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类型的组织结构

如题所述

一、 垂直架构已经过时
垂直架构这一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再也无法适应现在的专业化工作流程。专业人员应该在公司内部的水平层面开展合作,但在垂直组织中,他们却不得不在彼此孤立的孤岛中苦苦搜寻知识和协作对象,否则就无法开展合作。
如今,大公司很少致力于专业人员效率的提高。事实上,由于公司内的垂直架构设置以及特设机构和矩阵,使得工作更为复杂,效率也随之降低。
更为糟糕的是,矩阵结构中还有横贯垂直架构的二级管理轴线。这样,一个专业人员就可能有两个顶头上司(如一个负责销售,另一个负责生产)。因此,专业人员在开展水平协同之前,必须先向上请示。所以,常常只有让有上下级关系的管理人员出面解决结构性的矛盾,专业人员之间有效的合作才能进行。否则,仅仅为了协调不同的工作内容,找到共同方案,就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其他特设机构,比如企业内部的合资形式,部门双负责人,数量惊人的行动小组或学习小组等等,都会使工作进一步复杂化,使得在协调内部工作上浪费更多的时间。
二、 构建全新的组织模式
要提高专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公司的组织结构必须大幅调整,既要保留传统等级制度的优势,又要认可人才更为重要的价值,让这些富有想法、思路创新的人才积极与同事合作,通过品牌、网络等无形资产来创造价值。
为了让他们更好地开展工作,公司应该调整纵向组织结构,让不同小组的专业人员都有各自明确界定的任务,比如产品线管理人员负责公司盈利,非产品线管理人员负责公司的长期战略规划,要确保职责划分明确。此外,公司还应建立新型的网络和市场,促进专业人员之间的互动和协调,帮助他们获取所需的知识。
通过实施以下四条互为联系的原则,公司不仅能够实施新的组织结构,还能够降低组织内部互动的复杂程度,提高内部协同工作的质量。
1、优化和精简垂直结构和产品线管理结构,不再采用失效的矩阵和特设架构。将产品线管理人员的职能限定于创造短期收益;
2、部署非产品线团队,发现新的创造财富的机会。运用动态的管理流程,权衡近期和远期利益;
3、在公司内部建立知识市场、人才市场和常设网络,以更好地创造和交流无形资产;
4、依靠业绩指标而非监督机制,最好地发挥工作态度自觉的专业人员的作用。
据我们所知,至今还没有哪个公司能够运用全部四条原则。正因为如此,公司无法完全发挥员工的潜能。倘若公司在简化垂直结构的同时,却没有促进自觉的专业人员之间的协调,那么即使工作效率可能有所提高,也无法弥补工作成效上的损失。
三、发挥动态管理的作用
动态管理迫使公司在资源配置时从最高管理层面进行权衡取舍,而不是由预算紧张的非生产线管理人员来进行自愿配置。这一改变进一步简化了生产线管理人员的职责。
精简后的新的垂直架构对个人职责做出了明确界定,产品线管理人员只需关注公司的近期盈利目标,而其他专业人员则能把精力放在实现公司的长远价值上。这样做的优势是很明显的:正如一位管理人员说过的,你总不至于让一个精于肉搏战的人去搞长期性的武器研发项目。
有些工作开展起来需要几年时间,如推出新产品、发展新业务以及从根本上重新设计公司的技术平台。这些工作就需要专门的专业人员来完成。他们在丛林中摸索,通过不断的失败、尝试和修正,提出卓有成效的新建议。线下管理人员每天必须考虑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很难有时间和资源胜任这一工作。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公司在实施此计划时要放弃成本约束。有些公司总会在预算中留出固定的一块(比如总支出的2%~4%),并派一些最优秀的员工,用于制定公司的长期战略举措。每一项重要举措都有一位高级管理人员负责,以确保足够的资源支持。当举措可以实施时,也就是收益和成本预测明确到可以正式进入预算时,就可进入公司的产品线架构。
当然,在全公司层面,须考虑战略举措上的支出与公司总预算的平衡,这样才能管理好短期和长期盈利。所以,公司必须要采取有效的系统化方法,必要时有所取舍。所谓的动态管理在这里就能够发挥作用了:综合严密的流程、决策规程、滚动预算以及工作日程管理流程,将把相关举措的管理纳入公司高层企业管理的整体方式,由高层从全局上管理相关举措。因此,动态管理迫使公司在资源配置时从最高管理层面进行权衡取舍,而不是由预算紧张的非生产线管理人员来进行自愿配置。这一改变进一步简化了生产线管理人员的职责。
四、发展基于内部市场和网络的组织框架
知识市场
知识管理的真正价值并非主要来自于知识的管理,而更多的来自于知识的创造和交换。要实现知识管理的目标,关键是要认识到,最有价值的知识存在于专业人员这些最宝贵的员工的头脑中。
在公司层面有效地交换知识,与其说是技术上的问题,倒不如说是组织上的问题。正如我们此前提出的,为促进知识的交换,必须扫除专业人员之间交流的结构性障碍。大公司往往有很多专业人员彼此之间并不认识,公司必须鼓励相互间的陌生人为了共同利益而合作。那么,如何才是鼓励陌生人交换宝贵信息的最佳方式呢?事实证明,关键是要在公司内部建立市场。
尤其重要的是,公司要向知识提供者提供激励和支持,这样他们才会创造出高质量的知识商品。购买者则必须能够获得比其他渠道更深刻、更有用、更易找到和更易吸收的知识内容。
知识市场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因此目前仍很少见。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知识市场,公司首先要大量投资,创造市场所必需的条件。
人才市场
一个同样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人才市场。通过这一市场,部门或公司人才库中的员工可以转换岗位,从短期项目到长期运营职位。需要人手的管理人员则可以评估寻求新岗位的人员。
公司需要给人才市场制定详细的规则,必须说明岗位的标准化职责,验证各人选的资质,规定管理人员如何获得求职者的业绩评估等等。此外,定价(即岗位薪酬)、人才交换机制、协议和标准(即任务期限、任务再分配机制、向转岗员工传达决定的流程)也是非常必要的。
网络
社交网络往往由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组成,如工作性质类似(都是工程师),客户类似(都在汽车业),或工作地点相同(都在中国)。这些网络能够降低交流成本,提高网络对所有参与者的价值。
但是,社交网络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覆盖范围比较有限,运作效率还有待提高,过于依赖参与人员的善意,无法吸引足够的投资为所有成员的共同利益提供有效的服务。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应加大对网络的投入,使网络成为公司中的正规机制。一个方法就是指派网络负责人,发展共同的能力(如对知识创造进行投入)。此外,还可采用其他方式:推出对成员的激励措施;划分区域(如果社交网络不止一个,成员就会混淆);建立网络协议和标准;建立共享基础设施(比如用于支持网络各项活动的技术平台)。
五、用共同职责考量业绩
在这一新的组织模型中,最后一条就是削减部分监控层次,通过业绩衡量标准、协议、标准、价值以及结果管理体系,实现员工的自我管理。
当然,即使员工越来越自觉,相关负责领导仍然应该起到监督作用。但是,公司需要的是具有启发性的领导,而不是事事插手的领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1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