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给我们哪些启示

如题所述

大学之道给我们的启示如下:

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

出处:《大学》

选段: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方能确定目标,确定目标后方能心地宁静,心地宁静方能安稳不乱,安稳不乱方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方能达到“至善”。凡物都有根本有末节,凡事都有终端有始端,知道了它们的先后次序,就与《大学》的宗旨相差不远了。

文本解读:

站在现代人的视角,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宗旨的儒家教育理念是有其特别之处的。这就是,它最终的目的,在于培养一个道德完善并对社会道德建设有高度热诚与责任感的君子,而不仅仅是一个掌握生存技能的劳动者。

从表面上看来,与专业技能相比,道德品质的养成似乎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不直接。但从长远来看,道德品质的传承,却是一个民族生死攸关的大问题。一般来说,我们把文化由外至内分为四个层面:器物层、制度层、风俗习惯层、心理层。

在这四个层面之中,心理层是最为核心的,而这种核心认同的本质,其实就是各自民族的“活法”,也就是其伦理道德规范。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文明,是世界各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的一个,其中的关键因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大批对于传统的伦理道德有深切认同的儒者。

这些儒者在和平年代,居庙堂之高则辅弼政教,处江湖之远则教化百姓;当改朝换代时,他们则以教化来驯服新的统治者,使得中华民族能够在原有的文化轨道上继续前进。传统的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核心要素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