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7-04-28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而小组讨论是高效课堂中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形式。但在课改的今天,我们依然盲目,经常感觉课堂“小组讨论”不尽人意,流于形式,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对课堂教学没有多大帮助,有的还乘机说闲话,有的小组讨论参与率低,抑或讨论时间控制不好等。其实小组讨论的无效,直接导致课堂教学的无效。那究竟如何使小组讨论更有效,怎样开展、什么时机开展小组讨论?下面结合自己的一些具体做法,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让学生从思想上对小组讨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教师要教育学生小组合作的目的不是为了热闹,不是为了形式,而是想让每个孩子都能学会和同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促进。
二、指导学生学会讨论
教学生学会讨论,要做到两点:一是让学生会表述自己的思想;二是让学生会倾听别人的述说。我们现在存在的问题是,学生不会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这也是导致小组讨论无效的关键。为此,我在开展小组讨论的时候,要求学生做到三条:一认真倾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二听出别人的发言要点和错误;三听后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处理好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的关系
在小组讨论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只有保证独立思考时间充裕,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才会深入,才能从容地组织语言,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有条不紊的叙述自己的想法,有理有据展开讨论,讨论也才会深入有效。因此,讨论前,一定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要思考后再发表意见,可以要求学生把想法写下来,再进行交流,最后形成集体意见。这样既保证了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有思考、参与的机会,又保证了交流合作的质量,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讨论中得到发展。
三、处理好开展小组讨论的时机
教师要合理选择小组讨论的时机,因为不是什么内容都需要小组讨论的,否则小组讨论就失去了意义。在课堂上什么时候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最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这是小组讨论有效的关键。我认为可在以下几个环节处提出问题展开讨论:
1.在学生疑惑时开展小组讨论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疑难怎么办?我认为,此时教师千万不能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应让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疑惑,相互启发,共同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正确理解问题,而且能使学生尝到学习的乐趣。
2.在概念模糊时开展小组讨论
3.当一个人无法完成时,或思考、探索有困难,需要互相启发时开展小组讨论
4.在揭示特征或规律时开展小组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总结、探索、揭示规律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
5.当新授之后运用新知识判断、解答实际问题时开展小组讨论
6.在解答开放性题目时开展小组讨论
“开放性”问题其解题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的去思考,需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各种策略和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四、恰当、适时地进行引导、启发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能是等待、观望,或者只干自己的其他事情,要深入到各小组当中,了解学生讨论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对讨论中有争议问题,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启发、点拨。
五、动态地编排讨论小组
讨论组的编排要注意动态性,编排形式要经常变化,要打破固定不变的结构,给每位学生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我们可以采用对子讨论;可以交换对子讨论;小组的成员也可以流动,要经常变换讨论对象,使学生有机会了解更多学生的观点。
总之,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长远常新的问题,只要我们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也就能够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