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第二代散文名家是谁

如题所述

如果单就建国后而言,第一代散文名家是:

“当代四大著名散文家”(杨朔、秦牧、魏巍、刘白羽)以及后来写出《随想录》的巴金,写出《干校六记》的杨绛等人。这些散文家都是在1966年前就成名的,有不少还是在现代文学时期就崭露头角的。

第二代散文名家是:

贾平凹(代表作《月迹》)、姜德明(代表作《姜德明书话》)、宗璞(代表作《丁香结》),另外如余秋雨、周国平、林清玄等人的散文也很有特色。这些散文家都是在1978年后成名的。

当然,我在上面指的都是狭义范围内的散文和散文家,报告文学作家、杂文家并没有包括在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9-19
补充一下lzb1224的:

1、第一代里为什么不能有胡适?他是白话文运动的发起者。应该是因为他的散文写得委实不好看,太考据了吧。

2、第二代的俞平伯、林语堂、梁实秋这些人:其实也勉强可以归入第一代后期之内,因为他们的创作时间跨度都非常大,二三十年代也有很著名的作品了。
第2个回答  2009-09-19
第一代的散文名家
杨朔、秦牧、魏巍、刘白羽

第二代散文名家
贾平凹(代表作《月迹》)、姜德明(代表作《姜德明书话》)、宗璞(代表作《丁香结》),另外如余秋雨、周国平、林清玄等人的散文也很有特色。这些散文家都是在1978年后成名的。
第3个回答  2009-09-19
我是lzb1224。我只想问楼上一句:
如果杨朔、秦牧、魏巍、刘白羽他们算散文名家,那和他们处于同一时期的林语堂、梁实秋、俞平伯等人往哪放?算日本的还是算韩国的?
第4个回答  2009-09-20
我是MM白素贞,回应lzb1224的疑问:

首先,我的回答有个大前提,那就是“如果单就建国后而言”,请看清楚。我并非不知道林语堂、梁实秋、俞平伯等人的散文水平,我也不是御用文人之流。

我从没有否定林语堂、梁实秋、俞平伯等人的意思,更没说他们不是中国人。但我想反问一句,上述几位在50年代都做什么了呢,lzb1224。

林语堂散文的主要成就是建国前的《剪拂集》、《大荒集》、《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等作品,50年代他主要在游历、讲学。

梁实秋散文的主要成就是建国前的《雅舍小品》,50年代他在台湾从事教育工作,同时翻译莎士比亚作品。他的另一个散文创作高峰是在70年代形成的,如《槐园梦忆》、《悼故妻程季淑女士》等。

俞平伯散文的主要成就是建国前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西湖的六月十八夜》等作品,50年代他因为研究红楼梦上的分歧被粗暴批判,几乎连创作权都被剥夺了,根本没有什么好的散文作品问世。

lzb1224,那是不是我们因为要缅怀这些著作家的作品,因此被迫强制认为50年代的散文创作是空白呢?50年代的散文作品,无论如何说都应该归纳为“建国后的第一代”吧。

如果单论终生散文创作成就的话,我从不否认林语堂、梁实秋、俞平伯在“当代四大散文家”之上,但在那个“矮子里面头挑高个”,备受特殊政治环境影响的50年代,“当代四大散文家”的水平是比较高的了。
第5个回答  2009-09-20
是啊,矮子里头拔将军,将军拔出来的同时也证明了他们就根本就是矮子,给他们垒再高的话语平台都没有。

身处一个集体撒癔症的年代,如果不跟着扬尘舞蹈,你就得出国、就得游历、就得丧失话语权,所以才有屈原放逐,所以才有不韦迁蜀——文学遭遇政治,从来没有好下场。这个道理,“鲁郭巴老曹”里的老舍年过花甲方才活个明白,毅毅然投了太平湖。

“聪明”的人也有。明哲保身,曲意逢迎,违着心握笔说话,怎能潇洒如李敖:我手写我口。但,既然是把衣服脱了装疯,那意思就有两层:一是真不要脸了,二就是没真疯。给你这么大的台面你都写不好,那就没环境的事,关键还是才情。凤凰飞走的林子,金巢永远虚位,但就是没谁能飞进去——人品格局即才情,凡鸟永远是凡鸟,这个道理,古今无不同。

一个时代终了,所有的人都在盘点,盘点失落,盘点收获,盘点将士卧沙场,盘点小人握强弓。盘点到如今,盘点出的竟然还是这几位“当代四大散文家”,这实在于历史不公,于一个民族的文化历程不公。

如果林语堂活在这个时代,他可能会用惯有的幽默解释这件事情:有武藤兰在的2002年,一切女尤,都是虚幻。他的本家林志玲说话:就是这么简单。

lzb1224.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