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县属于哪个市

如题所述

五河县,隶属安徽省蚌埠市。

地处安徽省北部,淮河中下游。五河县因境内淮、浍、漴、潼、沱五水汇聚而得名。五河县历史悠久,唐代名虹,宋朝始称五河,已有千年历史。境内曾出土全国最完整的十万年前淮河古菱齿象化石,有多处石器时代遗址,霸王城、皇墩庙、汉王台、严小姐墓古韵犹存。

五河县境内因古有淮、浍、漴、潼、沱五水交汇而得名,为水乡泽国;现仍有淮河、怀洪新河、沱河(湖)、天井湖四大水系融会贯通,堪称鱼米之乡。

五河县的许多乡镇和村庄的名字皆有通用字,且多与水有关联,其含义关乎村庄最初的来历、形成,记载着清晰的历史文化信息,试探找出名称背后的深意,知其所以然,才能让我们铭记前人建设家园的艰辛。

一、 台,郜台、陈台、沈台、钱台等。淮河两岸多以台命名的村庄,先民取土垒筑高台,建房居住,发生洪水时避免水淹之患,某一姓氏聚居,久之遂以姓氏名此台。小时候房前的不远处有池塘,是洗澡、摸鱼、玩耍的地方,就是取土筑台留下的。

二、 湖,龙潭湖、訾湖、柳湖等。五河古代多沼泽之地,大小湖泊较如今更多。淮河称外水,浍河称内水,那个时候没有现在的高大堤坝,涨水时内外水夹杂泥沙互相冲刷,湖泊逐渐淤积升高,成为良田,进而适合居住建村。所以五河县方言把到农田干活称“下湖”,而以“湖”名村也理所当然。

三、 圩,小圩、大圩、聂圩等。江淮闲水高于田,筑堤而扞水曰圩。以“圩”为名的地方地势较低,在村庄四周筑土堤以抵御水患。村或以圩之大小名,或以姓氏名圩。

四、 嘴(咀),高嘴、马嘴、关嘴等。大自然形成的三面环水的地方或村庄称为“嘴(咀),我认为五河叫这个名字的村庄,古代为伸在河湖内的大块陆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