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台湾散文的特点

不对~只要列出那四大特点就OKl ~速度啊~只有10分钟了

回顾了台湾当代散文的承传渊源,从散文田野上的播种期谈起:“可以说台湾当代文学大体上是由一批大陆赴台作家开创的。这既包括梁实秋、台静农、纪弦、钱歌川、谢冰莹、张秀亚、覃子豪、王蓝、陈纪滢等在大陆业已成名的作家,也包括琦君、林海音、余光中、洛夫等在大陆接受教育而在50年代崭露头角的年轻作家。”因此,台湾的文学也就与“五四”新文学有着无法分割的“血缘关系”。周氏兄弟与女作家冰心等在散文领域中的成就,形成了现代散文的“文脉”,我们可以将他们的散文的派型与上述的台湾作家之间划出清晰的传承“谱系”,也可以从这些台湾作家的作品中感受到浓郁的中国民族乐风的色、香、味、美。
20世纪50年代,是台湾的“乡愁散文”最为发达的年代。这文化乡愁本是中国历代文学的一大母题,但是这一母题在200万大陆人背井离乡,来到台湾之后,“怀乡病”在他们的体内发酵、郁结,这种共同的心态在散文中形成一股如潮的激流,得到广泛的共振和轰鸣,成为这一文学母题的最深沉、真挚与瑰丽的景观,使这一历史性的母题攀上了空前的巅峰期。方忠列举出梁实秋的《雅舍怀旧》,梁容若的《塞外的春天》,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聂华苓的《失去的金铃子》,郭枫的《老家的树》,琦君的《红纱灯》,王鼎钧的《左心房漩涡》,张拓芜的《坐对一山愁》,张晓风的《愁乡石》等等,都是产生了很大影响的乡愁文学作品。这些作品道出了广大台湾同胞的共同心声,被广为传诵。而这便是强劲的中国民族乐风,一团浓得化不开的中国情结。而到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台湾散文家的“探亲散文”又陡起汹涌之潮,这是乡愁母题的一种虔敬亲切的变奏。方忠指出,大陆开放后,於梨华、陈若曦、聂华苓、白先勇等一批作家先后回大陆探亲,也先后出版了一批探亲散文集。而琼瑶的《剪不断的乡愁》,三毛的《悲欢交织录》,柏杨的《回到母校》,张曼娟的《黄河经过的时候》,罗兰的《天津夜,好风似水》等等,也抒唱着:“我回家,我在回家,我终于回了家。我不是外来客,我是这里人。”乡情再也不仅是在梦魂里缭绕,现在是脚踏在这块故土上,尽情释放那久久抑郁的思念激情。民族的“血缘”好像是一只无形的手,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幻,由散文家弹拨着“思乡曲”与“回乡吟”,荡漾着共鸣而又各有个性的和弦,大家共有一个主调就是我们都有一颗“中国心”。即使过了多年,至今想起这些散文,还是舌有回甘,余香可掬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8-30
80年代以来,台湾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解严、解禁,两岸交流的日益频繁,促使台湾政治文化不断更新。作为一个政治共同体的成员,作家也生活在一定的政治文化环境中。他们在这种环境中学习、领略或者继承着代表一定政治生活方式的政治信念, 接受政治共同体或者特定政治集团或阶层的观念, 从家庭到学校、社会, 他们也和其它人一样, 逐步形成自己的政治个性, 塑造自己的政治人格。因此, 当代作家, 依然如千年之前亚里士多德所判定的那样, 也是个政治人, 即使他们并不热衷于“政策文学”和“党派文学”, 不愿“媚政”亦不愿“ 政”, 他们在创作中, 也总会或多或少表露出某种政治情绪、政治情感或政治情结——或者宣泄自我对某一政治事件政治人物的感受和思索, 或者表达个人对合理社会体制的理想, 或者抒发高压政治下的郁闷与忿懑??在当今中国, 尤其是80 年代的台湾, 作家更处于一个政治参与意愿极为广泛, 政治形态加速变迁的时空中, 他们善感多思的心灵是不会对这种政治环境毫无所动的,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80 年代台湾文学既受到当代台湾政治文化的制约和牵引, 同时也构成政治文化的一个侧影.
http://210.34.4.13:8080/asia/detail.aspx?id=42716
第2个回答  2009-08-29
80年代以来,台湾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解严、解禁,两岸交流的日益频繁,促使台湾政治文化不断更新。作为一个政治共同体的成员,作家也生活在一定的政治文化环境中。他们在这种环境中学习、领略或者继承着代表一定政治生活方式的政治信念, 接受政治共同体或者特定政治集团或阶层的观念, 从家庭到学校、社会, 他们也和其它人一样, 逐步形成自己的政治个性, 塑造自己的政治人格。因此, 当代作家, 依然如千年之前亚里士多德所判定的那样, 也是个政治人, 即使他们并不热衷于“政策文学”和“党派文学”, 不愿“媚政”亦不愿“ 政”, 他们在创作中, 也总会或多或少表露出某种政治情绪、政治情感或政治情结——或者宣泄自我对某一政治事件政治人物的感受和思索, 或者表达个人对合理社会体制的理想, 或者抒发高压政治下的郁闷与忿懑??在当今中国, 尤其是80 年代的台湾, 作家更处于一个政治参与意愿极为广泛, 政治形态加速变迁的时空中, 他们善感多思的心灵是不会对这种政治环境毫无所动的,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80 年代台湾文学既受到当代台湾政治文化的制约和牵引, 同时也构成政治文化的一个侧影。

参考资料:http://210.34.4.13:8080/asia/detail.aspx?id=42716

第3个回答  2009-08-30
1表达个人对合理社会体制的理想, 抒发高压政治下的郁闷与忿懑。
2失根的乡愁往往成为创作的一种动力。
3存在“双语现象”,有相当一部分作家只能用日语写作,然后再陆续译成中文。
4以现实的各处边界,指向人生旅程中接踵而至的“边界”,不断追问思索,而生种种感悟的写作路向。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