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社戏鲁迅的写作特点。300字。

如题所述

  细致传神的景物描写。作者以写意的手法,略略几笔便把江南水乡美丽如画的景色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使你仿佛也看到那里美丽的景色,也听到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和大自然的美好声音汇在一起,也闻水乡田野里特有的芳香。这样的景物描写,不但表现“我”去看戏时的愉快心情,而且也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的江南农村的极度热爱。
  接着描绘了一幅“月夜行船图”,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一种朦胧美。画面上月色朦胧,连山起伏,表现出一种静态美;水气的清香,连山的踊跃,表现出一种动态美,碧绿的豆麦和水草,淡黑的山色,白色的船篷,显现出一种色彩美;再以远处几点火光来点缀,使阴柔的画面上生发出几分活气,增强了明与暗的对比度,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和谐、完美;在静谧之中,隐约飘来横笛宛转、悠扬的声音,令人心旷神怡。作者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多方面着笔,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江南水乡的夜色、情调多么温柔,多么美好!此时,“我”的焦急的情绪也渐渐地“自失起来”,和笛声一道“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情景交融,寄情于景。作者写人物的心情变化融在写景之中,先写连山,运用了一个非常形象、贴切的比喻句:“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跑”字照应了上文的“飞”字,是写船行之快,反衬了人物想看社戏的急切心情:“但我却还以为船慢”。再写笛声的宛转悠扬,水气的清香,使急切的心慢慢地沉静──自失──弥散,“我”被陶醉了,忘了一切,忘了自己。写得真实、自然、贴切,能够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
  写看社戏,先写戏台,写戏台又必然由远及近,因为船还在疾进。四周一片黑暗,而灯火明亮的戏台,好像镶嵌在黑色帷幕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在水气朦胧的月夜中,最惹人注目。而这戏台恰恰又是在“庄外临河”而起,这独特江南水乡的“戏台”的野趣,又最惹人浮想联篇,令人神往,这柔和美好的景致,只能以“画中仙境”作比了。随着船身向前移动,戏台上的人物和戏台下的船篷也渐见分明。写戏台的美好,刻画了“我”愉悦的心理,写船“走得更快”,和“我”从远地方就注视着戏台,而且目不转睛,表现了“我”对社戏的专注和神往,与前文“第一盼望的”遥相呼应。
  写戏台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就是在“野外”:写看戏“果然近不得台旁,……比那正对戏台的神棚还要远”,就是证实了“远远的看”;这既照应了整部小说的过渡部分提到的那本日文书里的见解:“若在野外散漫的所在,远远的看起来,也自有他的风致”,又具体地、一步一步地写实了自己的的确确“在野外看过很好的好戏”。足见,戏的好坏当在其次,而在野外,在散漫停泊的船上,远远地、轻松自如地看戏,使“我”领略到了这种独特的、自然潇洒的风致,这种心灵的感受才是最难忘的,这种心灵的美好体验也是不可再得的,所以,篇末尾句作者才写下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深怀感触的语句。
  再如把戏台比作“仙山楼阁”,写它在红光水气的笼罩下时隐时现,就好像是画上的仙境一般美丽动人,再加之以横笛的悠扬声,又像“初来未到的时候一般”迷人,与来时的情境相映成趣。“我疑心老旦进去了”的后面还有一句内心独白:“蛇精和跳老虎是不是要出来了?”很想再回去看个究竟,可因为大伙儿都已无兴致,也不想再劳累小伙伴,所以“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这段语言简洁、文字优美,准确地刻画了“我”的心理活动。
  又如写“深夜行船”,强调了船行之快:“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这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新奇、贴切的比喻,活画出一幅动人的“飞船夜行图”。写“老渔父”停下艇子来喝彩,侧面烘托、突出了船行之快,说明这些农家的孩子确实是连行家里手都佩服、称赞的行船好手。很自然地照应了前文。“夜渔”,呼应了前文写到的“几点火”“渔火”。写归航,没有描写两岸的景致,因为“已经到了深夜”,“周围的黑暗只是浓”,除了点点渔火,别的什么都看不见了。说明作者把握的准确,运笔的精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