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叫天安门?

如题所述

在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京城,承天门再次被毁,又进行了重修,在清顺治八年,清世祖福临下令在原址废墟上大规模改建,将其改名为“天安门”,意为:“受命于天,安邦治国”,这也就是天安门的来源。 

天安门始建于公元1417年,它的设计者是明代著名的建筑师蒯祥。明永乐十五年,明成祖朱棣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蒯祥奉旨在1421年设计并建筑一座雕梁画栋的木构牌楼,叫做"承天门". 这就是最早的天安门。1457年7月,承天门被大火所焚。8年后,明英宗命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白圭又请蒯祥出谋划策,又建成承天门。明末战乱中,承天门又被焚毁。1651年,又重新修建,新建城楼高33.7米,广9间,进深5间,以示皇帝的尊严,并改称“天安门”。这个名称沿用至今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洗劫并炮轰天安门,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天安门又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了新中国的诞生,毛主席还在此


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


 作为近代中国历史的见证者,天安门目睹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衰落的悲凉,也目睹了一个动荡不安的中国所经历的苦难、屈辱和奋争。而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之上,这座历经了500多年沧桑的建筑伴随着飘扬在新扩建的雄伟壮观的广场上鲜艳的五星红旗,成为了新中国的象征。 

现如今,在天安门的正中门洞上方悬挂着毛泽东的画像,这两次还分别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天安门已经成为了现代中国的象征,它的建造至今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文明,它是新中国的象征,成为了世界和中国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09
天安门原名叫承天门,是统治者为阶级划分所做的一种象征。后面经历了朝代的更替,才改为天安门,安字意味着太平天下之意。
第2个回答  2020-07-09
天安门本来叫“承天门”,建造于明朝永乐十五年,最初只是五座木牌坊,后来遭遇雷击起火被焚毁,在修缮时改成了宫殿式的门楼。清顺治八年,清世祖福临下令对承天门进行改建,将其改名为“天安门”,意为“受命于天,安邦治国”。
第3个回答  2020-07-09
顺治皇帝在原有的承安门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并改了名字,寓意受命于天,安邦治国。
第4个回答  2020-07-09
天安门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还叫做承天门,这样的用意是表示着人们认为住在城里的人是承载了上天的意愿才来统治天下的,因此有了这样的名字。
后来将承改为天,作太平天下之意外,据说主要是为了不再遭火灾雷击的意思,这不仅可以从城楼名字的意思中看出,另外从天安门与承天门的设计构成也有“消防安全”之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