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费师范生毕业分配去向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部属公费师范生分配原则如下:

国家公费师范生毕业后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并承诺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6年以上。

1、公费师范生、部属师范大学和生源所在省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师范生公费教育协议》,明确三方权利和义务。公费师范生毕业后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并承诺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6年以上。

2、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公费师范生,应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至少1年。国家鼓励公费师范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3、部属师范大学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制定在校期间公费师范生进入、退出的具体办法。有志从教并符合条件的非师范专业优秀学生,签订协议并由所在学校按相关标准返还学费、住宿费,补发生活费补助。

4、公费师范生可按照所在学校规定的办法和程序,在师范专业范围内进行二次专业选择。录取后经考察不适合从教的公费师范生,在入学1年内,按照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补助,并由所在学校根据当年高考成绩将其调整到符合录取条件的非师范专业。

5、公费师范生由于志愿到中西部边远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任教等特殊原因不能回生源所在省份任教的,应届毕业前可申请跨省就业,经所在学校、生源所在省份和接收省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按有关规定程序办理跨省就业手续。

6、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按照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制度的要求,负责组织用人学校与公费师范生在需求岗位范围内进行专项招聘,通过双向选择等方式切实为每位毕业的公费师范生落实任教学校和岗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30
在我中国,国家设立了公费师范生计划,旨在培养优秀的教师人才,特别是为了满足基层中小学的教师需求。这些公费师范生在大学期间接受教育部或地方教育部门的资助,完成师范专业的学习。
毕业后,国家公费师范生一般会根据实际需要和相关政策,被分配到各地的基层中小学担任教师。分配的具体去向通常由教育部门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规划和安排,会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个人素质、专业背景等因素来进行综合评估和安排。
国家公费师范生到基层中小学任教,是为了支持和改善农村和城市薄弱学校的教育水平。这种安排有助于保障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提高基层教育的质量,推动教育公平和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分配去向可能会因不同地区和政策而有所不同,有些地区会鼓励公费师范生留在母校或所在省份,而有些地区可能会安排到其他地区任教。在分配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提出自愿申请,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选择。最终的去向安排会由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共同商议决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