宜严厉批评,粗暴制止,可试着对他说:“儿子,累一天了,玩会儿游戏没关系,可‘劲酒虽好,不要贪杯!’这样吧,破例让你玩半小时,半小时后要做功课,怎样?”以商量的口气,巧用广告词,以退为进,更容易解决问题,达到家长的教育目的。

  要轻松愉快,不要过分紧张

  一上初三,有的家长就把孩子当重点对象保护起来,全家都围着转,特别是临近中考,有的家长甚至请假回家照顾孩子;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一门心思学习,限制孩子的自由,不准做这做那。其实这样兴师动众,紧张兮兮,反而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孩子平静放松地学习。家长要举重若轻,淡化紧张气氛,创造温馨平和的家庭氛围,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感染紧张备考的孩子。

  要重视态度,不要强调分数

  初三大小考试多如牛毛,很多家长把目光放在孩子的考分和排名上,考得好,自不必说,一旦没考好,顿时“晴转多云”。重视孩子的成绩,督促孩子进步无可厚非,但目光不能只盯着分数名次,还要重视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态度。除去智力和能力这些先天因素,很大程度上,习惯和态度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成绩自然会上去,退一万步讲,即使是成绩不理想,对于孩子而言,他已经尽力了,又何必苛求结果呢?因此,与其强调分数名次,不如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要合理定位,不要期望过高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不顾孩子的实际水平,要求孩子考高分,考重点高中等。这种不切实际的高标准不但增加了孩子的心理负担,而且很容易使孩子自信心一再受挫,甚至会因看不到希望而选择放弃。家长一定要帮孩子合理定位,制定“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激励孩子向着目标奋斗,通过努力实现目标。孩子在实现目标的同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建立起信心,这将成为孩子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强大动力。

  事实上,中考把学生推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2
1、家长定位要准确。一到初三,我看到不少家长比着急,不少家长带孩子买回一堆参考书,练习册,还有不少家长四处打听中考信息,托门子,走后门,忙的不亦乐乎。其实家长急,没有用,是您的孩子参加中考,而不是您,孩子不急,家长只能是干着急,初三中考是人生的转折,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决定人生走向的第一关,应该让孩子明了中考的意义,明白对于学生相当于终生大事,不能拿自己的命运开玩笑。只有孩子重视了,他才有动力,才能自觉的投入初三总复习中去,家长的任务不是替孩子下决心,而是跟自己的孩子讲清厉害关系,帮助孩子做好思想工作。认清形势,重视中考,落实行动,提高成绩。由于许多家长有急躁情绪,平时不与孩子沟通,谈心,而是天天唠叨,叠叠不休,老是埋怨孩子,造成孩子反感,形成对立,反而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孩子大了,要尊重孩子,平等待人,以理服人,身教重要言教,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孩子的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平时可以看看孩子的是否按时完成了,留的练习篇子是否全都做完了,平时能否抓时间看看教科书,培孩子选一、二册好的练习册,多做点与中考有关的真题,摸摸题路,熟悉方法,找出知识漏洞。让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主动学习的孩子,在中考中才能取的好的成绩。由此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家长的重要任务之一。

  2、“帮”。进入初三后,学生的学业负担日夜加重,初三作业是初一、初二作业量的5倍,进入初三第二学期,每天老师留的练习篇子有十几张,不到晚上11点、12点,根本就做不完,由于没有思想准备,学生压力很大,怕苦,怕累思想普遍存在,独生子女平时娇生惯养,懒惰成性,我的观点是不要心疼孩子,要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克服怕苦,怕累思想。告诉他人生本来就不易,社会越发展,竞争越激烈人必须在竞争中求生存,中考只是考试的开始,中考完了要高考,研究生要考试,博士生要考试 中考,出国要考“托福”“雅思”,工作求职要考试,公务员要考试。在职的人也要不断学习和考试,考试是人生的一部分,不能怕考试,要直面人生,应对各种考试帮助孩子制定学习目标,,计划要切实,力所能及,要找出弱科弱项,对学习缺腿科目,多用点时间,早点补上。要善于与孩子沟通倾听他们的呼声,引导教育,多点表扬,少点批评,多鼓励,少指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