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性评价

如题所述

该项研究是以地下水资源现状的补给与开采状况作为基础,若考虑未来各种因素变化,评价结果称为规划性预测,这种成果有一定实际应用意义。若不考虑未来各种因素变化,评价结果称为警告性预测,这种结果仅具有警示意义,无实际应用价值。

具体估算方法分为地下水储存资源超采疏干时限性评价和恢复时限性评价。

(一)超采疏干时限性评价

T储疏=Q储存量/Q均耗

T储疏=Q储存量/Q超采 (3-71)

式中:T储疏为维持现状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储存资源超采疏干时限性评估指标;Q储存量为现状年地下水储存资源(m3);Q均耗为研究期多年平均地下水储存资源消耗量(m3/a);Q超采为研究期多年平均地下水超采量(m3/a)。

为了能区分不同地区地下水储存资源可持续利用性差异,根据浅层地下水储存资源和深层地下水弹性储存资源的自然属性,并考虑未来我国北方社会经济发展对地下水需求的状况,划分为4种状况,如表3-11所示。

表3-11 储存资源消耗时限性特征与评估指标

(二)恢复时限性评价

λ恢复=Q均补/Hk×100=Q均补/Q储SUM×100

T恢复=Hk/Q均补 (3-72)

式中:λ恢复为地下水储存资源恢复率(%/a);Q均补为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m3/a·m2);Hk为含水层疏干厚度(m);Q储SUM为含水层总储存资源,包括各种属性储存资源(m3/m2);T恢复为地下水储存资源恢复时限(a)。

国外学者研究表明,地下水储存资源恢复率与含水层平均总储存资源的大小及含水层的调节作用有关(表3-12和表3-13)。

表3-12 含水层平均总储存资源的恢复调节作用

注:地质矿产部水文所,《国外地下水资源评价及科学管理译文集》,地质出版社,1987。

表3-13 地下水平均总储存资源恢复的几个参数值

注:地质矿产部水文所,《国外地下水资源评价及科学管理译文集》,地质出版社,1987。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