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都说儿童“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

如题所述

立足科学理念,传播营养健康,又到了和友们说健康的时刻,今天要和友们分享的是输液的话题。现在家里小宝贝一旦生病了,很多父母都认为输液好的快,总是主动要求输液。别傻了,你们真的了解输液吗?俗话说“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医生来告诉我们!

输液

输液又名打点滴或者挂水。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注射液。输液的给药方式能够及时的将药物送入血液,免去了药物通过小肠被吸收再进入血液的步骤,可以让药物更快的发挥作用。

但是输液是侵入性操作,相当于一个小型“手术”。输液过程中,需要刺破血管,向其中输入本不属于人体的药物,这个过程中,输液药物、设备、环境、操作的无菌程度,都会影响输液安全。所以输液有风险,特别是对于儿童,这也是为什么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吃药的道理,你知道吗?下面说给你听。

1、输液可能会有输液反应,堵塞血管

输液需要遵循无菌原则,并受到患者体质的影响,可能引起发热、过敏性休克、静脉炎等输液反应。输液的药物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微粒,如果它们堵在细小的血管中,可能聚集,引起栓塞。

2、输液可能会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5年)》。2015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39.8万份,较2014年增长5.3%。其中,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占70%以上。

典型案例:近日在沪上一家三甲医院儿科门诊里,一位七八岁的男孩由奶奶爷爷领着来看病。经过诊断,孩子仅仅是普通的感冒引起发烧,医生开了退烧药给孩子,但奶奶“不依不挠”,“不行啊!我们每次来都要输液的,能让孩子感冒好得快点,也不会发热了。不然,耽误了学习,那可不好。”后来爷爷奶奶商量着带孩子去其他医院输液,结果引起过敏反应险些送命。

3、输液会降低宝宝免疫力

婴幼儿或者孩童,身体处于发育成长期,本身免疫能力上就稍弱,如果体质不好,就很容易被传染、感冒生病等,而输液治疗时,使用抗生素是降低孩子免疫力的罪魁祸首。

典型的例子:换季时,或者幼儿园有一两个小朋友感冒生病,接下来就会有其他小朋友被传染,尤其是体质稍差一些的孩子。更有一年四季总是感冒、发烧、咳嗽、流鼻涕不断地孩子。

下面的话说给父母听

孩子生病是很常见的,如果说吃药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就不要为了让孩子快点好起来而给孩子打针,这样不仅破坏了孩子的免疫力,也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如果孩子一生病就带着孩子打针,或是挂水的话,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对此产生依赖性,以后生病的时候,吃药就不会有效果了。

当然,如果发生了严重的细菌感染,如严重的细菌性肺炎、脑膜炎、阑尾炎等,或者脱水较严重,肠胃不舒服,腹泻和呕吐都很严重,又吃不进去东西,为了避免脱水严重,这时需要输液。并且,如果输液开始,请不要离开孩子的视线,一旦发现异常,如呼吸急促、神志改变等立刻关输液,同时呼叫医生。

总的来说,一般情况下,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

参考书籍:冀连梅谈:中国人应该这样用药

图片来自网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由于输液是对孩子全身血管进行用药,而且还会容易让孩子产生抗药性,因此孩子病了就应该从最低的方法处理,而不是用最强硬的输液去处理。在以前,孩子看病动不动就会先输液,导致很多孩子长大后却因为耐药性等对输液产生了免疫,到真的有大问题时候就输液就没有效果;不得不说以前的的医院为了利益都随便吊针,真的让很多孩子从小的免疫系统就被药物所扰乱了。

一、输液对身体免疫系统应该很多,遇到生病最好还是让孩子慢慢抵抗过去而不是直接输液

“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这句话其实是用药严重性的一种提示,在医院里面吃药是最基层的,而输液则是最高的档次,为何说能吃药就绝对不输液?因此输液是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免疫系统,甚至还会让孩子产生耐药性。在以前,大多数医院为了方便、赚钱、快都会直接给孩子输液,其实这是破坏了孩子自身的免疫系统,让免疫系统不会自主地去怼抗病毒而是依靠药品,因此都不建议随便地孩子输液。

二、随着医学的发展,现在的医院很多都会有输液的指标要求,父母应该理性地听从医生的意见

有些家长则对这句话产生了错误的理解,认为孩子病了就绝对不能输液,其实这是错误的!并非所有孩子都不能输液,最重要还是看孩子的患病情况,特别情况下是必须的输液的;例如本身就是肺炎的孩子,如果家中强制不肯输液可能换来更严重的惯性病,现在的医院都有输液的条件,只有真正达到了才可以输液,因此父母应该理性听从医生的建议而不是盲目地拒绝而耽误了孩子。

孩子能熬过去就多喝水,患病严重就必须听从医生建议吃药、打针还是输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