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前五节可以分为几层?简单概述

哪些词语侧重表现“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心理和神情?? “她飘过/像梦一般的”中“飘”能否换成“走”,为什么?诗中有哪些突出意象,有何表达作用?

3层。

1、(1~2段)写盼望着丁香姑娘的出现。

2、(3~5段)写丁香姑娘静默的走近,又如梦般飘过。

3、(6~7段)写丁香姑娘走后带给诗人的无限思念与惆怅。

原文选段: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此文出自现代·戴望舒《雨巷》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雨巷》是中国诗人戴望舒192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诗中描写了抒情主人公“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他怀着一种缥缈的希望,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个姑娘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与芬芳,而她的内心却结着忧愁、哀怨。

他逢着了这样的姑娘,然而转瞬即逝,“像梦中飘过”,她的颜色、芬芳、“太息般的眼光”以及“丁香般的惆怅”统统消散在“雨的哀曲里”。他依旧“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依旧怀着希望,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正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派代表诗人之一。因诗作《雨巷》一度被人称为“雨巷诗人”。著有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8-10
分层:
3层,第一层(1~2段)写盼望着丁香姑娘的出现
第二层(3~5段)写丁香姑娘静默的走近,又如梦般飘过
第三层(6~7段)写丁香姑娘走后带给诗人的无限思念与惆怅

词语:
冷漠、凄清,又惆怅 凄婉迷茫

能否换成“走”:
不能换成“走”,因为这个姑娘不是真实的,是作者想象出来的。而且“飘”与后面的“梦”相吻合,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丁香一样的姑娘”飘忽朦胧的特点

意象:
诗歌是借助形象来传达情感的,意象就是能够引起我们丰富联想和想象的形象。那么“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本诗最主要的意象。

其实,“丁香一样的姑娘”应该是“丁香”和“姑娘”两个意象组成的,但由于“丁香”是修饰“姑娘”的,为了更好的理解诗意,我们把它合成“丁香姑娘”这一个意象。
除此之外本诗还有其他意象:
油纸伞——油纸伞象征着怀旧、神秘、迷蒙,给全诗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的氛围,烘托了姑娘 的形象,让人可以想见这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撑一伞风雨中独自彷徨黯然神 伤的形象。
我——我是一个孤独的彷徨者,表现“我”神情的词语:冷漠、凄清、惆怅。彷徨”是从动作角度来 写“我”的 。我”和姑娘“一样”,我们有心灵的契合,所以我们才有相同的动作和神情。
篱墙——给人哀怨、凄凉之感
雨巷——雨巷特点:悠长、寂寥。雨巷的意境是幽深、寂静而又朦胧的,正是由于诗歌给我们营 造了这样一个意境,才使得那丁香一样的姑娘,孤独的彷徨者,那把古旧神秘的油纸 伞,还有荒芜破败的蓠墙都蒙上了一层如梦似幻、如烟似雾的轻纱,带给了读者难以言 传的朦胧美。

写作背景:①
黑暗的现实:这首诗创作与1927年夏,时值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全中国。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坠入了夜的黑暗,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出路。他们就陷入了难以排遣的痛苦彷徨,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出现,在阴霾中盼望出现炫丽的彩虹。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作者向往着丁香姑娘也就是盼望着中国社会走出黑暗,找到革命的出路。

痛苦的心境:初恋的失败给作者带来了深深的痛苦。 所以,丁香姑娘可能是诗人渴望而终未能得的爱情,可能是青年时未酬的壮志,可能是年少时青涩的一个愿望,也可能只是对曾经偶遇少女倩影的空自怀恋。她是一切转瞬即逝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美好回忆的寄托。追问

3Q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