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一岁以内的婴儿哭闹,究竟该如何进行安抚?

如题所述

一岁以内的孩子并不会无缘无故的哭闹,哭闹肯定是有原因的,比如说孩子拉拉粑粑或者孩子饿了。所以在孩子哭闹的时候,父母就应该及时的去哄自己的孩子,并且还要摸一摸孩子的尿不湿。如果尿不湿触手温热,就说明孩子拉了粑粑,就应该给孩子更换新的尿不湿。如果孩子的嘴巴不停的动,说明孩子饿了,就应该给孩子喂一些奶。

一岁以内的宝宝会因为生理需求而哭泣。

小编在网络上看了很多宝宝哭泣的视频,发现宝宝并不会无缘无故的哭泣。在孩子比较大的时候可能会有自己的心事,大人不知道孩子哭闹的原因,但是孩子比较小的时候,孩子是没有心思的,他哭闹就是因为生理原因。比如说小孩子感觉身上非常的痒,就需要父母为自己挠一挠。等孩子在饿了或者尿了或者拉了粑粑之后都会哭,这个时候只要父母找到好孩子哭泣的原因,就能够把孩子哄好,不会让孩子一直哭个不停。所以父母就应该立即查看孩子的身体情况,这样才能让孩子了解孩子哭泣的原因,不会让孩子一直在那里不停的哭闹。如果一直不停的哭闹的话,也会让孩子的身体很不舒服,这也是很不好的。

在孩子哭闹的时候,父母可以给孩子塞一个安抚奶嘴。

安抚奶嘴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在有了安抚奶嘴之后就能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让孩子不再哭闹。所以如果孩子因为缺乏安全感而哭闹,就应该让孩子去吮吸安抚奶嘴。安抚奶嘴的设计是特别适合小孩子的嘴型的,能够让小孩子吮吸到,并不会让孩子再哭闹了。所以父母就应该让孩子去吮吸安抚奶嘴,这样就能让孩子非常的有安全感,不会不停的哭闹了。毕竟小孩子也是需要安全感的,如果没有安全感的话,那么小孩子就会很难受,会不停的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05
婴儿在一岁以内的时候,因为还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父母不理解的时候,就会通过哭闹来表达自己不满的情绪,那么一岁的婴儿整天哭闹怎么哄?就成了非常多父母关注的问题。

1.一岁以内的宝宝逐渐拥有了自己的感情,但是还是不会说话,所以他们会利用哭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要大家统一认识、行动一致(谁都不要抱),确认孩子的哭代表的意思是求抱,则不要理会,并用语言告知,哭没有作用,再哭大人就离开房间(确保孩子安全),几次哭得不到抱,自然就会好。

2.尽量多带出去,多接触外面,慢慢就会好一些的。如果是宝宝性格比较倔强而哭闹,那就是由于他的哭闹可以从父母或者其他家人那里获得自己的满足,他就会经常那样的,但是他自身是没有意识的,不懂得好和坏的,需要家长来慢慢引导的。

3.如果是饥饿导致的,那么合理喂食就可以阻止婴儿继续哭闹下去。宝宝因饥饿导致的哭闹,这个时候的哭声短促而且有力,中间有换气的时间并且规律性非常强。宝宝感到不舒服也会经常性的哭闹。宝宝感觉不舒服的大部分原因是尿布该换了,这个时候宝宝会用哭声通报着。尤其是男宝宝,有时候尿不湿压住了裆部也会不舒服,拉尿不方便,所以也会哭闹!这个时候需要及时更换尿不湿,或者查看是否有拉臭臭,这些需要宝妈宝爸通过日常生活去观察和解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2-26
家长可以用看电影,看电视剧,听音乐,讲故事和看绘画书的方式来进行安抚,因为这些方法可以转移婴儿的注意力,而且也可以让婴儿忘掉很多不愉快的事情。
第3个回答  2021-12-26
应该立刻把孩子抱在怀里,才可以获得一个很好的安抚,也不会让孩子在生活中感觉到非常没有安全感,孩子只要闻到母亲的气息就会停止哭泣和哭闹。
第4个回答  2021-12-26
在婴儿哭闹的时候,就应该选择把孩子抱起来,轻轻的抚摸一下孩子的背部,或者可以选择给孩子放音乐来安抚情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