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建立二百多年,我一直有个疑问,朝堂上到底是满语为主还是汉语为主?

如题所述

先说答案:清朝建国初期,满语是官方语言,尤其是在处理行政事务上地位突出,随着,满汉文化的交流,满语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在没有满文之前,金国女真人仿造汉语创立了大字和小字两种女真文字。后来女真人改用蒙古文字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既不利于满族社会的交往,对于满族人的统一大业也没有帮助。所以努尔哈赤对这件事情表达了不满,当时他就说:

汉族人念汉字,不管是学没学过汉文,都可以听得懂;蒙古人念蒙古字,不管是学没学过蒙古文,也都能知道。可是我们满族人,说话要说满语,写字却要写蒙古语,为什么你们会觉得我们满语的编写,会比别国的语言更加困难呢?

所以在万历27年,也就是公元1599年的时候,努尔哈赤手底下的学者创立了最早的,没有圈点的满文,一般叫做老满文。

到了皇太极执政时期,又对老满文做了修改,成为了后来比较成熟的满语。

清兵入关之后,满文在清朝被定义为国书,清朝政府也很重视满足语言的规范化工作,在雍正和乾隆时期也编进了大量的教材和词典。这些词典的问世,一方面对满语起到了规范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满语的普及和推广。

清初时期,在生存领域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满语仍然是满族人的主要的交际工具。但是随着满族和汉族民族交往的加强,满族人开始越来越多的学习汉语和汉族的文化。为了避免被汉族文明融合同化,皇太极就曾告诫过大臣说,金国皇帝,就是因为提倡穿汉族衣服,学习汉族礼仪,最后导致了亡国的后果。因此王爷贝勒们必须要互相告诫,让后代人知道祖宗之制。

在清朝开国之初,满语被朝廷定为国语,官员的升迁教育,政府公文,教材和翻译等方面,国家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巩固满文的地位。努尔哈赤时期确定了使用满文书写公文的制度,皇太极时期规定所有的文书只能使用满文,到了顺治时期,由于需要要处理大量的汉族事务,文件中才开始同时出现满文和汉文两种文字。

有趣的是一开始在诉讼的时候公文必须使用满文,这个规定让很多司法领域的汉族官员苦不堪言。在康熙年间,因为汉族官员看不懂刑事笔录,没有办法在判断案件的时候给出有力的意见,最后只能随大流,别人说怎么判他们就怎么判,成了摆设。这样对于司法公正绝对是一个伤害。为了纠正这个问题,后来在犯人口供上面才加了汉语。

除了官方文件,满族文字还被用来翻译汉语经典著作,书写家谱等等。那些传授满文的先生们还经常使用满语来讲小说,内容有《三国演义》,《封神榜》《西游记》等等,甚至在春节的时候写对联也使用满文。

此外政府对于八旗子弟尤其重视满语教育,他们先后在各地设立了学校,比如在顺治年间的时候要求八旗子弟在10岁以上必须要入学学习满文,当时叫清书。

顺治皇帝多次强调教授学习满语的必要性,尤其是在八旗子弟的军事训练中非常的普遍。

说来很有意思,在西安一直到末代皇帝溥仪在位的宣统年间,还在使用满语口令操练军队!

清朝政府为了进一步巩固满语的地位,还把满族文字作为科举科目之一,对于满语不合格的人进行惩罚,满语水平的高低成为官员升迁或者降职的标准。在雍正4年,大学士徐元梦因为翻译奏章错误被革职。在雍正7年又宣布,八旗汉军如果不能够用满语回答问题,就会很难得到升迁和任务。乾隆皇帝还专门指派官员来监督满族王公子弟学习满语,每年举行两次考试,如果不懂满文就不能当官。甚至有些地方官员就因为不懂满语而辞职,比如乾隆年间的户部侍郎,新任的浙江巡抚达都就是因为年纪大了,学不好满语,只能辞去巡抚的官职。

尽管统治者下了大力气来扶持满语的生存和发展,但是随着满汉交往的密切,经过了满汉共存的双语阶段之后,满语还是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

入关之后北京旗人里面既懂汉语又懂满语的人慢慢增多,到了康熙末年,北京城的八旗子弟基本上都能够说汉语,而在民间无论是满族还是汉族都使用汉语交往。到了乾隆年间满语已经沦为了第二语言,到了嘉庆初年,北京已经形成了不能翻译甚至不认识满文的局面,到了同治皇帝之后,满语逐渐失去了行政上的地位,一个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公文和奏章都被汉语取代。

从官方到民间,汉语逐渐在各个方面全面取代了满语;从地域来看,抛弃满语使用汉语的过程呈现从南向北的趋势;从时间上来看,雍正和乾隆年间是满语和汉语同时使用的过渡期。到了嘉庆皇帝之后,汉语逐渐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到了鸦片战争的前夕,关内的满人基本上全部放弃了满语。

在历史上,汉族经历了多次的军事征服,宗教传播,甚至一度被其他民族统治,但是汉语依旧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具有不可挑战的权威性和强大的稳定性,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任何民族都很难摆脱对汉族对汉语汉字的依赖,都会或多或少被影响,甚至被同化。满语虽然曾经成为国语,但是也难以逃避这样的历史命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0

清朝是一部满族人统治汉族人的历史。对于清朝历史,很多人有这样的一个疑惑。那就是清朝皇帝在朝廷的时候,和大臣之间沟通与交流,一般是使用满语为主还是汉语为主?

现在先说一个事实,满语在1600年才产生,1636年出现有圈点的“新满文”,在康熙主政(1662年)推广,也就是短短不到三十年的时间。而且,满族人口基数很低,文化很落后,在短短半个时间之内难以发展为一门完善的语言。所以,满语为了表达完整的意思,必需借助于蒙语和汉语中一些要素。可以看到,满清统治者虽然可以依靠皇权在全国强行推行满语,但由于无法表达日常生活中丰富的意思,也必然会难以普及。

所以,满语是一种小众文化,在时间推移过程中,很多人对满语不熟悉。即使是满清皇室的人,对满语也不是完全精通。由于满清长时间入驻中原,经常与汉人打交道,学习汉族文化,自然被汉族文化所同化,满语这一种小众文化也逐渐走向消失。

由此可以看到,在努尔哈赤的后金汗国时代,后金汗国朝廷的主体上就是女真贵族。因此,在朝廷上努尔哈赤使用的是女真语言(满语)。至少在皇太极时代,清朝贵族依旧不能真正意义掌握汉语——这一点,从皇太极依旧需要阅读满文版《三国演义》就可以看出来。

可是,到了顺治时代,清朝统治了全国,大量汉族士大夫看到南明政权不可救药,于是也投靠满清政府。这样使满清朝廷出现了满族与汉族大臣并存的局面,这也令顺治帝以后的皇帝,需要针对不同的大臣使用不同的语言。

从顺治帝之后的历代满清君王,将满语和汉语并行用于朝会之上。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满语渐渐地出现了不足以使用的问题,需要一套完整的语言体系,来表明君王的意志,乃至朝廷的旨意,那就是使用上千年的汉语。

所以,伴随着清朝统治的深入,清朝统治者依靠满语下达指令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很多词汇要借鉴于汉语,渐渐地,清朝的行政体系对汉语产生了依赖性。

因此,到了乾隆时代,京城里的满人百姓,都普遍使用汉语交流,使用满语的频率出现大幅度下滑。

在清末慈禧太后掌权时候,历史爱好者考证慈禧太后的满语水平很差,可能朝廷的朝会都是丢弃满语使用汉语。在宣统帝的时候,宣统帝只会说一个满语单词,由此可以看大,满清末代皇帝,都不会说满语了。占领中原大地的满族人,也慢慢被汉族文化所同化。

第2个回答  2020-09-05
在当时的大清朝廷之上,主要是以汉语为主的,因为当时大多数的官员依然是汉朝的官员,这也是最有效率的一种沟通方式
第3个回答  2020-09-05
汉语为主,因为当时的皇帝虽然是满族的,但是进了中原之后大多都按中原的礼仪来。
第4个回答  2020-09-04
主要看是在什么时间段,在乾隆之前以满语为主,后逐渐转变为以汉语为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