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访华后,乾隆那封给英国国王写的什么信,就已注定大清日后的灭亡?

如题所述

公元1793年,乾隆时期, 英政府想通过与 清王朝
最高当局谈判,想在开拓中国市场的同时搜集情报,于是派英国使团访华,希望可以和清朝互通有无。可乾隆皇帝狂妄自大,更是由于闭关锁国对西方文化与科技一无所知,最终,他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让中国失去了鱼西方同步发展的大好时机。



这个大好时机就是马戛尔尼访华。当欧洲工业革命如火如荼时,远在万里之遥的东方大清王朝的国力也来到了最为顶峰的时刻。

那个时代欧洲有许多中国迷,也就是向往和崇拜中国的人。 欧洲人传说中国人是“全世界最聪明最礼貌的一个民族”。他们传说,中国是以 孔子
的理论来指导的国家,整个国家就和一个大家庭那样亲爱和睦。“”统治者是“充满了仁慈”的,老百姓则是诚实而礼貌的。 莱布尼茨 说:中国老百姓“服从长上,尊敬老人。
那时欧洲学者们认为要向中国学习,要与中国接轨。 伏尔泰
说,“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马戛尔尼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成长起来的中国迷,他一辈子最向往的事就是去中国。



乾隆五十七年九月,即公元1792年9月,英国派出以马戛尔尼为首的庞大使团,仅成员人数就达到了七百人。这是英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使团,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希望通过派出庞大使团能与东方的中国建立通商关系。

英国虽然国土面积一般,但已经统治了大海。乔治三世相信,这次来中国一定也会有不小的收获。为了表达与中国通商的强烈愿望,乔治三世不惜把当时英国最先的蒸汽机、纺织机、织布机等作为礼物送给清朝皇帝。



马戛尔尼率领庞大使团历经九个月后,
英国人在澳门停泊数日后,便北上天津,前往觐见中国的皇帝。但让英国人不快的是,刚一上岸,他们的队伍便被中国官员不由分说的插上几面彩旗,上面用中文写着几个大字:“英吉利贡使”。无论在旗上还是礼品清单上,中国官员都把
“礼物”改成“贡物”。在中国,送给皇帝的礼品从来都叫做“贡”。

乾隆时期,清政府对当时欧洲各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性进步茫然不知,把西方各国仍然视为“海夷”。他们不假思索地称马戛尔尼为“贡使”,称他们带来的礼品为“贡品”,要求他们遵从中国礼制。英国作为当时西方第一强国,其使臣向中国这一传统发起了猛烈的冲击。



从那一刻开始,马戛尔尼或许意识到这次的出使将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失败。马戛尔尼来到中国时,乾隆皇帝已经80岁高龄,而这个年龄,已经在开始回忆怀旧,思想也就变得古板保守,所以此时乾隆正是感觉自我良好的巅峰时期。当马戛尔尼把乔治三世的亲笔信交给乾隆后,乾隆在得知信件内容后,他在回信中竟然如此写道:

“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盹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无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

这份圣旨的内容大致就是,你送的礼物我不是很稀罕,因为我不缺,想要在我的朝廷里当差,那可以,但是再也不能回去英国,如果想经商的话,也可以,但是由我来派人经营。想和我通商因为不需要你们的东西,所以没有必要。



乾隆的回信,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充满了傲慢,“天朝上国”的心态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我们难以想象,乔治三世看到乾隆的回信是作何感受。也许半个世纪英国做出的回应,就是最好的应答。

更引人发笑的是,至今这道圣旨仍旧被摆在英国的博物馆里展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