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要炮弹不要无人机,怎么想的?

如题所述

宁要炮弹不要无人机,怎么想的

关于中俄两国高层在近日达成的新一轮深度合作,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可以预见的是,中国和俄罗斯在各领域的合作互动还将进一步加深。而在此时,俄罗斯国内军事界提出了关于“引进中国武器装备”的话题,且相关讨论的声音正在越来越大。

但有意思的是,与不少中国军事类爱好者的观点和思维不同,俄罗斯人认为值得引进的中国装备,多少有那么几分“独特”。

俄乌冲突打了一年多,双方诸多武器的库存量开始逐步枯竭,这对战场态势和交战烈度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尤其是在陆战重装备方面,俄军和乌军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补充困难。

如俄罗斯不仅启封并开始翻新800辆老式的战后第二代坦克T-62,就连储备在远东地区战略仓库的战后第一代坦克T-54和T-55也被启封了。至于乌克兰,虽然西方承诺援助第三代主战坦克,但“添油战术”式的军援让乌军始终无法获得足够的坦克。

为此,俄罗斯军事界开始讨论引进中国96式坦克和04式步兵战车的可能性。相比起中国陆军现役最先进的99A型坦克,96式坦克的出口门槛显然要低一些,但性能依然相当出色。

在“坦克两项”比赛中,96式与俄军的T-72B3M和印军的俄制T-90S坦克“杀得不相上下”,给俄方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再加上96式的采购成本相对适中且产量不小,这些都利于俄方尽快获得成品并形成战斗力。

至于说04式步兵战车,以及同样在俄国内获得热议的中国ZTL-11“大八轮”突击炮,也是俄方眼中的“好东西”。尤其是后者,俄军至今都没有列装与之相似的大口径轮式突击炮系统,而这种装备尤为适合俄罗斯陆军的“营战术群”使用。

另一些颇受俄方青睐的东西,是中国军队储备数量十分惊人的苏系制式火炮弹药。从20世纪60年代起,一直到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中国国内都曾为应对北方巨大的军事压力而生产并储备了海量弹药,其中为炮兵生产的各类122毫米和152毫米口径炮弹,至今都有着巨大的基数。

从解放军炮兵体系来看,目前我们仍保留有122毫米口径火炮,但炮弹已逐步转向新型制导炮弹。至于152毫米口径火炮,基本已被北约制式的155毫米口径火炮所淘汰。如此一来,大量传统的122毫米和152毫米口径普通炮弹,对解放军的价值和意义正在急剧缩小。

而按照目前俄乌战场的传统炮兵互射水平来看,反正双方都没有多少制导炮弹,反而是比拼火炮数量和炮弹基数。这么一想,俄国内盯上中国储量巨大的传统炮弹,倒也算顺理成章。

然而,从俄罗斯国内军事界的观点来看,我们恐怕会产生一种不协调的感觉,即俄罗斯人的军事理论和战争思维似乎还停留在冷战中期,充满了古老的“大陆军思想”。

平心而论,俄方看上的这些中国武器,固然有利于让俄军获得更大的优势与胜算,但若真想让胜利来得更快且更顺利,那更合理的选择理应是重点关注中国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巡飞弹和反炮兵雷达等装备。

从某种角度来说,如今缺乏强大防控体系的乌克兰军队,基本算是一支高配版的亚美尼亚军队。而在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在纳卡地区的冲突中,阿军就是以少量的无人机和巡飞弹所构成的降维打击优势,把亚美尼亚军队打到没脾气。显然,这些武器要比传统的大炮和炮弹效率高得多。

在军事领域有一种说法,即“技术水平决定战术思维”。苏联解体30多年来,俄罗斯在经济上的弱势,已经对军队的常规装备技术形成了不小的制约,进而限制了现代军事学说和战术思维的发展,在本就相对保守的陆军领域,这种表现就更加明显了。

由此想来,对于今天的俄罗斯军队和军事界来说,思维方面的落后,或许要比缺乏先进武器更麻烦,这不是引入几款新装备就能有所改变的,希望俄方能早日认清这一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