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丈夫称谓“变迁史”:从郎君到老公是怎样变化的?

如题所述

中国丈夫的称谓发生了很多的改变,从郎君之后,经历了官人、外子、相公、先生、爱人之后,最后才变成了如今的老公

官人的这个说法是从南宋开始的,大家肯定看过《新白娘子传奇》,在那个里面白娘子称呼许仙就是官人。因为当时在宫廷里面很流行官家这个词语,所以百姓慢慢的就开始称呼自己的丈夫叫做官人,现在很有人会叫刚结婚的男子叫做新郎官,就是根据这个演变而来的。

外子这个称呼其实跟内子是对应的,我们都看到过男人称呼自己的妻子叫做内子或者内人,这种说法现在还有人在继续使用。而跟内子对应的就是外子这个说法,也就用来介绍自己的老公的时候会说“这是我的外子”,因为不能说这是外人,外子的称呼就更加有礼貌和文雅一些。

紧接着就有了相公这个说话,喜欢看戏的人肯定在京剧的桥段中看见过,京剧演员会拉长声音大喊一句相公。这个称呼其实实在官人的等级上又往前进了一步。男人的地位也进了一步,官人还只是一个“官”,而相公这个称呼就已经上升到“相”的级别了,这算是官员中最大的一个了。在这个时候,可以说男人的地位是最高的。

紧接着在近代的时候就把老公称之为先生。这种说话会显得更加尊重,因为近代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推崇相敬如宾的夫妻之道,妻子和丈夫之间也要有礼貌的来往。先生这个词也是针对一些有学问和有学识的男性来讲的,也可以表现出丈夫的职业。在一些近代文学作品中是经常会看到的。

随着思想的解放,男女平等的不断提倡,人们开始愿意表达爱了,所以就有了爱人这样比较直白的称呼。从这些称呼中也可以看到社会的变化以及男女地位的变化情况。再到后来就有了老公的说法,这也是现在使用最广的一个词。而在古代的时候老公其实是对太监的称呼,但是在民间有一个关于老公和老婆相亲相爱的故事,被传为佳话。所以老公和老婆这个称呼才慢慢的被人们所接受并且流传下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01
夫妻之间最开始的称谓是互相叫“良人”,后来妻子称丈夫为“郎君”,也有称“夫婿”,“夫君”的。现在一般妻子都管自己丈夫叫老公,是比较亲昵的称呼了。
第2个回答  2020-01-01
从古至今,夫妻之间称呼一直在变。从夫妇间互道良人,到郎君、官人、外子、相公、先生、爱人到老公。最早是夫妇互称,后来太容易误会便改做郎君。到了宋代,宫廷有官家一说,寓意掌管一方或执政一位,而官人意思是管家小之意。后来诗词风遍地,便出现了文雅的喊外子。随着男性家庭地位越高,到了称“相”一词,便有了相公的叫法。到近代时,先生是尊称学识渊博又有一定年纪的人,用先生称呼丈夫代表尊重。四十年初,受知识分子影响,而后用爱人来夫妻互称。老公一词最早出于唐代,原由一名士看妻子年老便提笔感慨相似老藕,妻子看到便叹老公公道,名士也回了声老婆。从此,便有了老公一称呼。
第3个回答  2020-01-01
从郎君到官人再到外子(外人)再到相公,之后是先生爱人,最后才是老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