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在水底的鸡蛋,为什么水里加大量盐后就能浮起来?

如题所述

在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一个奇特的内陆湖,名叫“死海”,死海中没有鱼虾、水草,海边也寸草不生,可是人到海里却不会被淹死,而是漂浮在水面,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这是由于死海中含有高浓度的盐分,为一般海水的8.6倍。难道含盐量高就能浮起来人吗?今天,就用一个小鸡蛋来一起做个小实验探索其原理吧~

实验材料

食盐、鸡蛋、玻璃杯、清水

实验操作步骤

1、准备一个玻璃杯

2、向玻璃杯中倒入适量清水

3、将鸡蛋放入玻璃杯中,此时,鸡蛋沉入水底


4、向玻璃杯中加入约两勺食盐

5、不断搅拌溶液,随着使食盐溶解,鸡蛋逐渐漂浮起来


科学原理

通过实验可以发现,未加食盐之前,将鸡蛋放入水中后,鸡蛋沉入水底;而在加入适量食盐后,随着食盐不断的溶解,鸡蛋逐渐漂浮起来,最终漂浮在水面之上!

液体的浮力和密度是紧密相关的。液体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反之,密度越小,浮力也越小。当将鸡蛋放入水中后,鸡蛋受到向上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由于鸡蛋的重力大于清水的浮力,使得鸡蛋沉入水底。当加入食盐后,不断搅拌,随着食盐的逐渐溶解,使杯中水的密度增大,导致浮力增大,当鸡蛋所受浮力大于鸡蛋自身重力时,鸡蛋就会漂浮在水面了。

熟鸡蛋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因此鸡蛋沉在杯底。在水中加入盐后,水的密度变大,当熟鸡蛋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鸡蛋就浮起来啦!

这是一个关于密度与浮力之间的科学小游戏。生鸡蛋放在水中,因为生鸡蛋的密度比水大,所以生鸡蛋会沉入水底。向水中加入适量食盐后,当生鸡蛋与食盐溶液的密度相同时,生鸡蛋就会悬浮在水中。而继续向水中加入食盐,溶液的密度就会越来越大,当溶液的密度大于生鸡蛋的密度时,生鸡蛋就会漂浮在液体上。

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它指出,浸入静止流体中的物体受到一个浮力,其大小等于该物体所排开的流体重量,方向竖直向上并通过所排开流体的形心。这结论是阿基米德首先提出的,故称阿基米德原理。结论对部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同样是正确的。同一结论还可以推广到气体。它是流体静力学的一个重要原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9
答:因为水的密度小于鸡蛋的密度,所以鸡蛋在水里面会沉下去。但是当加了大量的盐之后,水的密度就比鸡蛋的密度大了。所以鸡蛋就会浮起来。
第2个回答  2021-03-09
水的密度比鸡蛋的密度小,所以鸡蛋在水中是沉底的,加了盐之后,盐水密度大于鸡蛋,所以鸡蛋会漂浮起来。问题的关键在于密度的改变。
第3个回答  2021-03-09
在水中加入大量的盐后,水的密度变大,当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时,鸡蛋就会浮起来。
第4个回答  2021-04-1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