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古代黄色被称为最尊贵的颜色

在古代,黄色是被称为尊贵的颜色。只有天子才配享有黄色。这是为什么?想请问各位,这是为什么?与黄色的寓意有关还是只是某位天子的喜爱而流传至今?

“中华民族为什么崇尚黄色?”是个伪问题。严格的说,黄色的尊贵是围绕着皇帝而产生的,民间则否。黄泉指地下深处或丧葬处,似乎用黑泉更合适些;黄口小儿带有明显卑视味道,其实小儿口中没长牙时,称白口或赤口都更合理;至于黄毛丫头、黄疸等中的黄也都不可能是在赞颂。断言黄色是中华民族所崇尚的,是没有根据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黄色的使用除皇家外都是禁止的,老百姓怎能对它产生特殊的崇尚感情?
五行学说也应算在传统文化中,但是,在五行学说中,黄绝非独尊。黑、红、青、白、黄五色,和水、火、木、金、土平行,是有种轮换的说法的。

此外还有些说法十分牵强,甚至可笑。
例如以为中国人是黄种人,所以崇尚黄色。实际上,汉语中以黄色形容皮肤白经常和病或不美相关,如黄皮寡瘦、黄脸婆等。而形容皮肤好,多是白嫩、白净,红润等,黑也可能用来形容健康。如果是中国人自己给世界各人种命名,大约不会给自己用黄种人这个名词。说因为中国人是黄种人而崇尚黄毫无道理。
说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因而崇拜黄色,就更没有道理了。黄河色黄不是好事,人们都在盼着“黄河清”,怎么会因此而崇尚黄色呢?
还有说,中华民族是农耕民族,土地最重要,而土是黄色的,所以崇尚黄色,这也是说不通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比地更高,皇帝称天子,不称地子,天神比地神更高。天是蓝色或青色的,为什么不崇尚这类颜色,而偏要崇拜低一等的黄土的颜色。而且尊贵的是正黄色,并非土黄色。

其实,黄色尊贵的理由非常简单,就是因为黄和皇同音,有时可能混淆。比如你说你穿黄袍时,别人可能听成穿的是皇袍。因此,黄就珍贵起来了。
黄色尊贵实际上是从隋唐开始的。其时皇帝的袍服颜色定为黄色。到唐高宗时明令黄袍为皇帝专用,臣民一律不许穿。这样在五代时,郭威和赵匡胤篡位时都是以身披黄袍作为当皇帝的象征。
黄色渐成为皇帝的专用色,除了皇帝特别赏赐外,臣民们用正黄色作装饰是不允许的。清朝雍正整治功臣年羹尧时,所列的罪状中就有用鹅黄色荷包、黄包袱等。

在唐朝以前,黄色地位不比别的颜色高。有人举《尚书·牧誓》中周武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强调钺(斧子,权力象征之一)是黄色的,以说明黄色的尊贵。其实,钺可能是铜制,发黄是正常的,想让它呈别的色是不可能的。说这话的人怎么就不考虑周武王还用白色的牛尾来装饰他的战旗呢?黄色牛尾最为多见,偏要选个白色的,只是因为其珍稀吧。可见在这里黄色根本就没有比别种颜色高贵的意思。
在战国至汉初时曾盛行五行学说,说周是火德,秦是水德,汉是土德;水克火,土克水,所以汉胜秦,秦胜周。火、水、土的对应颜色是红、黑、黄,汉应崇尚黄色。汉朝之后的朝代就应是木德,对应的色为青。即使按五行学说,黄色也没有特别高贵之处,只是五色之一。
在隋朝之前,皇帝在不同场合,如祭奠、上朝及其它非正式场合,所穿衣服颜色是不同的。东汉时有所谓“五色衣”,即“春青、夏朱、季夏黄、秋白、冬黑”,这也和五行学说有关。臣子上朝时则穿“五色朝服”。魏、晋、南朝一直在延续着这种体例。可见,其中黄色并不比其它色有什么高贵之处。
唐朝则规定不同品级官员的公服(即官员常服)的颜色,由高至低按紫、绯(红)、绿、青排序。官员是不可穿黄袍的。
铜和金的颜色近于黄,黄色因此而沾了不少光,有些以金或铜装饰的物件的称呼中带有黄字,但是,这绝不是黄色尊贵的原因。记得在清末有个笑话,说中国人崇尚黄是想得到外国的黄金,欧美人崇尚白是因为他们想得到中国的白银(当时满清战败赔款都以白银计)。笑话是不能当真的。

对于传统文化,应该保护、发扬其精华,对糟粕当然也应该认真研究,但是绝不能把糟粕说成是精华来继承,那样正好妨碍了对精华的继承和发扬。说黄为尊贵的颜色是为糟粕,可能有些人会反对,但是,要说黄色只有皇帝才能用,老百姓用了就是有罪是为精华,则更没有道理。把本来是传统文化中的非精华成分,生硬的拔高,搜肠括肚的找些理由来颂扬,不是继承华夏文化的合理方法。
本来一个可以很容易就得到答案的问题,却被一些所谓的学者,打着继承传统文化遗产的吓人的大旗下,说得十分复杂。看起来高深,仔细一看,其实没多少能说得过去的道理,且其中多有自相矛盾之处。下面附一篇这样的文章,以供参考。
******************************************************
黄颜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
中国的人文初祖为"黄帝",华夏文化的发源地为"黄土高原",中华民族的摇篮为"黄河",炎黄子孙的肤色为"黄皮肤",黄颜色自古以来就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解之缘。约五千年前的黄帝时期,中国崇尚单色。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出于对"周礼"的维护,把黑、红、青、白、黄定为"正色"、"上色",并把五色与仁、义、理、智、信结合,运用于"礼"的形式中。
黄帝之后至秦汉时期,帝王们根据"阴阳五行"学说依水、火、木、金、土之顺序,分别对应黑、红、青、白、黄五色,选择各个朝代的色彩象征。中国古人认为,五行是产生自然万物本源的五种元素,一切事物的来源都是如此,色彩也不例外,并与天道自然运行的五行法则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他们还根据春夏秋冬自然万象之变及五行学说选择服饰的颜色。
汉代的皇帝认为汉代承秦朝之后,当为土德。五行学说又认为土胜水,土是黄颜色,于是服色尚黄。当时的星象学家还把五行学说与占星术的五方观念相结合,认为黄色为土,象征中央;青色为木,象征东方;红色为火,象征南方;白色为金,象征西方;黑色为水,象征北方;又因为黄颜色位居五行的中央,是中和之色,居于诸色之上,最为贵,定为天子之服色。当时丞相佩有"金印紫绶",也就是金黄色的印章和紫色的系印绶带,它是皇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最高权力象征,这最初奠定了黄色与紫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唐代,黄色被运用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各个方面。中国三大石窟之一的敦煌石窟中,保存着一万多幅珍贵的壁画,面积达五万多平方米,但不同时期的壁画色彩也是不同的。如北魏时期主要用红棕色,配以蓝、黑色。唐代则开始多用黄颜色,多彩多姿,明亮而华美,成为敦煌壁画中最辉煌的一页。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时,诸将给他披上黄袍,便代表拥立为帝,成为一国之君,可见当时人民对黄色的重视。
明清两朝,北京成为首府,黄色更成为皇家专用色彩,平民百姓不得以黄色为衣。"九五之尊"的皇帝,穿的是"黄袍",坐的御车叫"黄屋",走的路叫"黄道",出巡用"黄旗",包扎官印用黄色织物,故黄色引伸为权力的象征。只有皇亲国戚才能在红墙黄瓦的建筑中居住,百姓的建筑只能是青砖青瓦。登临北京景山俯瞰故宫,一片黄色琉璃瓦屋顶,宫殿前后安置的鎏金大铜缸、铜兽与之交相辉映,灿烂之极,至高无上。
其实,黄色原为佛家最常用之色,佛体被称为"金身",寺庙用黄色,称为"金刹",僧袍等一切装饰色都用黄色,佛像也以鎏金、漆金为贵,因为黄色自古被认为是天上的颜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代表着高层的众神,皇帝之所以能够得天下、治天下是"天"授予其的权力。所以皇帝虽贵为一国之君,但他只不过是"天子",他不是天,他上面还有"天"来约束他,也就是说皇帝是有道德约束的,这种天道的约束,就是神权高于王权。他必须"奉天承运",也就是秉承天意治理人事,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这样才是"有道明君"。黄色被历代帝王所用,也代表了君权神授,无比神圣与尊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9-24
·因为黄和皇同音
因为黄和皇同音,有时可能混淆。比如你说你穿黄袍时,别人可能听成穿的是皇袍。因此,黄就珍贵起来了。

黄色尊贵实际上是从隋唐开始的。其时皇帝的袍服颜色定为黄色。
在隋朝之前,皇帝在不同场合,如祭奠、上朝及其它非正式场合,所穿衣服颜色是不同的。东汉时有所谓“五色衣”,即“春青、夏朱、季夏黄、秋白、冬黑”,这和五行学说有关。臣子上朝时则穿“五色朝服”。可见,其中黄色并不比其它色有什么高贵之处。
到唐高宗时明令黄袍为皇帝专用,臣民一律不许穿。这样在五代时,郭威和赵匡胤篡位时都是以身披黄袍作为当皇帝的象征。
黄色渐成为皇帝的专用色,除了皇帝特别赏赐外,臣民们用正黄色作装饰是不允许的。
九五之尊的皇帝,穿的是黄袍,坐的御车叫黄屋,走的路叫黄道,出巡用黄旗,包扎官印用黄色织物,故黄色引伸为权力的象征。因此,只有皇亲国戚才能在红墙黄瓦的建筑中居住,百姓的建筑只能是青砖青瓦。

·黄色象征是天上的颜色

这和我们平常认为:天是蓝的,云是白的,不同。黄色自古被认为是天上的颜色,黄色原为佛家最常用之色,佛体被称为“金身”。寺庙用黄色,称为“金刹”,僧袍等一切装饰色都用黄色,佛像也以鎏金、漆金为贵,因为黄色自古被认为是天上的颜色。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代表着高层的众神,皇帝之所以能够得天下、治天下是“天”授予其的权力。
所以皇帝虽贵为一国之君,但他只不过是“天子”,他不是天,他上面还有“天”来约束他,也就是说皇帝是有道德约束的,这种天道的约束,就是神权高于王权。
他必须“奉天承运”,也就是秉承天意治理人事,黄色被历代帝王所用,也代表了君权神授,无比神圣与尊贵。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5
按中国的阴阳学说,黄色在五行中为土,这种土是在宇宙中央的“中央土”,放在五行当中,“土为尊”。此后这种思想又与儒家大一统思想揉合在一起,认为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王朝就是这样一个处于“中央土”的帝国,而有别于周边的“四夷”,这样“黄色”通过土就与“正统”、“尊崇”联系起来,为君主的统治提供了“合理性”的论证。再加上古代又有“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的说法,意思是说:龙在打仗的时候,流的血是黄色的,而君主又以龙为象征,黄色与君主就发生了更为直接的联系。这样,黄色就象征着君权神授,神圣不可侵犯。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9-09-24
在唐朝以前,黄色地位不比别的颜色高。

黄色尊贵实际上是从隋唐开始的。其时皇帝的袍服颜色定为黄色。到唐高宗时明令黄袍为皇帝专用,臣民一律不许穿。这样在五代时,郭威和赵匡胤篡位时都是以身披黄袍作为当皇帝的象征。黄色渐成为皇帝的专用色,除了皇帝特别赏赐外,臣民们用正黄色作装饰是不允许的。清朝雍正整治功臣年羹尧时,所列的罪状中就有用鹅黄色荷包、黄包袱等。

其实,黄色原为佛家最常用之色,佛体被称为"金身",寺庙用黄色,称为"金刹",僧袍等一切装饰色都用黄色,佛像也以鎏金、漆金为贵,因为黄色自古被认为是天上的颜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代表着高层的众神,皇帝之所以能够得天下、治天下是"天"授予其的权力。所以皇帝虽贵为一国之君,但他只不过是"天子",他不是天,他上面还有"天"来约束他,也就是说皇帝是有道德约束的,这种天道的约束,就是神权高于王权。他必须"奉天承运",也就是秉承天意治理人事,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这样才是"有道明君"。黄色被历代帝王所用,也代表了君权神授,无比神圣与尊贵。
第4个回答  2009-09-24
现在的影视节目中,经常让以前的皇帝穿上明黄色的龙袍,其实这是错误着装。
从周至明,皇帝的正式着装都是黑色的冕服,虽然秦至西汉早期的冕服全黑无纹章,后来的朝代又喜欢把十二纹章的排列方式改来改去以显示自己比前朝更尊重周礼,但大体是不变的,遵循周礼的总路线也是不变的。

秦朝是水德,汉朝是火德,唐朝是土德,宋朝是火德。水德尚黑,火德尚赤,土德尚黄,但是火德的赤并非现在流行的中国红,而是发黑的暗红,土德的黄也不是明黄,而是带点红又有点发暗的朱黄。
唐代的皇帝,依旧是以黑底十二纹章的冕服为上朝和祭祀的正式服装,但是平时也穿朱黄色的常服。初唐时,普通陈明还可以穿戴明黄色衣服,只是不能穿朱黄色,但是到后来,由于明黄和朱黄太容易混淆,所以凡是黄色系的衣服都被禁止了。

“明”音与“冥”通,明黄色的衣冠通常是作为明器(冥器),也就是皇帝的寿衣。
宋朝和明朝都是火德,尤其明朝皇帝姓朱,都以红色为贵,皇帝的常服也多为红色,日常也有黄色,但不是那种会发亮的明黄。现存的明代皇帝画像中的明黄色常服,是因为那些画像多是死后遗像。而那种纯金打造的黄澄澄的金冠,更是只有在皇帝的墓穴里才能找到的陪葬用品。
以明黄色为贵,穿着本来只有死人才用的明黄色衣冠到处跑的,只有清朝的皇帝。传统戏曲艺术因为经历了清朝的服饰文化断层,所以发生了一些变异,而现代的影视剧,也只是满屏幕的寿衣而已。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B0%AE%D0%C2%BE%F5%C2%DE%B1%A3%B3%C9/blog/item/970413e79ad0832fb9382088.html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