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选配助听器有什么原则?

如题所述

由于听觉系统发育程度、心理状态、视觉、智力、反应能力等与成人有较大差异,儿童助听器验配必须依靠助听器验配师和家长的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那么验配儿童助听器要遵循哪些原则呢?    1、确切的听力学和医学诊断:听力学和医学诊断一定要明确(包括中耳、内耳和听神经、耳蜗结构的完整性;听神经病、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及其他代谢和遗传性疾病综合征等。    2、获得准确及全频段(至少应包括0.5k、1k、2k和4kHz点)的听力损失程度值(建议不要直接使用多频稳态的结果),即获得双耳精确的可用于助听器验配的预估听力曲线图。    3、医学专业验配:助听器验配除了涉及助听器和听力学专业相关问题,还涉及到宝宝的综合医学评估问题。如发育迟缓的诊断、舌系带、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听神经病及脑瘫和智力、巨细胞病毒感染、小儿的听觉发育及心智发育等。    4、双侧听力损失一定要双侧验配助听器。    5、避免不干预和干预不足:当听力学主客观检查均未引出反应者,往往认为没有残余听力,其实大多数都有些残余听力,因此,早期(小于1岁)不应放弃验配助听器。如助听器验配无效后,可以再考虑电子耳蜗。    6、避免过度干预。即不该配助听器而配助听器的情况,我们已经知道存在听觉发育迟缓和测试差错(测试必需有重复两次)的问题(约为7%),尤其是诊断轻中度听力损失患者。会出现早期(小于六月龄)干预中的过度诊断问题,而过度诊断则必然会导致过度的干预问题,一定要做到适度干预。    7、婴幼儿尽可能选择性能高的助听器。性能高的助听器拥有扩大的声音保真度高,音域宽以及处理声音快和能力强等优点。    8、助听器验配一定要早,同时坚持家庭为主体的听觉和言语康复训练。    9、助听器和耳模的正确使用维护及定期随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23
儿童选择助听器的原则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三早”,即应尽早依靠助听器的帮助,开展以“三早”为原则的康复训练:早诊断、早干预(使用助听产品)、早康复(进行语言训练)。
第2个回答  2019-03-15
儿童选择助听器的原则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三早”,即应尽早依靠助听器的帮助,开展以“三早”为原则的康复训练:早诊断、早干预(使用助听产品)、早康复(进行语言训练)。
第3个回答  2021-08-14
助听器选配的三早原则是什么?早发现,早选配助听器和早进行言语康复训练。对于儿童应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选配助听器,0-3岁是儿童学语言的最佳期,干预应在这个时期内进行,否则将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耳聋对孩子的听力、语言的影响。国外有资料统计:婴儿在6个月实施早期干预、学习,智商的发育趋于正常,明显高于6个月后实施助听器干预的婴儿。因此对于聋儿进行康复的关键就是:早发现,早佩戴助听器,早进行言语康复训练。
第4个回答  2019-03-19
1 有听力损失的儿童要尽早佩戴助听器,他们正是语言学习的阶段,如果迟了就可能对孩子的说话有很大的影响。
2 在选配之前,先到医院做听力检测或直接在有名点的,专业点的助听器验配机构做。如果是先天就有听力障碍的,一多半是需要大功率的耳背式的。在选配的时候尽量注意孩子感觉能听到了声音,而且感觉舒适,不会老拔,那就可以了,不一定很贵的就是最好的,也不能便宜凑活的。切记。
3 在选配了合适的助听器后,要考虑给孩子语训,最好到专业性的机构去,当地有名的,或残联机构。
4 由于儿童还在成长中,所以要3个月左右就去复诊一次,调试下机器,耳模也得一年左右换一次,因为孩子的耳朵也在长的。
5 注意每天助听器的保养,尤其是儿童。 具体情况可到当地海之声听力机构去咨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