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精准扶贫的标准是什么?

如题所述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

推进精准扶贫,加大帮扶力度,是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精准扶贫的标准是:

一、精确识别,这是精准扶贫的前提。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把谁是贫困居民识别出来。总的原则是“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包括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示公告、抽查检验、信息录入等内容。

总之,不论采取何种方式识别,都要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发动群众参与;透明程序,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让同村老百姓按他们自己的“标准”识别谁是穷人,以保证贫困户认定的透明公开、相对公平。

二、精确帮扶,这是精准扶贫的关键。贫困居民识别出来以后,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效果。就精确到户到人来说,重点为:

三、精确管理,这是精准扶贫的保证。

扩展资料

施策

一、进一步被纳入国家扶贫开发大局,并重点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大贫困残疾人康复工程、特殊教育、技能培训、托养服务实施力度。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可以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下的贫困残疾人脱贫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

二、贫困残疾人数量逐年减少。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有力扶持下,贫困残疾人家庭“两不愁、三保障”得到较好落实。

三、助推了保障贫困残疾人脱贫制度的建立。国务院制定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下称“两项补贴”)制度、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其中“两项补贴”制度已在全国所有行政区划内建立,2100万人次残疾人从中受益,“两项补贴”已成为当前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的重大制度支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精准扶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27
精准扶贫的标准。“1+18”实施方案,指的是《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讨论稿)》和十八个配套实施方案,是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精神,深入推进“1636”扶贫攻坚行动,全力做好我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围绕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六个精准”,结合我县扶贫工作实际而制定的,涉及扶贫小额信贷、饮水安全、农村危房改造、交通道路、易地搬迁、贫困村动力电覆盖、电子商务、生态环境、富民产业培育、教育、卫生扶贫、贫困乡村文化场所建设、社会救助、劳动力培训、干部人才支持计划及工作督查等十八个方面。具体是8个准,5张图,3本帐,称为853工程。
第2个回答  2019-06-28

宋聪聪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

张保刚律师

擅长:公司法务

刘勇律师

擅长:损害赔偿

王莉律师

擅长:劳动工伤

陈娜律师

擅长:税务合规

朱哲雨律师

擅长:合同纠纷

李昌锁律师

擅长:经济纠纷

李金杏律师

擅长:债权债务

    官方电话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电话咨询
第3个回答  2019-05-2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