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次人口大迁徙分别是哪的人到哪(走西口、闯关东和下南洋)

是哪的人到的当时的内蒙古?稍微详细讲!!急!

永嘉之乱,这断历史我一直比较模糊,因为实在太乱,什么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五代十六国全发生在这一时期,大概就是在西晋永嘉年间,匈奴人攻破首都洛阳,西晋政权被迫南迁至江东健康(南京),史称东晋.这一时期,大量北方汉人中的精英不堪忍受异族的非人统治,纷纷南迁,形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人口大迁徙. 使得江南与南下的中原人士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闽南话,闽北话,客家话,甚至南通话,基本上都是在这一历史时期形成的.

安史之乱,这个我们就要先说说唐朝的兵役制度,唐初的兵役制度是府兵制,古代最基本的行政单位是州,府是军事单位,几个相临的州叫府,相当与现在的军区,但比军区要小, 府兵是指从府所辖的州中征集21~60岁的成年男子,每3到6年一次,,定期上番服役,冬季农闲参加军事训练,即为府兵。府兵衣粮、马匹、武器都是自己家为他准备的,所以唐初的兵员战斗力都很强,因为府兵的家人都给自己的子弟最好的装备,这些都是关系到自己身家性命的东西,可是到了后来,因为唐朝实在太有钱了,很多子弟都不愿意去当兵,就花钱雇人代替自己去当兵,本国人雇不到就雇外国人,这就变成了募兵制.
安禄山就是这样被雇来的,这个人是杂胡,也就是说是个杂了N杂的外国人,据说最早是在现在的辽宁省朝阳市边境牛养交易市场里的混混,因为晓通数国语言,人又机灵,从军之后居然混成一个节度史,所谓节度史,就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管的地方没有现在军区大),是真正掌握兵权的人物,其实土皇帝一个,这个家伙大概不甘心做土皇帝,于是造反,做了大燕皇帝,他和他的部下史思明前后两次攻破长安,前后历时8年,史称安史之乱,后来被李光弼镇压,顺便说一下,这个李光弼也是个外国人.安史之乱之后,中国彻底进入藩镇割据时代,发展为五代十国,北方为各少数民族政权所控制,汉人不堪忍受,又纷纷南逃,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人口大迁徙.这次人口大迁徙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里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地区,中国人口地理分区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靖康之难,我们还是先回到五代十国, 公元938年,契丹帮后晋皇帝石敬塘打退后唐军队, 石敬塘把燕云十六州割给契丹人, 赵匡胤陈桥兵变之后,北宋建立,但这一块地还是被契丹人占领着,他死后,他弟弟赵光义继位,对燕云十六州还是念念不忘,于是出兵攻打,一度打到北京城下,,不过这家伙运气不好,被契丹人射了一箭,没多久就死了,从此以后,宋朝在军事上就采取保守的防御态势,整个两宋319年间,再也没有夺取过一寸土地.
因为开国皇帝是武官造反出身,他怕自己的部下学他发动军事政变推翻自己的政权,所以在一开始就采取杯酒释兵权的办法让自己的部将交出了兵权,并实行文官带兵制度,加之当时中国能产马的燕云十六粥为契丹人占领,宋朝的骑步兵比例大概为2:8,整个军队战斗里非常低下,到了靖康二年(1127),已经取代契丹人(辽)的金攻陷卞京,徽、钦二宗被俘,北宋覆亡,这就是“靖康之变”。
康王赵构逃到临安(今杭州)建立南宋。北方广大沦陷区的人民不堪忍受金朝贵族的统治和民族压迫,被迫举族迁移,南方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和大量尚未垦种的可耕地吸引了渴望安居乐业的各地人民,大批王族、官员、士民涌向南方,是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人口大迁徙/

从这三次人口大迁徙中,我们可以看到起因都是因为北方异族的入侵,我也一直强调,中国历史上是没有阶级矛盾的,只有民族矛盾,中华民族250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汉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冲突史,就是一部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替史,历史上每当中原出现一个相对统一强大的政权,北方异族必然也会出现一个相对统一的政权来与之抗衡/总体上来说,基本上都是以北方异族的胜利告终.但是,因为他们在文化上处于弱势,所以每一次军事上的胜利最终也会被强大的汉文明融化,并被逐一汉化,最终完成民族大融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8-11
我来说说
1走西口 西口,即杀虎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西北部,现为集中展示“西口文化”的著名风景名胜区
从山西人走西口大致的路线图看,从山西中部和北部出发,一条向西,经杀虎口出关,进入蒙古草原;一条向东,过大同,经张家口出关进入蒙古。
民间所说的“走西口”中的“西口”就是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杀虎口。走出这个西口,就到了昔日由山西人包揽经商天下的归化与绥远(统称归绥)、库伦和多伦、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及新疆等地区。“杀虎口”还是通往蒙古恰克图和俄罗斯等地经商的重要商道。“杀虎口”的兴衰史也反映了晋商发展兴衰的历史。
2闯关东,中国近代史上华北地区农民向东北三省移民的运动。关东指山海关以东地区,也叫关外地区,原来满族人的“龙兴之地”,清朝初年曾有短暂的开放,康熙七年(1668年)推行封禁政策,以致造成东北地区大量的无人区。1860年,面对沙皇俄国对东北地区领土的蚕食,黑龙江将军特普钦上疏朝廷,呼吁开禁放垦,鼓励移民,获得采纳。于是直隶(今河北)、山东等地区无地或者少地农民纷纷进入东北地区开垦荒地。这个过程持续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前。数百万关内农民移民到东北地区。
3下南洋:南洋的地理概念主要是指包括当今东盟十国在内的广大区域。而广义的南洋还包含当今的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附近的太平洋诸岛。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末年,不堪战乱的普通百姓和权力失落的前朝贵族纷纷移居海外。由于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的迁徙地和避难所。因此这种迁徙历史上称为“下南洋”。
中国与东南亚的交往,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汉代。据《史记》、《汉书·地理志》等文献记载,公元1世纪左右,中国就与缅甸、越南等国互有来往。唐代时,移民人数开始增多,他们被当地人称为“唐人”。不过,中国人的南洋路,一直到了明朝和清朝前期,才越走越宽。
几次大规模迁徙:
1.西汉末年,一批汉儒学者、军政官员数千人逃往越南;
2.南北朝时,五胡乱华,中原人士纷纷移居印度支那;
3.唐朝后期,黄巢袭击广州时,广东人争相逃往东南亚;
4.元灭南宋时,大批遗臣遗民也落难到此。5.明末清初,大量的难民、被清兵打散的农民军、抗清失败的明军余部以及不愿侍奉清廷的明朝遗民,掀起了移民东南亚的高潮。明亡后,高、雷、廉三州总兵陈上川、副将陈安平等率领兵将家眷3000余人、战船50余艘到达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这块地方因此被称作“明乡”。1659年,跟随永历帝流亡缅甸的官兵眷属,有的逃亡暹罗 (今泰国 ),有的被安置在缅甸边远地方,今天缅甸北部的桂家与敏家都是这些官兵的后裔。
兄弟就知道这些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哈哈
第2个回答  2009-08-10
简单的说就是:走西口(山西省居民迁到今内蒙古西部)、闯关东(山东省河北省居民迁到东北地区)、下南洋(东南沿海居民迁到东南亚一带)

闯关东:最壮烈的闯荡路

据相关史料记载,闯关东的历史源自清顺治元年(1644年)止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共绵延了300余年的历史,先后有3000多万迫于生计的华北穷苦百姓离乡背井,相继踏上关东大地。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人口大迁移才尘埃落定。

走西口:最艰辛的求生路。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流。。。。。。”明清时期,陕西、河北北部、晋中的人们迫于生计背井离乡到包头、河套一带谋生,这就是“走西口”前后经历了大约300年的历史。

下南洋:最广泛的移民路

据统计,从1860年开始到上世纪50年代初,近一百年的时间里,大约有1500万中国人到东南亚国家寻找机会。历史进入21世纪,中国人下南洋的脚步并没有停止。但原因和动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他们大多是为了留学、深造而去的。
第3个回答  2009-08-10
一楼的朋友说的是古代的人口迁移,我简单的概括一下:
一,永嘉之乱(晋朝) 胡人入主中原(匈奴,鲜卑,羯,羝,羌进入黄河流域)
二,安史之乱(唐朝) 西部到东部,北部到南部(以中原人居多)开发南方
三,靖康之变(宋朝) 北房到南方,大多是中原的"优秀人士"多为受迫害的农民和技术高的手工业者和北宋政府官员,文人骚客及其家眷。
对于走西口:19世纪后期的旧中国,俄国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后,两国竞相在东北扩张势力,修筑铁路、掠夺资源,需大批劳动力,迫使华北破产,农民移入东北,尤以山东、河北两省农民最多.1923年-1930年间移入东北达300万人,1937年一年就达到70万人。此外,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新疆等地,也有很多来自河南、陕西等省的农民。
下南洋: 欧美资本主义侵入东南亚后,为掠夺东南亚资源,招收中国破产农民作为开发殖民地的劳动力资源,并贩卖中国劳工,致使东南亚人口激增。
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从秦汉时期开始,我国人口就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重点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由“安史之乱”而引发的人口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人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引起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其中最直接的就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如我国历史上,每发生一场战乱或者灾荒,就会引起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参考资料:详细地址请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1166227.htm

第4个回答  2009-08-10
永嘉之乱,这断历史我一直比较模糊,因为实在太乱,什么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五代十六国全发生在这一时期,大概就是在西晋永嘉年间,匈奴人攻破首都洛阳,西晋政权被迫南迁至江东健康(南京),史称东晋.这一时期,大量北方汉人中的精英不堪忍受异族的非人统治,纷纷南迁,形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人口大迁徙. 使得江南与南下的中原人士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闽南话,闽北话,客家话,甚至南通话,基本上都是在这一历史时期形成的.

安史之乱,这个我们就要先说说唐朝的兵役制度,唐初的兵役制度是府兵制,古代最基本的行政单位是州,府是军事单位,几个相临的州叫府,相当与现在的军区,但比军区要小, 府兵是指从府所辖的州中征集21~60岁的成年男子,每3到6年一次,,定期上番服役,冬季农闲参加军事训练,即为府兵。府兵衣粮、马匹、武器都是自己家为他准备的,所以唐初的兵员战斗力都很强,因为府兵的家人都给自己的子弟最好的装备,这些都是关系到自己身家性命的东西,可是到了后来,因为唐朝实在太有钱了,很多子弟都不愿意去当兵,就花钱雇人代替自己去当兵,本国人雇不到就雇外国人,这就变成了募兵制.
安禄山就是这样被雇来的,这个人是杂胡,也就是说是个杂了N杂的外国人,据说最早是在现在的辽宁省朝阳市边境牛养交易市场里的混混,因为晓通数国语言,人又机灵,从军之后居然混成一个节度史,所谓节度史,就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管的地方没有现在军区大),是真正掌握兵权的人物,其实土皇帝一个,这个家伙大概不甘心做土皇帝,于是造反,做了大燕皇帝,他和他的部下史思明前后两次攻破长安,前后历时8年,史称安史之乱,后来被李光弼镇压,顺便说一下,这个李光弼也是个外国人.安史之乱之后,中国彻底进入藩镇割据时代,发展为五代十国,北方为各少数民族政权所控制,汉人不堪忍受,又纷纷南逃,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人口大迁徙.这次人口大迁徙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里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地区,中国人口地理分区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靖康之难,我们还是先回到五代十国, 公元938年,契丹帮后晋皇帝石敬塘打退后唐军队, 石敬塘把燕云十六州割给契丹人, 赵匡胤陈桥兵变之后,北宋建立,但这一块地还是被契丹人占领着,他死后,他弟弟赵光义继位,对燕云十六州还是念念不忘,于是出兵攻打,一度打到北京城下,,不过这家伙运气不好,被契丹人射了一箭,没多久就死了,从此以后,宋朝在军事上就采取保守的防御态势,整个两宋319年间,再也没有夺取过一寸土地.
因为开国皇帝是武官造反出身,他怕自己的部下学他发动军事政变推翻自己的政权,所以在一开始就采取杯酒释兵权的办法让自己的部将交出了兵权,并实行文官带兵制度,加之当时中国能产马的燕云十六粥为契丹人占领,宋朝的骑步兵比例大概为2:8,整个军队战斗里非常低下,到了靖康二年(1127),已经取代契丹人(辽)的金攻陷卞京,徽、钦二宗被俘,北宋覆亡,这就是“靖康之变”。
康王赵构逃到临安(今杭州)建立南宋。北方广大沦陷区的人民不堪忍受金朝贵族的统治和民族压迫,被迫举族迁移,南方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和大量尚未垦种的可耕地吸引了渴望安居乐业的各地人民,大批王族、官员、士民涌向南方,是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人口大迁徙/

从这三次人口大迁徙中,我们可以看到起因都是因为北方异族的入侵,我也一直强调,中国历史上是没有阶级矛盾的,只有民族矛盾,中华民族250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汉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冲突史,就是一部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替史,历史上每当中原出现一个相对统一强大的政权,北方异族必然也会出现一个相对统一的政权来与之抗衡/总体上来说,基本上都是以北方异族的胜利告终.但是,因为他们在文化上处于弱势,所以每一次军事上的胜利最终也会被强大的汉文明融化,并被逐一汉化,最终完成民族大融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