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可以打吗?

如题所述

打孩子是不可以的。打孩子是一种暴力行为,它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并且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长期的影响。
打孩子也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孩子的不听话可能是因为他们不理解为什么他们应该这样做,或者他们可能有某些情绪困扰。打孩子只会让他们更加恐惧和不安,而不是解决问题。
在中国的历史故事中,也有很多例子表明打孩子是不可取的。例如,在《论语》中,孔子曾说过:“身教胜似言教。”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的行为比言语更能影响孩子。因此,父母如果想要让孩子听话,就应该以自己的行为为榜样,而不是通过暴力来约束孩子的行为。
此外,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也曾谈到过这一点。他曾说:“家长不教,自然成淫;师长不责,自然成暴。”这句话提醒我们,如果父母不教育孩子,孩子就可能会变得无知无礼;如果师长不管教,学生就可能会变得暴躁。这说明,父母和师长对孩子的规范训练很重要,但
但这并不意味着采用暴力或恐吓的方式。相反,应该采用更加健康的方法来规范训练孩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21
从小到大,我们学习了许多无益的知识,这些知识大多来自善意的父母、爷爷奶奶、或者老师。由于这些教诲看起来是那样地天经地义,以致于我们察觉不到它们的危害。只有深入了解我们的生活状态,才能让家长意识到它们的危害,并且形成新的方式方法,来满足身心健康的需要。

体罚是常见的惩罚方式。我发现家长们对此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有的家长相信,通过体罚,例如打屁股,可以让孩子清楚地知道什么不该做。
另外的一些家长则坚决反对这种做法,他们认为,
体罚会对孩子形成这样的认识:当别的方法都不起作用时,就可以用武力来解决问题。这也是不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原因之一。
我的担心是,对体罚的恐惧会让孩子难以体会到父母的爱。经常有家长说,打骂孩子是不得已的事,因为他们没有其他办法能让孩子做该做的事。为了说明打骂确实管用,他们还提到了,有些孩子在事后很感激他们的父母。
然而,我并不认为体罚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好办法。

首先,无数例子表明了,有的时候孩子拒绝做某件事只是因为他们不想在父母的压力面前屈服。比如常见的催做作业:有的家长刚吃完午饭,就看见孩子坐在沙发上,说“知道今天下午要干什么吧?再不动弹就要挨皮鞭了!”孩子依然一动不动,直到家长拿起鞭子。很明显,孩子从内心里抗拒这种方式。这也会拉开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其次,即使体罚能够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也并不意味着,其他方法无法达到同样的效果。
最后我还担心,体罚孩子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如果我们把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孩子可能会去按要求做事,但这样做难道不是在鼓励孩子用暴力来解决冲突吗?
相比单纯的体罚,指责或者否定、辱骂他人是更具破坏力的惩罚方式。例如,家长们在指导孩子写作业或者没考好的时候,骂他:“你怎么这么笨?”那么,我们就是在惩罚他,他的自尊心会受损,甚至于陷于对“失败”的忧虑。另外一种惩罚方式是不给孩子某种好处,例如如果你怎么怎么样就不给零花钱,不带你出去玩。在这种情况下,变得冷漠是一种强有力的威胁。

很多时候家长们先入为主的认为孩子为了避免惩罚肯定会乖乖的做事。而家长们却忽略了惩罚的危害。例如,有个孩子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完成任务,为了躲避惩罚回家途中在路上逗留,结果出了车祸。此外,我们都知道惩罚将会导致关系的疏远,一旦家长被看作是施暴的人,我们就很难得到友善的回应。
那么有什么好的方法来引导小孩子呢?方法从古代就有。

论教育,这就不得不提及孔子,在论语子罕篇有云: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知识。有一个粗鄙的人来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我从他所提问题的正反两头去探求,尽了我的力量来帮助他。”
这是孔子的自谦之辞。孔子是诚实且谦虚的。现实生活中任何人都不能对所有事情全知全能,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但孔子有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就是“叩其两端而竭”。
只要抓住问题的两头,研究到底,就能求得问题的解决。这种方法,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而且应用广泛,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思想方法——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

那么如果把这种方法应用在教育孩子上可以说是事半功倍,即使家长没有高学历,也可以用这种方法。例如,有个农民的孩子厌学,老师劝说无用,父亲把孩子领回家说:既然不喜欢读书,没文化没学历,将来如何生存,来和我一起学种地吧。一连三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父亲带着孩子在玉米地锄草,小孩胳膊腿都是玉米叶割的伤口,小孩也意识到了父母种地的辛苦,回到学校再也没有厌学。

分析这两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适合教育自己孩子的方法。
第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不喜欢他现在的行为,那我希望他怎么做?如果我们只问这个问题,大棒加甜枣是有效果的。
然而,通过第二个问题,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惩罚和奖励的局限性:我希望他基于什么样的原因去做我要求他做的事情?
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怎么想不重要,小孩子懂什么,只要按照我说得来那就对了,等孩子大一点就明白了。
借助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发现惩罚和奖励有时候也很难实现我们的目的。例如,房间很乱,如果家长希望孩子是“出于爱干净或者对父母的关心”的心思去打扫房间,那么指责和奖励显然不太可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常见的情况是,孩子打扫房间只是为了服从父母的命令“因为妈妈是这样吩咐的”——他们大多数是为了得到父母的疼爱或者避免受到惩罚,但是并不知道这样做的原因。

从问题的两端出发,家长需要孩子打扫的原因是什么,孩子是否明白打扫房间的原因。这是家长沟通时容易忽略的问题。

甚至小孩做错事了,家长直接性地纠错,直接性地惩罚,没有解释小孩为什么做错了。小孩子也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为什么出了错就要受到惩罚,小孩子反而觉得委屈。家长解释起来感觉很麻烦,实际上不解释更麻烦。长期这样下去,会给小孩留下一层层的心理阴影。

从问题的正反两面出发,打扫房间的好处是什么,不打扫房间的坏处是什么,给小孩一个合理的解释,所有问题迎刃而解,时常的提醒,也会促成小孩养成良好的习惯,知晓这样做的好处,甚至把这种好习惯应用到其他领域。
随着科技的进步,如今的小孩是越来越聪明了。大多数家长也都希望孩子能够超过自己,不过事事听大人话的孩子很难超越。所以,如果想让孩子超越自己,家长们也应该多倾听孩子的话,并鼓励孩子大胆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