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中教师语言运用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用语缺乏规范性与教师乱用教学语言
在当前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部分教师备课不完备,对教材中的专业知识掌握较弱的情况,导致上课过程中运用的授课语言缺乏规范性,不准确,难以进行仔细推敲的情况。还有一些语文教师讲课时语速不当,过快过慢都影响同学对于知识的吸收。部分教师讲课的过程中
口头禅较多,口语化严重,对知识点的表述十分啰嗦,使同学对课堂产生厌烦情绪,不愿意上语文课。有些教师普通话不标准,发音存在问题,不能给同学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还有些教师讲课用语条理性不强,重复、跳跃情况时常出现。以上原因都可能导致语文课堂效率低,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情况。
教师话语权指的就是教师说话的权利。在学校里自然有符合学校规范的用语,然而当下许多教师用语却缺乏规范性,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甚至缺乏分寸感。经常出现
语言暴力或者语言
霸权主义。比如:“你这个笨蛋、你傻啊、你有病啊”等,甚至存在变相体罚和侮辱同学,不仅伤害了同学的
自尊心还给学校文明教育产生了恶劣的影响,语言霸权主义主要变现在很多教师习惯用自己的想法去评价同学,这个同学好,那个同学不好或者主宰着话语权,比如说课堂提问同学的回答与教师目的不同,教师就会强行切断同学回答或者说教师占用了整个课堂独白,同学参与很少或没有参与等。
(二)教学语言的运用针对性弱
当前的教育方式还是
应试教育,在这种大环境下,学校必定会给教师施加升学率的压力,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就会更加注重同学的成绩,对其他方面的关注程度必定会降低。许多同学认为教师的授课过程就是知识点的填塞过程,没有顾及到同学的差异,没有将同学的接受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考虑在内,讲课的目的就是分数,授课语言平淡无味,没有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详细分析,没有考虑到同学的兴趣所在。其实,在语文课程的授课中,当对散文内容进行讲解时,应当充分考虑作者情感,教师应结合时代背景与现实情况生动自然的讲述课文内容;在讲授诗歌课程时,应将关注点落在风格、题材、语法应用方面,注重节奏的运用,用专业的诗歌语言讲授课本内容,而不是让同学枯燥的背诵与抄写知识点。总而言之,语文教师的授课语言不应当一概而论,应当结合所讲述内容的特点有目的性的调节自己的教学用语,给同学展示最专业的语文教学方式。
(三)教学语言缺乏实效性
据调查,很多同学对自己语文教师的语文专业修养提出质疑,认为其上课仅充当着语文知识与讲解教材的搬运工,只是将课本知识进行简单的复数,没有添加进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学认为,语文老师在课上的语言总是重复,缺乏新颖性,每堂课讲述的内容有很多重复的,严肃呆板,没有紧跟时代特点,让语言充满美感与时代气息,同学难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近期课程改革在不断进行,在语文课堂上对知识点进行强制灌输、自己讲自己的、不顾同学的教师渐渐消失了。教师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同学身上,然而,对同学的关注点更多的放在那些成绩较为优秀的同学身上,对于成绩相对较差的同学关注程度还有待提升。语文课堂成为了教师与优等生的互动平台,学习热情低、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还是难以融入到课程的讨论学习中。
在课堂提问环节,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
时效性缺失情况也多有体现。教师有时为了提问而提问,一堂课下来,就变成了教师的自问自答。有些教师提问内容相当简单,同学的思考根本难以发挥出来;有些教师的提问过于高深,同学想回答却没有入手点;有些教师的提问缺乏层次性,只能让一个层次的同学有话可说。语文课的教学语言没有特点,缺乏个性,丧失美感,教师又针对性的对待同学,课堂就会失去应有的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