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中双枪老太婆事迹

不要原型 要小说中事迹

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为了配合工人运动,重庆地下党工运书记许云峰命甫志高建立沙坪书店,作为地下党的备用联络站。甫志高为了表现自己,不顾联络站的保密性质,擅自扩大书店规模,销售进步书刊。

一天,区委书记江姐要去华蓥山根据地,甫志高到码头为江姐送行,江姐嘱咐他要注意隐蔽,他嘴上答应,心里却不以为然。江姐到离根据地不远的一座县城时,发现自己的丈夫、华蓥山纵队政委彭松涛的人头被高挂城头。

见到纵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后,她强忍悲痛,坚决要求到丈夫生前战斗的地方工作。甫志高又自作主张吸收一名叫郑克昌的青年入店工作,许云峰知道情况后大吃一惊,几经分析发现郑克昌形迹可疑,便让甫志高通知所有人员迅速转移。

甫志高却根本不听劝告,反认为许云峰嫉妒自己的工作成绩,结果被捕并成了可耻的叛徒。由于他的告密,许云峰、成岗、余新江和刘思扬等人很快相继被捕。特务头子徐鹏飞得意忘形,妄图借此将重庆地下党一网打尽。

然而,他使尽各种伎俩,都没能从许云峰等人身上得到任何所需的东西。凶残的敌人为了得到口供,疯狂地折磨政治犯。他们给犯人食用霉烂的食物,而且在炎热的夏天限制饮水数量,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狱中难友乘放风。

扩展资料

小说《红岩》中有个传奇人物——“双枪老太婆”,后来电影《烈火中永生》中这个“双枪老太婆”一枪击毙叛徒甫志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小说中她的丈夫就是大名鼎鼎的“疯老头”华子良,为渣滓洞越狱作出了贡献。还有个快板书《劫刑车》说的也是这个双枪老太婆的故事。

《红岩》的作者之一杨益言说:作为“双枪老太婆”形象的原型有三人,分别是邓惠中、刘隆华、陈联诗。她们三人都是共产党员,都参加和指挥了华蓥山地区多次起义和武装斗争。但只有邓惠中牺牲了,刘、陈二人都坚持到了革命胜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双枪老太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11

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为了配合工人运动,重庆地下党工运书记许云峰命甫志高建立沙坪书店,作为地下党的备用联络站。

甫志高为了表现自己,不顾联络站的保密性质,擅自扩大书店规模,销售进步书刊。一天,区委书记江姐要去华蓥山根据地,甫志高到码头为江姐送行,江姐嘱咐他要注意隐蔽。

他嘴上答应,心里却不以为然。江姐到离根据地不远的一座县城时,发现自己的丈夫、华蓥山纵队政委彭松涛的人头被高挂城头。

见到纵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后,她强忍悲痛,坚决要求到丈夫生前战斗的地方工作。甫志高又自作主张吸收一名叫郑克昌的青年入店工作,许云峰知道情况后大吃一惊。

几经分析发现郑克昌形迹可疑,便让甫志高通知所有人员迅速转移。甫志高却根本不听劝告,反认为许云峰嫉妒自己的工作成绩,结果被捕并成了可耻的叛徒。

由于他的告密,许云峰、成岗、余新江和刘思扬等人很快相继被捕。特务头子徐鹏飞得意忘形,妄图借此将重庆地下党一网打尽。

然而,他使尽各种伎俩,都没能从许云峰等人身上得到任何所需的东西。凶残的敌人为了得到口供,疯狂地折磨政治犯。

他们给犯人食用霉烂的食物,而且在炎热的夏天限制饮水数量,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狱中难友乘放风。

扩展资料:

双枪老太婆的原型:

1、刘隆华

1921年出生,1938年,刘隆华加入了新华日报社,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后在广西省委统战部任干事。1944年被安排到延安接受党中央的系统培养。

抗战胜利后回到重庆,担任川北游击队五支队总支书记。 1948年春被派到广安,任广安禄市特支书记。她参与支援了多次起义。

在华蓥山的革命局势“白热化”时,从来没有打过仗的刘隆华也勇敢地为支援华蓥山山区。华蓥山游击队的威名打响了,当时的敌人对这支游击队恨之入骨却又闻风丧胆。

《红岩》作者在创作小说时,把刘隆华当做““双枪老太婆””人物原型之一,但是并没有史料证明刘隆华在战斗过程中曾使用过双枪。

2、陈联诗

陈联诗,1900年出生于四川省岳池县罗渡镇的一个书香世家,陈联诗五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不久后被母亲送到岳池县城舅舅家,和几个表姐妹一起读书。

虽然一直受到正统教育,但在童年时代,陈联诗叛逆、独立的个性就已经显现出来。参与了华蓥山区从1926年到1948年的3次武装斗争,因陈联诗善使双枪,故被世人称为““双枪老太婆””。

其传奇的经历在华蓥山区和重庆地下党中广为传扬。小说《红岩》的作者杨益言先生曾讲诉,陈联诗确实是《红岩》中““双枪老太婆””的原型之一。

3、邓惠中

1904年7月生于四川岳池县, 1939年8 月在南充教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过妇女特支书记、县委妇女委员。爱人邓福谦1938年去延安后,她孤身一人带领着三个孩子白天教书。

晚上办农村夜校。她经常利用教师和校长的身份,走家串户地发动群众,进行抗日宣传,秘密从事共产党的地下工作。1948年,她参加了中共川东地下党第八工委的领导工作。

组织群众,积极参加华蓥山地区的岳池、武胜起义,并为起义筹备资金、购买武器弹药。起义爆发后,她不顾个人安危,奔走在县城和邻近农村,继续发动群众。

1948年的岳武起义失败后,她带领全家居于乡下。因邻居告密被捕,关押于重庆渣滓洞。解放前夕,被害于重庆。此后创作的小说《红岩》为了纪念邓惠中,把邓惠中的真实事迹融入到了”双枪老太婆”的事迹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双枪老太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7
小说中是华蓥山游击队的队长。老公华子良,被关在渣滓洞集中营,装疯,人称疯老头
老太在华蓥山坚持游击战。
主要事迹,伏击国民党的押送车队,想解救被捕的江姐。但是车队里没有江姐。只枪毙了出卖江姐的叛徒甫志高。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2-23
双枪老太婆”这个在战争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经典人物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双枪老太婆”这一经典形象最早出现在小说《红岩》里,因擅长使用双枪并一枪击毙叛徒甫志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此后的影视剧根据这一形象进行过多种版本的改编。其实”双枪老太婆”的形象并不是小说作者杜撰的,而是根据战争期间现实存在的人物进行的戏剧化创造。据悉,符合”双枪老太婆”形象的现实人物大概有三人,分别是:刘隆华、陈联诗、邓惠中。
第4个回答  2018-10-13
双枪老太婆”这个在战争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经典人物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双枪老太婆”这一经典形象最早出现在小说《红岩》里,因擅长使用双枪并一枪击毙叛徒甫志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此后的影视剧根据这一形象进行过多种版本的改编。

其实”双枪老太婆”的形象并不是小说作者杜撰的,而是根据战争期间现实存在的人物进行的戏剧化创造。据悉,符合”双枪老太婆”形象的现实人物大概有三人,分别是:刘隆华、陈联诗、邓惠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