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的我 ,母胎单身狗,父母不是亲生的,一直啃老到现在,找不到工作,也没对象,父亲嫌弃我,

这个家里的两个哥哥,所有人,包括本村人,外村人,好像都在鄙视指责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工作好难找啊

前段时间四川有个男生,高考后自杀了,遗书里写着,我的尸体要么烧了,要么扔了,别把我带回家!
他和父母有什么深仇大恨吗?
其实也没有。
但他实在受不了父母的语言暴力了。
他哪怕考了98分,都会被父母骂。
他上了重点高中,周围都是学霸,竞争超激烈,第一次月考,好不容易考了全校73名,他妈却说,“才73名啊”。他快被气哭了。
这种事成了家常便饭,甚至父母还动不动打他。他说,感受不到父母对自己的爱,觉得活得没意义,死了算了。
对于他的死,他父母有点懵逼,觉得自己没干什么过分的事啊。
可是,很多人说,非常理解他的感受。
因为父母长期的讽刺和谩骂,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和伤害,真的很大,很大,很大;有可能有人会说,被父母说几句而已,用不着想不开吧,心理抗压能力真差,真不孝。
我只想说,你没感同身受,没资格说这样的话,拒绝道德婊!
我有一个好朋友,她就是在父母的语言暴力环境下长大的。
前些天,我们约好了出来一起喝杯东西,聊聊天。
那时我刚好想起了一篇文章的一个话题是关于:原生家庭
她跟我说起了这些:
她有三姐妹,她是老二,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也不知是什么原因,从小到大,父母就是看她不顺眼,她的父亲还好,性格比较温和。
至于她的母亲,经常拿她开玩笑,说她蠢,没用,像一块番薯;她母亲不开心的时候总是拿她当出气筒,不停地说一些难听的话骂她。
有一次,她扫地的时候不小心打烂了一个花瓶,她妈妈竟然说:“这么小的事情你都做不好,留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用,不如死了算了。”
有一次更可恶的是,她的弟弟用玩具枪差点打瞎了她的眼睛了,她妈妈都没责怪她的弟弟,也没有关心过她打到眼睛哪里,痛不痛;然后就带着她弟弟吃饭去了。
我朋友说,她那时眼泪哗地一下子,流了下来,那时觉得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朋友在那一刻,曾经有想要死的心。
她还说,有一次眼睛出现问题的时候,她叫她母亲带她去看病,她母亲并没有过来帮她看是否眼睛真的出现了问题,也没有带她去医院看病,而是说了一句:“死不了就是没多大问题的,看病不用钱啊”。
我朋友听到这句话时,真的很吃惊,很伤心,她怀疑自己是否真的不是亲生的…后来,她的父亲出来给了钱她自己一个人去医院看病,她看着母亲那绝情的背影,心都寒了。
此后,她生病了,都是自己拿着自己存下来的零花钱去看病,生病了,再也没告诉过她的父母,因为她知道,即使说了,得来的也不过是绝情的语言暴力。
更让她心寒的大概就是这一件事了,有一年过年,亲戚来探亲,有一位亲戚口无遮拦,当面对着我朋友说:“你就是你父母的克星。”她的母亲听到了,也看到了那位亲戚的行为,但她母亲竟没有帮自己的女儿说话,竟然还和那位亲戚一起嘲笑我朋友。
我朋友说那时她很想哭,但她忍住了,因为她对她的母亲的心已经死了。
今年春节的除夕,我约了她晚上一起出去逛花街,我朋友只不过在洗澡室里洗个头,用护发素洗头久了一点而已,她妈妈竟然说:在里面化妆准备要出去发骚吗,我朋友只不过是用护发素洗头时间久了一点而已,她妈妈竟然这样说她。
我朋友说,现在自己工作了,有能力赚钱了,不用靠家里了,虽然她读大学的学费,生活费都是她父母给的,不过也全都是她的父亲给的;她现在都不愿意回家了,春节也不想回去了,因为不想再受到她母亲那些语言暴力的伤害,她说她会孝顺他们的,毕竟是他们赋予了生命,赚钱了,每个月打些钱回去给她的父亲,买些东西寄回去,但就是不想回去。
听到朋友说她从小就是在这样充满语言暴力的家庭下长大的,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拍了拍她的肩膀。
我不是一个很会安慰别人的人,有时候语言显得那么地苍白无力,所以我没有选择用语言去安慰她,静静地听她诉说,就是对她最大的安慰。
在生活中确实有很多父母,对孩子口不择言,气头上,甚至会用“贱货”、“婊子”、“废物”这种词去形容自己的孩子——这些词真的太重了,太伤人了,有时候无形的语言暴力比身体的暴力带来的伤害更为可怕。
很多父母都是这样;
对我们曾经的伤害,他们往往都不记得了。
算了,跟父母,是很难讲道理的。
只能说,我们由衷地羡慕那些从小到大都被父母赞赏、被父母无条件爱着的人,他们安全感特别足,他们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信,这些是我们无论怎么努力,都很难得到的。
父母一定一定一定要对孩子好好说话,不要把自己的个人情绪发泄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心理学家弗兰克·卡德勒就说过,生命中最不幸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所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多来自于家庭,并且,这种磨难是可以遗传的。
东野圭吾在《时生》一书中对原生家庭的解释:
“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
其实,在中国有很多这样的原生家庭,父母的言行也影响到了自己孩子的性格,造成了孩子在性格上存在缺陷。
如果原生家庭没有给自己足够的爱,那就自己给自己更多的爱;
如果原生家庭没有给自己太多的钱,那就自己努力赚钱;
如果原生家庭让自己变得自卑,那就一点点学着变得自信。
懂得接纳原生家庭的不完美,也就懂得了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会打破原生家庭的桎梏,也就学会了创造自己的再生家庭。
所谓成长,本来就是用自己的好,弥补之前的不好,用自己的爱,去弥补那些缺失的爱。
不管发给你什么牌,努力打好它,就等于做对了人生大部分事情。
也希望我们都不要成为自己曾经讨厌的那种父母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12
人穷志不穷,你要想明白,兄弟,我们还不老,需要自己生活,需要努力加油
第2个回答  2019-03-12
18岁就是成年人了。如果读书我们没有办法,如果不读书的话,我们可以有很多的自己条件。足够聪明的话可以靠脑子,再不技我们都有双手,可以用我们的劳动来换取应有的果实。努力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毅力是你坚强的后盾。父母有养育你成人的义务,没有养育你一辈子的责任。成人了,该担当的要自己担当。
第3个回答  2019-03-12
有我有新的镜头还是要努力,不能啃老,有我有手有脚,我们可以出去工作,或者是找到一份更好的事业去干,学习一些技术和做好了让他们刮目相看。
第4个回答  2019-03-12
不是工作难找,是你不想找,找这个觉得不合适找那个也觉得不合适再或者是别人觉得你不合适,自信一些,性格改变一些,活泼开朗一些,多交些朋友 ,工作太多了,自己喜欢哪方面的工作就去找哪方面的工作就可以了,凡事多坚持坚持,习惯了也就好了,加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