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有关复辟清朝的那段历史,要尽可能详细!!

如题,一定要很详细!!把前因后果、具体过程都写出来。急求!!那些复辟者暗中都做了什么也写出来。
我现在手头没有悬赏了,回答得好的会补上哦~

张勋复辟,是 1917年6月,张勋利用黎元洪与段祺瑞的矛盾,率5000“辫子兵”,借“调停”为名,于6月14日进北京。入京后,张勋急电各地清朝遗老进京,‘襄赞复辟大业’。同月30日,他在清宫召开‘御前会议’,并于7月1日撵走黎元洪,把12岁的溥仪抬出来宣布复辟,改称此年为‘宣统九年’,通电全国改挂龙旗,自任首席内阁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康有为被封为‘弼德院’副院长。这就是史家称的‘张勋复辟’或‘丁巳复辟’。结果复辟仅12天破产。
社会背景
皖省督军张勋在北京拥清废帝溥仪复辟称张勋复辟。
张勋复辟是指由张勋一手策划,于1917年(民国六年)7月拥护清朝废帝溥仪在北京复辟的政变,前后历时共十二天。因发生在丁巳年,亦称丁巳复辟。
1917年5月,黎元洪总统“府院之争”。日本表示支持段祺瑞,英国、美国等支持黎元洪、冯国璋。黎元洪将段祺瑞免职,段祺瑞则令属下各省督军宣布独立。黎元洪乃电召安徽督军张勋入京调停。1917年6月,张勋率五千辫子军北上。密谋复辟,段祺瑞则欲利用他对付黎元洪而支持其 入京。
过程
张勋当即命令他的“辫兵”把京津临时警备总司令王士珍、副司令江朝宗和陈光远、以及京师警察厅总监吴炳湖“请”来,突然宣布道:“本帅此次率兵入京,并非为某人调解而来,而是为了圣上复位,光复大清江山。”接着他告诉众人,今日傍晚,他已进宫面圣,召开了“御前会议”,决定明晨请皇上复位。议罢厉声问道:“诸位尊意如何?”王、江、陈、吴四人被这突如其来的事件弄得心惊肉跳。王士珍壮着胆子问道:“各省及外交部接洽过吗?”张勋回答:“外交确有把握。冯国璋、陆荣廷均表赞意,并有电来催。各省督军也一致拥护。”王士珍等默默无语。张勋又说:“我志在必行。你们同意,则立开城门,放我兵马进来。否则请各归布置,决一死战!”王士珍等面面相觑,不敢再说什么。张勋遂下令打开城门,5000“辫子兵”全部进城。接着,张勋穿上蓝纱袍,黄马褂,戴上红顶花翎,带领康有为以及王士珍、江朝宗、陈光远、吴炳湘文武官员,乘车进宫。已是凌晨。
黄龙旗。停业五年多的黄龙旗店又重操旧业,但一时供不应求,许多人家只好用纸糊一面龙旗应付。而那些早就盼望清室复辟的王公贵族、遗老遗少则弹冠相庆,兴冲冲地聚集在皇宫门前等候觐见“皇上”;没有朝服的人就急忙到旧衣铺去抢购朝服,没有发辫的人就到戏装店定做用马尾制作的假发辫,他们穿上长袍马褂,晃着真真假假的大辫子招摇过市。
张勋复辟集团的倒行逆施立即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复辟当日,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愤然离开北京南下上海。当时在教育部供职的鲁迅冒雨到教育部提出辞职以示抗议。时在上海的孙中山闻讯后极为愤慨,立即发表讨逆宣言,6日偕同一批同志乘军舰南下,计划到广州组织武力讨伐张勋。全国各地尤其是南方各大省会召开万人大会,各家报纸发表大量文章,一致声讨张勋。
结果
7月1日,正式让溥仪登基后召致全国反对,1917年7月12日,段祺瑞于是组成讨逆军讨伐,‘辫子兵’战败,张勋逃入东交民巷荷兰使馆。溥仪再次宣告退位,复辟仅12天破产。
张勋一生效忠清室,常对人说:‘我在前清受恩深重’,但他的元配夫人曹琴却屡次劝他拥护

复辟后溥仪坐在正大光明下
共和。辛亥革命后,清廷被迫发布诏书,宣告宣统皇帝退位,而不少皇室成员并不甘心清朝的灭亡,无时不在梦想复辟。1917年(丁巳年)上半年,张勋集合杨度、康有为、万绳轼等主张帝制的人,加紧复辟活动。曹琴觉察后,多次劝阻张勋:‘民国又没有亏待你们,也没有亏待清室人员,他们都已退位,你为何去死保,自讨苦吃呢?’对于这些忠告,张勋一概置之不理。
实际上,张勋复辟的本质并非封建王朝保守势力对中华民国的反扑——直至进入北京后张勋也没有复辟的意图,这一点后文详及——而是民国各派政治力量以反击复辟为幌子,进行的一场围绕政治利益分配而展开的较量和博弈。尽管张勋迅速失败,但主导复辟的相关利益集团并没有随着张勋的身败名裂而消亡,而是在反对张勋的闹剧中获得了更大的利益,并最终为利益的再分配而大打出手,最终导致了军阀混战和中华大地的实质性分裂。
张勋复辟失败后,复辟的重要参与者康有为曾有诗曰:“围城惨淡睹龙争,蝉嘇声中听炮声。诸帅射王敢传檄,群僚卖友竟称兵,晋阳兴甲何名义?张柬无谋召丧倾。信义云亡人道绝,龙祣收影涕沾缨”。政治态度虽有问题,但诗却不错,将复杂曲折的复辟经历简练地交代了出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0-03
丙辰复辟阴谋编辑
民国后,矢志复辟清室诸人虽怀兴复之志,但面对袁世凯强大,一直无隙可乘。
1916年护国运动起,清朝复辟集团认为此时动荡局势给他们以可乘之机。遗老胡嗣瑗在冯国璋幕中,劝冯国璋“独立”并与张勋协同倒袁。刘廷琛也往来于徐州、南京,策动张勋复辟、正是在遗老们的牵线之下,张、冯二人联手准备复辟。于是有丙辰复辟阴谋。
  1916年4月,复辟分子在上海姚文藻家中开会,商讨复辟计划。参加者有张勋代表王宝田,冯国璋代表胡嗣瑗,还有日本侵略分子西本白川和宗方。会谈取得一致意见——冯、张联合复辟。
  但是不久冯国璋发表安定时局七条大纲,承认袁世凯的总统地位,这无疑给复辟遗老们当头一棒,遗老们向冯国璋劝说:除了复辟外,没有救亡上策了。6月袁世凯去世,这似乎给复辟以转机。张勋派王宝田至冯国璋处联络,经过一个小时商谈,冯国璋慨然承诺了联手复辟行动。但是张勋看到段祺瑞迅速掌握了中央政权,控制了政治局势,自己无力与之拼斗,遂改变了态度,使得这次复辟复泡影。

4张勋丁巳复辟编辑
张勋,字绍勋,马弁出身,北洋系统中的杂牌军。清亡后,他掌握了一支12,000人的部队,为了表示对清朝的忠诚,他的军队仍不剪发辫,被称为“辫子军”。他依靠辫子军一心梦想重振清室。
袁世凯死亡,张勋认为形势有利,于1916年6月邀请北方各省代表至徐州开会,是为“第一次徐州会议”。张勋提出解决时局要纲十条。要求尊重优待清室条件,保全袁世凯家属生命财产及身后一切荣誉。这次会议可以说是一次组织和部署复辟力量的会议。随后在9月又召开了“第二次徐州会议”,张勋被推为“十三省区联合会”盟主,气焰更加嚣张。而袁世凯死后,北京政府出现了矛盾,尤其是1917年初总统黎元洪、总理段祺瑞因对德参战问题关系恶化,此即为“府院之争”。张勋诱骗黎元洪,表示支持黎元洪免去段祺瑞职务。
5月22日北京政府发出了免去段祺瑞职务命令。段祺瑞为图东山再起,便力促张勋驱逐黎元洪,并表示对复辟一事可以合作。为此,5月23日第四次徐州会议,张勋等人确定了复辟计划,随后以安徽督军倪嗣冲为首的督军宣布独立,宣布要另立中央,吓得黎元洪无计可施,只得请张勋进京调停。6月7日,张勋率随员及辫子军500人北上,在刘廷琛、胡嗣瑗等人陪同下抵京。在威逼黎元洪解散国会后至清宫“朝谒”溥仪。
6月30日,张勋偕同党潜入清宫,召开“御前会议”,并派军占领交通要地,7月1日凌晨,康有为、张勋文武两圣身穿朝服,率文武官员三百余人,拥入清宫,跪奏溥仪收回政权。于是十三岁的溥仪被捧上皇帝宝座。
溥仪发复辟诏,改元为宣统九年,并易五色旗为龙旗,重新任命文武官员。张勋复辟,遭到举国人民一致反对。段祺瑞见利用张勋解散国会,推翻黎元洪目的已经达到,摇身一变,打出了反复辟旗号,组织“讨逆军”迅速攻入北京。文武“两圣”逃入美国、荷兰使馆,溥仪再次退位,逃往英国使馆。张勋复辟仅十二天,便宣告失败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