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战项羽明明有十万大军,当时为何还会四面楚歌?

如题所述

击垮一个强者的原因往往是心理因素、自我放弃和悲观情绪,如同堡垒总是能承受外部的攻击,却轻易被内部压力击垮一样。

垓下一战,项羽手下还有十万大军,虽然明知道刘邦汇集了整个天下的人马,也许是五十万,也许是七十万,但心高气傲、视死如归的千古一将项羽,并没有感动害怕,以项羽的风格来说,善于以少胜多、以弱打胜,如果他在巨鹿之战以5万人对抗40万秦军,和彭城之战用3万精骑打垮56万诸侯联军一样。


项羽的战斗力是相当强悍的,他所在的时代,没有人是他的对手,包括兵仙韩信,垓下之战是项羽一生唯一的一次败仗,预示着项羽的覆灭。

如果你仔细研究垓下之战,你就会发现一个问题,这次战争的一方是项羽所率领的10万大军,另一方是以刘邦为首,联合了韩信、彭越、英布等等天下所有的诸侯势力集结的近70万大军,说得直白点,项羽是在以一人之力单挑整个天下。

就连项羽西楚国的大司马周殷也投靠了刘邦,项羽还有什么?除了江东之地和项羽的封地鲁地之外,整个天下,已经没有人支持项羽了,项羽能依靠的只有他自己了。


事实上,项羽的一生,从来也没有依靠过任何人,24岁项羽跟随叔父项梁一起在江东会稽郡起兵,25岁,项羽的叔父战死,项羽却被自己叔父提拔的傀儡楚怀王给算计了,被剥夺了兵权,并且还在楚怀王的压力之下跟随宋义这个没打过仗的主将,向北攻打赵地的秦军。

26岁,项羽斩杀了观望不前的主帅宋义,夺过了你叔父一手创建的反秦楚军兵权,开始了名动天下的巨鹿之战,此战,项羽以5万楚军大破40万秦军主力,一战就消灭了统一六国仅仅才十几年的秦军主力,一战封神。


27岁,项羽俨然成为天下反秦义军的首领,率领天下所有反秦义军进入关中,并且以个人名义分封天天上所有诸侯,成为王中之王的西楚霸主。

28岁,项羽在彭城之战只率领3万精锐骑兵,以独特的战略战术大破拥兵56万的刘邦,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差距最大的神话之一。

31岁,项羽参与了人生的最后一场战争垓下之战,只有项羽认为自己不会输,只有项羽认为自己会像从前一样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包括项羽手下的十万楚军也是如此,他们亲眼看着项羽打仗如天降神兵一般,一个人一上战场就能斩杀上百人,没有人认为项羽会轻易输掉战争,即使是兵仙韩信也是小心翼翼打这一场垓下之战。


一个从未经历过失败的人,即使当失败来临,他也不会承认的,项羽显然就是这样的人,作为一个优秀的军事将领,项羽从来就不相信自己会失败,即使垓下之战自己被四面包围,以10万人面对7倍于自己的敌军,项羽也没有退缩,仍然勇猛的迎战,还打退了韩信,想要追击刘邦的中军,可是汉军有足足70万人,再加上刘邦在彭城之战已经吃过项羽的大亏了,所以刘邦把垓下之战的指挥权交给了韩信。

虽然首战韩信失利,但是项羽损失也很大,相对而言,汉军损失的数字超过了楚军,韩信损失的军队数量是远远大于项羽的楚军,即使如此,项羽也没有放弃战斗下去的信念,仍然想在第二天继续进行战争,但是当天晚上,被重重包围的项羽听到营地四面八方传来了楚歌。


楚歌就是楚人唱的歌,如此多的楚人唱歌表示着很多楚人加入了刘邦,项羽的核心地盘就是楚地,如果很多楚人加入了刘邦,是不是意味着楚地的沦陷?是不是意味着自己已经没有大后方,没有支援,没有粮食、没有物资,甚至连亲人、同乡都投靠到了刘邦手下,对于项羽和楚军来说,这意味着绝望,意味着心理崩溃。

打仗从某种角度来说,拼的就是士气,士气来自信心,信心来自自己一方的优势和势在必得,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一旦没有了信心,人就失去了斗志,没有斗志,士兵就是一幅行尸走肉,或者就是一个放下武器的农民而已。

这是普通士兵的心理,作为主帅的项羽来说,更是不能接受这种失败,一个一辈子没有失败一次的军事天才是无法忍受一生中最大的失败,这就相当于一个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学霸在一次考试中居然考成了全班倒数几名,那种失落感是无比强大的,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内心,人是会崩溃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6
因为项羽没有领导好下面的军队,以致于军队不齐心,军心涣散,没有斗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