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曾国藩的处世哲学

如题所述

二   曾国藩的处世哲学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曾国藩出生普通耕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老子在《道德经》里主要描述了曾国藩的处事哲学——不露锋芒。道是不可名状的,是深渊的、精湛的;它不露锋芒,神光内敛,纯朴如尘。藏锋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也是道的精髓的一种体现,藏锋的关键不是藏身而是藏心。曾国藩就是如此,尽管他一直站在第一线,但是始终能把一颗饱经风霜的心置于“安全袋”中,做到藏心即藏身。

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斗争中开始崭露头角,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逐渐成为清朝统治者的肱股之臣。同治三年(1864),曾国藩率领湘军攻破天京,红旗报捷,他让官文列于捷疏之首,其中就暗含着谦让之意,尤其是在裁撤湘军的问题上,曾国藩的藏锋表现得更为明显。倘若不裁湘军,恐怕功高震主,最终引火上身。如果裁撤湘军,自己手里没有军队,那么就会任人宰割。就在这时,曾国藩想到了李鸿章的淮军,他认为李鸿章与自己有师徒的情谊,假如能保存淮军,那么自己也就有了靠山。于是,曾国藩叫李鸿章的淮军按兵不动,然后奏请朝廷裁撤湘军。

曾国藩攻破天京之后,七月初四日“定议裁撤湘勇”。七月初七,他又上了一本奏折,里面说道:“臣统军太多,即拨裁撤三四万人,以节靡费。”从当时的材料,曾国藩裁撤湘军的理由是湘军已成“强弩之末,锐气全消”,而这完全是个借口,实则为了明哲保身。

占领天京后,曾国藩统领的湘军大概有十二万人。不过,左宗棠的湘军进入浙江以后,已呈独立状态,早在攻陷天京之前,江忠义、席保田所属一万人已调至江西,归沈葆桢指挥;鲍超、周宽世所属两万余人到达江西以后,随即也被编入沈葆桢的麾下;余下的只有曾国荃率领的五万湘军,而这些人也正是朝廷最为担心的。于是,曾国藩从自己身边的这五万湘军开始进行裁撤。曾国藩先是留湘军将领张诗日麾下的一万余人驻守江宁,让刘连捷、朱洪章、朱南桂率领一万五千余人抵达皖南地区,裁撤了主攻天京的萧庆衍部(李续宾旧部)近万人和韦俊的两千余人。

同治四年(1865)正月,曾国藩又裁撤了八营。五月,曾国藩奉命北上山东围剿捻军,当时只有张诗日一营愿随曾国藩北上,于是曾国藩又裁撤了其余的七千五百人。之后又陆续裁撤了刘连捷、朱洪章、朱南桂三军。曾国荃在攻陷天京的时候立下大功,因此在湘军中有极大威望。清政府对他也十分忌惮,因此曾国藩无奈之下,在裁撤湘军的时候奏请曾国荃因病开缺,回籍调养。此时,曾国藩能够调动的军队,只剩下张诗日一营和刘松山老湘营六千人了。

早在裁撤湘军之前,曾国藩就曾写信给李鸿章说:“惟湘勇强弩之末,锐气全消,力不足以制捻,将来戡定两淮,必须贵部淮勇任之。国藩早持此议,幸阁下为证成此言。兵端未息,自须培养朝气,涤除暮气。淮勇气方强盛,必不宜裁,而湘勇则宜多裁速裁。”

曾国藩书中的意思很隐晦,只有李鸿章才能明白他的苦衷:朝廷对手握兵权的湘、淮将领怀有猜忌之心,舆论又推波助澜,朝廷欲杀之而后快,如果湘、淮二军一并裁撤,那么日后曾国藩一定任人宰割,如果保留淮军而裁撤湘军,则对清廷可起到极大的牵制作用。李鸿章既窥见了清廷的真正意图,又明白了曾国藩的良苦用心,于是决定投双方之所好,坐收渔人之利。李鸿章深知此时军队关乎天下之大计,而淮军的兴衰更是关乎个人的宦海浮沉。因此,李鸿章致函给曾国藩,表示支持裁撤湘军而保留淮军的决策。

曾国藩在官场中不露锋芒还表现在他的激流勇退上。

曾国藩晚年的时候,心情十分矛盾,他不想做官,但又不能不做。用他的话说,“凡做大官,处安荣之境,即时时有可危可辱之道,古人所谓富贵常蹈危机也。……平世辞荣避位,即为安身良策。乱世辞荣避让,尚非良策也。”其间,李鸿章听说曾国藩打算辞官,写信给他。

这件事曾国藩思考良久,后来他想到一个办法,就是今后不再做官,也不打算回老家享清福,只求在军营中照料杂事,维系军心。不居高位,不享大名,这样一来,既可以消除心腹们的后顾之忧,也可以避免其他同僚说自己的闲言碎语;既不至于让皇帝为难,也不至于让自己处于被动的处境之中;既可以保持自己晚节和清誉,有可给自己带来体恤皇上的名声,可谓一箭三雕了。

下一篇写——只拣五美分硬币的孩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10-19
《道德经》中曾国藩的处世哲学是不露锋芒1。
老子在《道德经》里主要描述了曾国藩的处事哲学---不露锋芒。道是不可名状的,是深渊的、精湛的;它不露锋芒,神光内敛,纯朴如尘。藏锋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也是道的精髓的一种体现,藏锋的关键不是藏身而是藏心。曾国藩就是如此,尽管他一直站在第一线,但是始终能把一颗饱经风霜的心置于"安全袋"中,做到藏心即藏身1。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