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中毕业已经三年了!我现在想参加明年的艺术类高考!请问还可以吗?

我高中毕业已经三年了!我现在想参加明年的艺术类高考!请问还可以吗?是不是随便在一个高中报名就行了?还是在教育局报名了? 请问报名是要必须在自己户口所在地报名吗?

可以的,明年的高考报名应该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你应该在这段时间抽空关注一下你省招办的网站,到时会有这方面的通知的~~
报名时带上你的身份证与高中毕业证,到你户口所在地的区市县招办办理报名手续就可以了,详细信息报名时招办的网上会有的。
另附上艺考的相关信息,祝你考试顺利!
艺术类高考文化课综述

艺术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高考群体,在整个高考过程中需要经历的是两次高考:专业考试+文化课考试。
文化课考试与普通生同时进行,题目一致。
艺术生主要分成两个大的类别:第一、美术类;第二、演艺类(表演、播音主持、舞蹈、音乐、戏曲等等),该类学生占到高考考生的6-8%左右。
艺术生的学习分成两个鲜明的类型:第一、集中培训型;第二、中专型。
艺术生学习类型
>>集中培训型:例如美术类。学生在每年的7月—11月间(视学生专业基础而定)开始投入画室进行集中训练,其间强度之大,往往令人难以想象,很多学生在最后冲刺阶段几乎通宵达旦。而在此期间,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大部分是荒废的。一则专业课时间排得很紧,二来很多画室的负责人对文化课可谓知之甚少,所以就算为了迎合家长的要求开设所谓的“同步文化课”,也往往虎头蛇尾,半途而废。而对学生在文化课上的学习的管理,更是门外汉,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中专型:这类学校有很多。例如在北京的各大体育艺术类附属中学校:北京体育大学附中、北舞附中、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央美附中、国戏附中等等。这类学校将专业课和文化课同时进行安排,一般有三年制、六年制不等。这些学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但是可以解决北京高考户口,学员以北京考生的身份参加高考,但是如果一旦失手,其户口会即被打回原籍。还有一些中专学校,也是上述安排,但不提供北京考学户口。
艺术生考试轨迹
艺术生在高三一年的考试轨迹一般如下:
专业课:
12月底——1月初,艺术各省联考(主要是美术类,也涵盖某些演艺类,因省份不同而异)
1月份前后开始网上报名,选择目标院校;
2月底3月初开始现场确认(到报考院校指定的地方——本校或者在各省设置的某些学校)、考试
有些学校,以演艺类为主有二试、三试等,如北影(有人喜欢叫北电)、北舞、中传媒等。
这段时间因为不同学校设置的考场地点、时间不同,很多学生会像赶场一样奔走于很多地方,例如你考完了央美,还要考西安美院,那么你就得跑完北京跑西安,如此类推。当然也有在一个地方可以一站式考齐的,那也仅限于某些在一个城市都设考点的一些学校。比如:四川美院、广州美院、国美等等院校都在北京的城市学院设点,你如果要考这些学校,就可以一站式考齐了。
4月中学左右,基本可以知道谁否拿到专业课合格证,有了这个,大学梦就算是圆了一半了。
文化课:
考完专业课,也就是3月初左右,因人而异。有的人考了10几20几个学校,可能会考到很晚。这个时候可以开始文化课学习了。
3月初到6月6号之前这段时间,对于艺术生来说,可谓终生难忘。那种胜利一半、期待一般、忐忑一半的煎熬,那种被文化课折磨得死去活来,甚至手足无措的感觉,那种隐忍的坚持不放弃的跋涉感,使每一位艺术生都深切地感受到理想的实现,来之不易。
艺术生文化课的先天不足:
1、艺术生大部分荒废文化课时间较长,例如学习画画期间,无暇顾及;大部分中专校内,文化课形同虚设,管理松懈,所以在高考前,文化课“积贫积弱”的现象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了;
2、时间紧任务重。不到三个月,6门功课。翻开书,放眼望去,满眼茫然,其内心的惶惑可想而知;
3、对文化课心存畏惧,这个就不用说了,有的甚至把畏惧上升到“厌恶”,很难进入状态;
4、心急要吃热豆腐……
艺术生文化课的“专有性”解决之道:
很明显,用解决普通生的方法解决艺术生的文化课,应该收效不会太好。那么艺术生的文化课应该怎么办呢?
1、取舍有道——
清楚自己的目标到底是多少分
清楚自己在那些范畴内有潜力可挖:也就是这三个月要提高,什么地方有希望
清楚自己的学习方法怎么用才最有效
清楚那些东西自己学了也是白费劲,索性“断臂保命”
其实这一部分可视需要仔细斟酌的了。一般而言,清华、央美这些是高分的学校了,450—500多都是有的,而且还卡你的英语小分。普通类的学校,游戏是某些舞蹈、音乐类的学校280-350,就够用了。那么,艺术生就要学会果断地放弃某些知识点,更集中精力对付那些能出成绩的科目和知识板块。
其实这是因人而异的,不能搞一刀切。比如有的学生自作主张,干脆数学一点不学,结果助学高考考了个10分甚至一位数,但他的同学可能数学考了个60分,而这60分其实是慢慢悠悠用三个月时间里的零碎时间做到的,因为它其实有这个能力在数学里面挖出分来。那么无端地“放弃数学”——这个是很多学生的通病——就显得非常不理智了。那么到底该放弃那些板块,该坚持那些板块,这个依据一定要很科学,很适合你才行。
2、围点突破,逐渐收拢——
这个市战术上的问题,“取舍是战略上的问题”。在艺术生的文化课备考的问题上面,最后务必做到:精简+清晰,这是必须的。
所谓精简+清晰,就是在舍掉一部分之后,摄下的每个部分(因为数目有限)必须越来越清楚,考生头脑不是越学越浑,而是越学越清楚。这就包含了课间范围、难度的设计,考试范围、重复层次、题目要点的围捕等技巧问题。所谓输越读越薄,在这里是异曲同工的意思。
要不要找班补一下?
这个问题一样因人而异。不提倡都去上补习。有些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之下可以在自己的学校内进行学习的,完全可以在学校内与其他考生一起学习。有些学生存在学习问题,例如:
1、普通类学校的美术类考生,或其它艺术类考生,专业课考完回校,普通生已经进入第一轮模拟,艺术生无法融入该进度和节奏;
2、中专类学校的考生:学校内的文化课师资、管理和经验无法满足短期内大幅度提高成绩的要求。
小有名气的几个选择
所以对于某些学生来说,选择辅导也是一个必然。在北京做艺术生文化课高考的,比较知名的有齐达、新东方、成达和新干线。这四个有专门的团队做艺术生的文化课高考研究和实践。齐达有专门针对艺术生文化课的辅导,那些班里都是清一色的艺术生。而在高考季里面,也就是3月份之后,6月份之前,很多机构也做,但是他们做的方法似乎和普通生不加区分,混在一起做,大概效果不会特别理想。
报考
不同的省份有不同的规定,有考前报志愿,有考后的。这个环节要仔细研究历年的分数线,考生数目。当年的题目难易程度,等等,所谓“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请教专业人士,认真对待,这些都是取得胜算的帮助性因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9-21
你在线不

我在线回答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