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如题所述

1. 活动目标:通过听辨声音的长、短,让幼儿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时值的不同,并体验声音游戏的乐趣。
2. 活动准备:音乐《有趣的声音》、《火车开啦》,图谱,乐器。
3. 活动过程:
3.1 声音游戏:通过音乐《火车开啦》和“开火车”游戏,让幼儿听辨声音的长短,并用肢体语言或乐器表现声音的长短变化。
3.2 肢体游戏:通过音乐《有趣的声音》,让幼儿模仿音效,并用肢体表现声音的长短变化。
3.3 节奏游戏:通过认识乐器三角铁、木鱼,让幼儿用乐器敲出声音,并区分长音和短音。
3.4 活动小结:通过讨论周围的声音的长短,让幼儿理解音乐是由长短不同的声音组成的。
4. 活动目标:通过歌曲“骑转马”音乐游戏,让幼儿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并培养幼儿应变能力。
5. 活动准备: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图片,“骑转马”音乐碟,木马头饰,上行下行同音反复的音乐图谱。
6. 活动过程:
6.1 音乐入场:播放音乐《慢慢走》。
6.2 故事导入:通过讲述故事,引入活动主题。
6.3 肢体问答:通过拍腿和拍手的方式,进行问答游戏。
6.4 实物与人物名称:通过辨认教室里的物品及其方位,让幼儿熟悉环境和物品。
6.5 音感:分辨上行、下行、重复音。通过弹琴和肢体动作,让幼儿感受音的高低。
6.6 骑马唱歌: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歌唱和表演。
7. 活动目标:感知音的强弱,以丝巾为媒介进行表现,并掌握音乐的强与弱。
8. 活动准备:音乐,丝巾。
9. 活动过程:
9.1 引入课题:通过展示丝巾,引入活动主题。
9.2 音乐分析:通过提问和动作创编,让幼儿理解音乐的强弱。
9.3 一起来条丝巾舞:通过丝巾舞,让幼儿感受音乐的强弱。
10. 活动目标:了解杜鹃花与玫瑰花的颜色及形状,通过肢体游戏感应歌曲中的快板、慢板,在创编花的造型中感受春天的美。
11. 活动准备:挂图P3、各色杜鹃与玫瑰幻灯片、塑料花、风车花、呼啦圈、CD。
12. 活动过程:
12.1 故事引导:通过讲述故事,引入活动主题。
12.2 认识花:通过幻灯片和实物,让幼儿观察和了解杜鹃花和玫瑰花的特征。
12.3 花的游戏:通过手腕花、风车花、花朵与蝴蝶等游戏,让幼儿感受春天的美。
13. 活动目标:感应×××O的节奏,感受四分音符休止符,通过肢体表现休止符的乐趣,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表现力。
14. 活动准备:大鼓、小鼓各五个,铃鼓人手一个,软垫人手一份,配套图片、CD。
15. 活动过程:
15.1 故事导入:通过讲述故事,引入活动主题。
15.2 音色听辩,暖身:通过欣赏音乐和动作游戏,让幼儿感受不同的乐器音色。
15.3 感应×××O的节奏:通过肢体律动和道具操作,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
15.4 皮质乐器音色探索:通过音色模拟与创编,让幼儿探索不同的乐器音色。
16. 活动目标:在情景中学唱歌曲《小黄鸭》,并尝试用分组唱的形式进行歌唱,激发参与兴趣,体验和朋友共同歌唱的快乐。
17. 教学重点:《小黄鸭合唱队》分为AB两个乐段,在A乐段中幼儿对“呷。呷呷。呷|叫—|”附点节奏的掌握。
18. 教学难点:在B乐段中引导幼儿进行分组唱,让歌唱的衔接更为自然和顺畅。
19. 教学准备:经验准备:增强幼儿对节奏的感知;了解幼儿有关分组的经验。环境准备:可站立的立体分组标志(游泳队、唱歌队、泡泡队)ppt课件、《小黄鸭》音乐、吉他。
20. 教学课时:25分钟。
21. 教学理论依据:在当前幼儿园的课程实施以主题内容、主题形式呈现的背景下,教师对幼儿园音乐教育应重新思考并形成的观念、教学活动设计的思路更新、教与学关系的处理、教学方法的改进等作了大量的实践研究。音乐不是单纯传授知识技能的技术课程,而是旨在提高学生音乐和人文素养的人文课程。在教学上,我们要用音乐熏陶幼儿,让幼儿沉浸其中,将教学的知识点渗透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和融合到音乐世界之中。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过程要突现幼儿的学习过程,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让幼儿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本活动创设了“小黄鸭合唱队”的情境,激发孩子们和小黄鸭合唱队一同到沙滩上去演出的情感,在与小黄鸭的一同歌唱和游戏中学习分组歌唱,并在歌唱的过程中体验与同伴共同歌唱的乐趣。
22. 教学流程:
22.1 一、水中游来小黄鸭———引入和体验:通过看看猜猜和听听说说,让幼儿了解小黄鸭的特点和歌曲内容。
22.2 二、小小黄鸭呷呷叫———感受和游戏:通过玩玩唱唱,让幼儿感受附点节奏和歌曲的乐趣。
22.3 三、小小黄鸭合唱队———分组歌唱:通过分组歌唱,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同歌唱的乐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