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书格式及内容旧时结婚的文约

如题所述

婚约书最早起源于唐代婚书在早年间为手写,多用红纸墨书,其中包括求婚帖、订婚单和结婚单,上面书写着男女双方的生辰,介绍人、主婚人、订婚人、结婚人以及祖父母的名字甚至曾祖父、曾祖母的名字等等。婚书格式及内容。

婚约书是婚姻当事人持有并作为证据的最直接、最原始的材料,它为我们展现的婚姻各方之间、婚姻各方与社会道德以及国家法律之间的真实关系,是我们在其他任何史料中难以具体地和系统地领悟到的。那你知道婚书格式及内容怎么写吗?

婚书格式及内容一:

婚书的内容和格式如下:

谨遵坤命,选择嫁娶期 1、行嫁利月兹择于 ×年×月×日,全吉。 2、娶送男女客人,忌 ×相,大吉 3、上下车轿,面向×方 迎喜神,大吉。 4、安庐坐帐,宜用×屋×间。 5、冠戴面向×方迎贵神,大吉。 坐帐面向×方迎福神,大吉。 6、路逢井、石、庙宇,用花红遮之,大吉。 天地氤氲,咸恒庆会,金玉满堂,长命富贵。 ×年×月×日 “送好”不仅是送嫁娶的好日子,而且还要向女方送聘礼。聘礼多是红衫、蓝袄面、戒指、坠子、带子等,用红包袱包好,上插柏枝,取“长命百岁”之意。临清称为“查日子”,男方查定迎娶日期正式通知女方,附上“迎亲帖”(俗又称“上头帖”),上书新娘衣冠、开面、梳妆、上下轿的方向、时辰等事项。

婚书格式及内容二:

×××尊翁阁下台鉴:

舍下小儿×××蒙神赐福,欣攀尊翁令爱×××,喜结秦晋之好,遂成金玉良缘。谨择定于公元××年××月××日暨农历××年××月××日小儿亲往往贵府迎娶。

专此恭达

姻眷弟×××熏沐叩拜 ××年××月××日

#p#副标题#e#

婚书格式及内容三:

第一面:婚礼 或谨遵婚礼

第二面:谨占吉期,择定于农历×月×日命几子××亲迎

特达贵府

论新人上轿宜面向×方,迎喜神大吉大利。

论新人下轿宜面向×方,背本命大吉大利。

论新人梳妆上头宜面向×方,迎福神大吉大利。

论新人娶送客忌妨×××三相避之大吉大利。

论新人拜天地宜×点至点之内××吉神值时辰大吉大利。

第三面:天地氤氲 咸恒庆会

金玉满堂 长命富贵

第四面:风雨附会

第五面:金玉满堂

第六面:长命富贵

第七面:大德望×翁×老先生亲家大人之禧 阁下

姻眷弟×××熏沐顿首叩拜

第八面:龙凤呈祥 永结良缘

注:①大德望某翁某——翁名不翁姓,翁后边某填姓:如亲家是李文山。应书写成:“大德望山翁李老先生亲家大人 之禧 阁下”。

②男女家的主婚人同辈,自称“姻眷弟”(不论年岁大小这是高称。)若女家主婚人辈长,则自称“姻眷晚生某某某。若过男家比女家主婚人辈长,则称“姻眷待生某某某”。若女家比男家高两辈,则自称“姻眷晚生某某某”……

#p#副标题#e#

婚书格式及内容四:

第一折:

福寿双全(横书于上)

乾造 岁

婚元通书选择嫁娶吉期

坤造 岁

第二折:

主婚翁命不犯天罡 福寿大吉

主婚姑命不犯河魁 福寿大吉

嫁娶不犯命星 喜庆大吉

行嫁不犯岁星 喜庆大吉

婚嫁择于本年 月 日 时 进宅大吉

娶送男女客忌用****四相, 大 吉

第三折:

冠笄择于本日 时,面向 方 梳妆上头 大 吉

帐房宜用 房 间,贴 墙顶 山 时安之 大 吉

新人上下轿车具宜向 方迎喜神 大 吉

路遇井石庙宇具宜用红毡遮之 大 吉

新人坐帐宜向 方迎喜神 大 吉

二日坐帐宜向 方迎喜神 大 吉

第四折:

天地氤氲 咸恒庆会 金玉满堂 长命富贵

#p#副标题#e#

婚书格式及内容五:

(从右向左竖式书写)

第一折:

乾造 岁

结婚吉期

坤造 岁

第二折:

喜选定于本年 月 日大利月合周堂 吉星阴阳不将嫁娶 大吉

喜选定吉日娶婚不犯命星,行嫁不犯岁星 大吉

喜选新人冠笄上下轿坐帐宜向 方迎喜神 大吉

喜选新人过门宜用 时,次日坐帐宜向 方迎喜神 大吉

喜选帐房宜用 房 间,迎送女客忌用****四属,余者用之 大吉

第三折

喜结百岁良缘

欣成千金之诺

总结:婚约书就是旧时结婚的文约,以上婚书格式及内容为我们展示了我国“古代结婚证”的美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