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弦月的古诗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17

1.关于上弦月的诗句

关于上弦月的诗句很多,现仅列出古诗4句如下:

1、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唐·王维)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唐·李贺)

3、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唐·张若虚)

4、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宋·苏轼)

关于上弦月的小知识:

月亮上半夜出来,在偏西面出来,月面朝西的状态被称为上弦月。

在农历的每月初一,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的时候,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没,人们无法看到它。这时的月相叫“新月”或“朔”。新月过后,月亮渐渐移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区域,这时我们开始看到月亮被阳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如弯弯的娥眉,所以这时的月相叫“娥眉月”。这种“娥眉月”只能在傍晚的西方天空中看到。到了农历初八左右,从地球上看,月亮已移到太阳以东90°角。这时我们可以看到月亮西边明亮的半面,这时的月相叫“上弦”。上弦月只能在前半夜看到,半夜时分便没入西方。

2.描写上弦月的古诗有

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唐·王维)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 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晋·陶渊明)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唐·李贺)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宋·晏几道)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

(唐·刘禹锡)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唐·白居易)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唐·张若虚) 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清·萧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清·张惠言)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唐·杜甫)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遥水皆有情。 (清·梁章钜)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宋·苏轼)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孟浩然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咏月名句积累: 1、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蟾兔:月亮。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2、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3、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应令》 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6、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7、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10、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唐•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1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唐•李白《关山月》 1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唐•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13、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燃 唐•李白《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14、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唐•李白《忆山东二首》 15、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唐•李白《把酒问月》 16、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唐•李白《把酒问月》 17、斫(zhuó)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18、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唐•杜甫《漫成一首》 19、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 唐•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20. 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唐 贾至 《别裴九弟》 21.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 白居易 《暮江吟》 22.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23.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唐 白居易 《春题湖上》 24. 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 唐 刘方平 《秋夜泛舟》 25.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唐 刘方平 《月夜》 26.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唐 韩愈 《山石》 27. 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唐 韩愈 《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28.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唐 徐凝 《忆扬州》 29.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宋 晏殊 《寓意》 30. 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 宋 张先 《菩萨蛮》 31. 云破月来花弄影 宋 张先 《天仙子•送春》 32.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宋 欧阳修 《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33.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宋 苏轼 《西江月》 34.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宋 苏轼 《前赤壁赋》 35.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宋 苏轼 《中秋月》 36.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 辛弃疾 《西江月》 37. 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 清 袁枚 《春日杂诗》 38. 一夜梦游千里月,五更霜落万家钟。

清 濮淙 《闻梁蘧玉已寓京口》。

3.《上弦月,下弦月》这首诗

上弦月 下弦月

○黄茜

曾经月亮是一颗祖母绿的纽扣

曾经佛祖会攀着柳枝打秋千

那时候银河还盛在牛奶杯里

而夏娃的身躯尚未丰满

一阵风吹来吹开河边

湿润新鲜的梨花瓣

她颊上的潮红意味着什么呢

曾经阿爸会使用古老的占卜术

而关于爱情

她总是抽到上上签

我们本是一对可爱的树熊

因为争吵不休

佛罚我们下地为人

并在落地的一瞬彼此忘却

我们走散了走过星空和原野

后来云朵拥抱下来

乌鸦在紫色的晨风里扑翅低飞

每时每刻都有电波穿心而过

宝贝我发现如此想你

我等待你致命的电波

一支香袅出一缕寂寞的烟

嫦娥的手指一勾勾出上弦月

青茶壶泡开了一大朵波斯菊

寺院的小鹿也开始尝试咀嚼花瓣

一千枚还愿的铜币还躺在池底

而缘分已经锈迹斑斑

她双手合十向佛祈祷

四周是弥满花粉的诱人的空气

而老僧在禅房里对着小木鱼

呜呜呜呜哭起来

冻伤的布鲁斯躺在破碎的玻璃碗里

我知道我拼不成团圆

青茶壶只肯滴出那么一点点月光

从上弦月到下弦月

融一个完美的想念

已经很冷 很冷了

毛衣的大翻领也抵挡不住赤色的寒潮

织星星的女孩坐在窗前沉思

宝贝我想回到那片森林

可大眼睛的树熊

在哪里呢

4.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是上弦月的是

上面的统统错了

上弦月形状象半圆。黄昏时由南方高空出现,逐渐向西移动,午夜沉落。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写的是娥眉月,象月牙一样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写午夜月落,正是上弦月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中的月亮较低(柳梢头),不是上弦月

“春江潮月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写月亮升起,只可能是满月,因为只有满月能在升起时被肉眼看见。

故选“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5.关于峨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残月的古诗,及古

第一种是写新月的。

例:“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诗中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32633563“月黑”实乃夜黑亦即无月。请注意,虽然诗中写到“月黑”,但天空中并不见月。

虽然天空中不见月亮,但并不能说明时间在“新月”前后,因为诗中对“月黑”的原因交代很清楚:所以不见月光盖因大雪阴天之故,这与初一前后不可见的新月完全是两码事。所谓新月是指农历初一的月相,此时日、地、月三者连线大致成一直线,月球居中,月球与太阳位于地球的同一侧,与太阳同升同落,故而不可见。

第二种是写月初娥眉月即上蛾眉月的。例:“一道残阳落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殊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诗中“九月初三”是写诗的日子,“月似弓”是写月初的娥眉月。

上蛾眉月是指农历初三、四的月相。 第三种是写上弦月的。

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诗中“夜半”(半夜)而“月落”即写“上弦月”。上弦月是农历初七、八的月相。

第四种是写满月(望月)的。例:“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诗中“月上”即月亮从东边升起,刚到柳树梢头,离地平线不远,方位自然是东方了。“黄昏”表明太阳已从西边下山。

月亮太阳一东一西遥遥相对,正是望月初升的时候,月亮是圆圆的,日期是农历的十五或十六。 第五种是写下弦月的。

例:“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诗中“夜静”(夜深人静)而“月出”,乃指下弦月之时。

下弦月是农历廿一、二的月相。 第六种是写月末的娥眉月即下娥眉月的,也叫残月。

例:“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李贺《南园》)——诗中“晓月”指清晨的月亮,“玉弓”指下弦月后的残月即月末的娥眉月。残月或月末的蛾眉月是农历廿五、六的月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