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该如何度过大学生活?

如题所述

大学的生活理应丰富多彩,每个人可支配的时间都很充裕,所以如何使自己的大学生活充实而有意义变得尤为重要,也是每个有理想的大学生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是我分享的一些建议,希望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一、生活方面

(1 )早睡早起,作息规律。要有一个规律的作息时间,尽量不要熬夜,熬夜是最透支身体的方式。读大学的时候,我基本能保证十一点前睡觉,早上七点左右起床,中午午睡一小时 ,每天精神状态不错。

(2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可能因为高中学习压力较大的原因,三天两头跑医院看病,当时我告诉自己,上大学了一定要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 3)好好吃饭,忌暴饮暴食。定时吃一日三餐,不要暴饮暴食,尽量吃食堂,少吃外卖,虽然食堂的饭没有外卖好吃,但是总体来说比外卖要干净很多。可能当时吃了觉得没什么,暴饮暴食时间长了,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

二、个人提升方面

(1)多看书,拓展知识。我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图书馆,我一般会在图书馆借书看,看完以后觉得这本书不错,我会在网上买来自己留着。记得有段时间书荒,就把茅盾文学奖的书单拿出来,慢慢看。

(2)多旅游,增加视野。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建议大家在大学的时候多出去看看,尤其是在外地读书的同学。不论是富游,还是穷游,这都是一笔非常有价值的经历,多.看世界,拓宽眼界,提高格局。而且以后工作了,可能有钱了,但不一定有那么多时间。

(3 )培养业余爱好。大学有社团,也有选修课程,大家可以选择一两门自己喜欢的课程,增加时间投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

(4)注重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在大学里,学习的重要程度不亚于高中,切忌本末倒置!大学的学科学习,有轻有重,在怡当的情况下可以有所取舍;但底线是绝对不能挂科,一旦挂科,评奖、评优、入党、保研推优等等的资格就都没有啦。

(5)学好英语至关重要。无论是什么专业,无论是应试(四六级都必须要过!)还是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优秀的英语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有时间的话最好不要局限于应试英语的学习,可以多看看英剧美剧或者国外的纪录片、新闻、TED等等,既拓展了知识面又能对提升英语有帮助。

(6)利用互联网学习。到了大学你会发现互联网上会有很多各种各样的课程学习资源以及大家的学习经验,宝们可以充分利用起来,辅助自己高效学习。

三、其他方面

(1 )学会理财。其实理财并不是有钱人才可以做的事,学生党可以从自己每个月的零花钱里适当分一点点出来, 一两百也可以,做一个基金定投,拉长周期,享受复利收益。

(2 )关于兼职。其实我个人不太建议大家去做兼职,因为学生能做的兼职大抵都是廉价劳动力,倒不如趁大学多花点时间提升自己,积累知识,以后工作了,能力到了,挣钱还是比较容易。

上了大学,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这是我们从学生到进入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因此在大学期间,同学们要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以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大学生活才有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06

1、不要活成别人眼里的优秀

这部分写给那些在大学里好好努力的童鞋。

我们很多人都努力去活成别人眼里优秀的样子。

父母眼中,或许你得成为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的三好学生。

同学眼中,或许你得成为多才多艺,舞台放光彩的才艺达人。

老师眼中,或许你得成为出类拔萃,大赛显风采的竞赛大佬。

同理,你是想活成自己认为优秀的样子,还是别人定义的优秀?

其实我觉得你就错了,因为你没有一个对自己的清晰的认知,就草率地做了自己的决定了人生的前18年。我们一直接受填鸭式的应试教育,被教导着要顺从听话,被要求活成家长和老师所定义的样子。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其实恰好是把我们跟真实世界区隔开的。我们被告知,不需要去探索世界,也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只需要遵照一套已经被定下来的规则就好。这导致我们往往忽略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因此当我们进入大学接触到各种不同的选择,当它们与我们原有认知的既定道路发生冲突时,迷茫就在所难免了。

我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这么一种情况:

自己确实很努力,学校的各种竞赛奖项也拿了不少,别人推荐的各种证书也拿了不少。

可到头来问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出国、考研还是本科四年结束后出去工作?其实很多人都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

其实很多选择选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选。

在大学里我应该踏踏实实学习还是选择创业走一条不同的道路?

毕业后,我是选择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家乡?

去了不好的专业,我是该转专业还是凭自己做出一番成绩?

它们其实都没有标准答案,每一个方向都有着自己的合理性。

想要做出合理的选择,你就得对自己有着充分认识,你得回答【我想要什么】这个究极问题。逐渐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到自己真的想为之努力的事情,我想这样才能活成你认为的优秀的样子。

学习永远是核心

如上文所说,有些事是不急于一时的,那么什么事才是必须要在大学做好的?学习。

大学(包括本、硕、博)是人生中最后一段可以长时间集中学习的机会。一旦步入社会,你想再把时间精力集中投放在学习上,几乎是不可能的。怎样利用好这最后的“美好时光”,尽可能地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显然才是我们在大学期间的核心问题。

学分绩显然是必要的,你无法拿着一个不过3.0的学分绩说自己成绩优异。特别是专业课,一定要视作重中之重。如果你是会计专业的,结果会计、财管、审计、成本会计都是60出头的分数,请问用人单位怎么看你?

专业课要高分,必修课要在平均线以上,选修课不要拉分,这是我对于学校课程的一个看法。

但是,大学的学习绝对不止学课程这么简单。一些重要的加分技能,是需要大家在学校提早打好基础的。

从我的经验看,当一路拼杀进入一家公司,你会发现,专业知识方面大家基本在同一水平。注会、中级职称、CFA之类的证大家都在考。工作经验?从业年数多了,经历的事多了,都不是问题。那么什么才能让你脱颖而出?我知道的就这样几条:熟练运用office,掌握一门编程语言,有驾照。Office熟练,意味着你在处理文档、表格、PPT方面会在效率和效果两方面都更突出;能够用编程解决一些问题,更是可以让人对你刮目相看。至于开车,对一些跑外较多的岗位来说是必要技能。提前把这些技能打好基础,比临到用的时候抓瞎要好得多。而很多单位在招聘时,会和人事打好招呼,特别关注那些具有这些额外技能的毕业生。

所以,在大学期间,学好学校课程,再掌握几门加分技能,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

结交朋友,建立口碑

即使学习如此重要,我也并没有把他放在最顶层,因为在学习之上,还有一个战略性的问题一定要提出来。那就是无论是争奖学金,还是争保研名额,一定是问心无愧,不要为了短期利益去伤害别人。

奖学金和保研,在我的大学时代一直是热点,多少人为此打得耳红眼热。但是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些东西在毕业后5年,其作用完全清零。但是如果你在其中用了手段惹怒了谁,或者由此让全年级知道你是个为了奖学金可以伤害别人的人,那么这个影响起码10年之内不会消失。

第2个回答  2022-01-30

我们会发现当我们进去大学后,不只有学习,只要在自己的的领悟闪闪发光,那么我们的大学就是有意义的,那么怎么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呢?


坚定学习的信念

到了大学,我们如果决定要在学业上深造,那么我们从入学后就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课,为自己以后考研,甚至保研做基础。我们会发现到大三后,才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这时已经为迟已晚了。

提高自己领导能力

我们可以在开学时就应聘成为班长,或者团支书,因为这两个职位真是非常锻炼人的。就像一个老师一样,带领着一个班级的同学,完成各种活动等。也可以加入学生会社团等,在那里我们也会学到很多技能,还有为人处世的道理。对于我们以后进去社会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强身健体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作为大学生我们锻炼身体的机会明显减少,在加上经常熬夜,导致我们的身体机能特别差。我们可以每天早起半个小时,绕着操场跑两圈,一直坚持下来,你就会发现自己整个人都非常有精神。


兼职

大学生的课比起高中,真的轻松很多,周六周日放假,周一到周五也有没课的时候,所以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去做做兼职,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庭减轻负担,比躺在床上度过有意义多了。

多考一些证书

四六级,在大学是含金量比较重的一个证书了,例如在我们学校四级需要380分才可以拿到毕业证,评奖学金时还可以加分。计算机二级证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证书,写在简历上无疑是一个加分项!考试的难度还是有的,所以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如果未来要做老师的话,普通话证书可以必备呦,也是难度最低的。


最后希望我们都有一个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第3个回答  2022-03-05

不少人都曾经这样问过自己:“人生之路到底该如何去走?”记得一位哲人这样说过:“走好每一步,这就是你的人生。”是啊,人生之路说长也长,因为它是你一生意义的诠释;人生之路说短也短,因为你生活过的每一天都是你的人生。那么大学生应如何度过大学生活呢?


首先是要确立目标和计划,放远目光。古人有“志 当存高远”,毛泽东也有“风物长宜放眼量"。没有目标便没有前进的努力方向,也毫无动力可言。计划目标,又可分为近期和远期。如近期我要看完多少本书,这一个月我要学懂什么知识,假期有什么实践打算等等。远期的如:争取毕业前拿到自考文凭,人际关系网应该多大,实践能力应有达到怎样的程度等等。而且,目标的实现又是一个个小怒表实现的连贯过程。如一天记5个单词,到考前便可记到很多。但这需要坚持和毅力。
第二,是要放远眼光,是指不被暂时的情绪和心情所拖所沉溺,要成就大事业,就必须大事抓紧,小事放松。如,不要被上网玩游戏等所带来的满足感所一直沉溺, 孰不知,暂时满足的背后的更大的空虚。相信大家都有这种体会。
第三是树立就业危机感。我们总是在怪自己自己控力不强,没有上进的动力。孰不知是自己的意识上没有清醒。有人会说:“爱情是学习的动力"或“家境贫穷的学习的动力”等等。其实,从直接意义上来说,就业危机感才是也应该是我们上进的动力。我自己常想自己毕业以后究竟能干什么?又多从报纸杂志上看到目前就业形势的异常严峻,所以时刻都不敢松懈。有人说目前找工作:要么有关系,要么有文凭,要么有才能。而我们呢?文凭,只是普通的大学或是大专。所以,我们唯一 的出路便是掌握技能。这时候就要问问自己你学到了什么,你掌握了什么?现在的问题不是我们不知道学什么,而是我们不想学。


第四,是要学知识与发展能力并举。以前是重知识而轻能力,但现在不同了,恰相反,由于社会上影响,文凭要求的适当下降,所以现在的很多大学生纷纷跑出外面找兼职。如果他们是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去的,那没话说,反而应该提倡。但他们有些不是,为了一份端菜的服务生工作,不惜请假旷课,晚自习也不上。我身边就有这样的现象。现在,出现了这样一种错位思潮,就是,在职的机关企业工作人员,纷纷利用业余时间”充电”,而在校的大学生们却纷纷跑到社会兼职。我觉的应该纠正这种思潮,归位。此外,还有,就是,要多看看书和报纸杂志。了解最新社会动态, 知晓国家大事,时政经济新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送给同学们,大家共勉!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职业生涯目标的设定,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正确适当的目标。没有目标如同驶入大海的孤舟,四野茫茫,没有方向,不知道自己走向何方。只有树立了目标,才能明确奋斗方向,犹如海洋中的灯塔,引导你避开险礁暗石,走向成功。
有了成功的目标。明确自己人生的大目标,对把握好目标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认真策划人生每一步。有道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千真万确。对自己做的或将要做的事没有任何准备,就是在为失败做准备。


明白了这些也就知道该如何去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了。好好珍惜,不要荒废了我们每天宝贵的时间,努力认真的度过好每一天的大学生活。

第4个回答  2022-01-18

虽然进入大学没有人能管理你了,但是你毕竟是个学生来学校的目的是学习,是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有面对未来的种种事情能有一个应对的手段,也是为自己的未来生活提供帮助。

一、学习
进入大学他不像高中那样会有老师管教你看着你去学习如果不学习就给你一定的惩罚,这在大学都是不存在的,这个时候就完全看你自己了。
也千万不要就奔着不挂科去学习,毕竟不挂科真的挺容易的,如果真的是这个目的你的四年下来真的学不到什么东西,反而是浪费时间。


1.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老师讲的东西,毕竟来说这个东西跟你们高中学的联系真的不是那么的大,你一定要学会抛弃杂念,最起码要听完这一节课。


2.大学课余时间很多一定要利用起来,多利用图书馆自习室去学习。


二、多参加校内活动
多多参加学校的一些社团活动,或者是班级学院组织的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这些都是可以提高你的能力的,因为在社团中你可以接触到你没有见过没有听过的一些事或者东西,这都是可以增长你的见识的,还可以让你的交集能力得到提升,你还能在这些活动中认识到一些朋友,增加你的交际圈。

三、处理好身边的人际关系
说句现实的话,你现在身边的一些朋友在未来真的都是可以给到你很大的帮助的,换句话说就是你未来的人力资源,“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都是有道理的,你在你的朋友面前不能对他太放心,也不能对他没有信任,这两方面你要把控得当,只有这样你才能在人际交往的这个圈子里面游刃有余,不会因为这个事情耽误你在学校的心情或者你对一些事情的决定。


总得来说大学真的都是靠自己的,就相当于你脱离父母去你的学校里面打天下,这个时候你一定要顾全大局学会取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