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第一个经济特区现在成什么样了?

如题所述

朝鲜学习借鉴中国经验建立经济特区最早始于1992年,在处于中、朝、俄边境的罗津一先锋地区设立了称作“ 罗津一先锋自由经济贸易地带” 的经济特区, 后改名为罗先特区。罗先直辖市的北方与珲春市和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隔相望。接连中国的吉林省之延吉市。

罗先除去早期招商引资还算顺利外,例如建立了几个比较高档次的酒店,罗先特区的建设不久后就归于沉寂。牛都在铁路上吃草,整个城区还是和80年代的深圳差不多。

朝鲜的这些所谓特区明明位于朝鲜国土的最东、最南、最西和最北边,却被铁丝网环绕。罗先特区的外围设有高压电流铁丝网。有网友说,“朝鲜既想赚美元,又想防止‘黄色风潮’(资本主义风潮)流入,所以一直推进所谓的‘蚊帐式开放’模式。”这是非常精当的,所谓经济特区,其实就是“蚊帐”而已。

2010年,罗先特区的人口仅约为15万,港口吞吐能力只有300万吨。进入2011年,中国人开始涌入朝鲜罗先市。先是投资设厂,接着开通了旅游项目,特区突然复活了.

建在海边的英皇娱乐酒店(当地与中国东北人称其为“英皇赌场”)是罗先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到这住的几乎都是中国人。在这里,只要买2万元人民币的筹码,其他吃住等一切费用均有酒店承担。酒店内有热情地朝鲜姑娘的多种服务项目。

总体,目前总的发展情况,客观的说连中国的扶贫县都不如,一是没人口,二是基本上没有什么经济,和贫困县上的镇子差不多。所以朝鲜还是需要努力,有好长的路要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